亞當·密茨凱維奇紀念碑 (維爾紐斯)
歷史
維爾紐斯亞當·密茨凱維奇紀念碑的設計首倡者是維爾紐斯大學(當時是波蘭第二共和國的斯特凡·巴托里大學)的茲比格涅夫·普羅納什科。但是在1925年5月,宣布舉辦一場關於擬建紀念碑的競賽。[1]:53 由於藝術界對該項目的濃厚興趣,提交設計的期限一再延長,最終提交了67個設計方案。[1]:53 評審團由維爾紐斯市政當局和藝術界代表組成,由盧卡揚·埃利戈夫斯基將軍掌舵[1]:54 。
一等獎授予先鋒派藝術家斯坦尼斯瓦夫·蘇加爾斯基,二等獎授予拉法·賈希莫維奇,三等獎授予米奇斯瓦夫·盧貝斯基。[1]:54 根據蘇加爾斯基的設計,密茨凱維奇赤身裸體,躺在祭壇上。藝術家將雕塑放在一個大型基座上,其形狀為阿茲特克金字塔。[1]:55 波蘭的國家象徵白鷹棲息在雕像的側面,象徵從詩人的傷口中吸取血液。[1]:55
蘇加爾斯基的設計極具分裂性,在波蘭知識分子、領導層、藝術評論家以及普通人中,支持和反對設計的兩極分化的情緒都很高漲。[1]:56–66 紀念碑委員會安排了一次新的比賽,這一次只接受受邀藝術家的意見。[1]:56–66 獲勝者是亨利克·庫納,其提案被選中。然而,由於涉及資金和合適位置的一系列問題,紀念碑的建設拖延了。[1]:56–66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維爾紐斯併入立陶宛,項目被放棄。[1]:56–66
現狀
1980年代,立陶宛雕塑家傑迪米亞斯·雅各博尼斯,和周圍廣場的建築師維塔塔斯·切卡納烏斯卡斯,重啟該項目。這座紀念碑於1984年4月18日揭幕。雕刻紀念碑的花崗岩來自沃里尼亞。紀念碑描繪亞當·密茨凱維奇倚靠在一根斷柱上的情景。整個構圖高4.5米。1987年,在紀念碑周圍,舉行了引發獨立運動的第一次愛國會議。
1996年,亨利克·庫納為未完工的亞當·密茨凱維奇紀念碑創作的浮雕,放置在紀念碑周圍。最初計劃有12幅,目前有6幅,描繪密茨凱維奇作品《先人祭》(Dziady)中的場景。
參見
參考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Lechosław Lameński. Stach z Warty Szukalski i Szczep Rogate Serce. 盧布林: 盧布林若望·保祿二世天主教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83-7363-554-8. OCLC 176888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