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成AE型電聯車 (2代)
此條目可參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京成AE型電聯車(日語:京成AE形電車/けいせいAEがたでんしゃ Keisei AE-gata densha */?)是京成電鐵的特急電聯車組,是第三款服務Skyliner的車型,為取代上一代的AE100型,與新落成的成田機場線一併投入服務。
京成AE型電聯車(2代) | |
---|---|
概覽 | |
製造 | 東急車輛製造,日本車輛製造 |
車輛總數 | 9編成72輛 |
製造年份 | 2009-2010年,2019年 |
投入服務 | 2010年7月17日 |
技術數據 | |
列車編組 | 8輛編成(6M2T) |
編組長度 | 153m |
車輛長度 | 車頭:19,500mm 其他:19,000mm |
車體闊度 | 2,794mm |
車體高度 | 4,030 (2代)mm |
編組重量 | 300.5t |
軌距 | 1,435mm |
編組載客量 | 398 |
營運速度 | 160km/h |
設計最高速度 | 170km/h |
起動加速度 | 2.0 km/h/s |
常用減速度 | 4.0 km/h/s |
緊急減速度 | 4.5 km/h/s |
供電制式 | 1,500V直流電 |
牽引馬達 | TDK6070-A型三相誘導馬達 |
馬達功率 | 175kW |
牽引功率 | 4,200kW |
傳動比 | 93:19(4.89) |
控制裝置 | RG6009-A-M 東洋電機製造制IGBT-VVVF |
驅動裝置 | TD平行萬向接頭傳動 |
制軔方式 | 電氣指令式空氣軔機(再生制軔並用) |
安全防護系統 | 1號型ATS・C-ATS |
其它事項 | |
備註 |
在本節中,下文提及的「高速運轉」或「高速行駛」,在未指明任何特定速度的情況下,均指以最高時速 160 公里行駛。
概要
在2010年7月17日開通的成田機場線上,該列車作為營運時速160km/h的「SkyLiner」列車被引進,並於同日開始經由成田機場線運轉。
新造此車的計畫計劃於2004年左右開始,同年6月就任的公司第10任總裁兼代表董事花田立透露了計劃的細節。 據透露,生產成本約為160億日元。
至於型號名稱,它被確定為第二代「AE」,其理念是「機場通道和京成的回歸」。
開通時引進了8輛編成共計64節車廂,2019年又增加了1列8節車廂的列車。
2010年9月29日,京成的鐵路車廂榮獲首屆優良設計獎。 此外,2011年5月24日,繼第一輛AE車之後,它第二次獲得了鐵路之友協會的藍絲帶獎。
開發導入經過
1972年,京成公司引進了AE型電車,作為通往成田國際機場(2004年前為新東京國際機場,以下簡稱「成田機場」)的「SkyLiner」特急列車用車,但由於機場啟用時間推遲以及機場車站位置(當時京成離機場最近的車站為東成田站)不佳,AE 型電車在機場啟用後未能充分發揮機場運輸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1971年4月,制定了成田新幹線的基本計劃。1979年6月,雖然成田市的建設正在進行中,但關鍵的市中心一側的路線尚未建成。 1981年,成田機場開通後,成立了高速鐵路調查委員會,對通往成田機場的高速鐵路進行調查研究,並於1984年從三條路線提案中選擇了通過北總開發鐵道(當時)的路線。 然而,這個計劃也沒有任何具體的進展。
在此期間,1991年,為成田新幹線準備的設施被轉讓給成田空港高速鐵道,並決定直接接入機場,但在前一年,即1990年,京成推出了AE100型。 從那時起,它與JR東日本營運的「成田特快」一起,成為成田機場交通的正式組成部分。
在1999年,再次成立了一個研究委員會,以實現通過北總鐵道北匯流排的路線,並於2002年成立了一家公司來建造和擁有該設施,並決定在2010年開業。 2005年,成田機場決定通過擴建平行跑道(B跑道)來增加大型客機的起降次數,並開始建設計劃於2010年度完工的平行跑道擴建工程(2009年10月22日提前開始服務)。 隨著跑道擴建工程的完成,每年的出發和到達人數將從20萬人次增加到22萬人次,成田機場的旅客人數預計將進一步增加。
後來,成田機場線於 2010 年 7 月 17 日開通,通過將部分路段的最高時速提高到 160 公里/小時,實現了東京與成田機場之間 30 分鐘的連接。 京成將在這條路線上營運機場快速列車,因此決定引入可高速運轉的新型車輛。
-
初代Skyliner AE型
-
第二代Skyliner AE100型
-
第三代Skyliner列車 AE型
初代AE型
成田機場最初規劃有連結東京都的成田新幹線和作為通勤使用的京成本線由京成成田延伸至成田機場站(現 東成田站)。因為京成本線原計劃為通勤使用,所以沒打算開行優等列車。隨著成田新幹線計畫取消,離東京都70公里的成田機場只有京成本線營運,所以京成本線得以開行優等列車,並成為今日的Skyliner列車。
2代AE型
有鑑於以往京成本線及JR東日本的成田特快因走線較迂迴而導致行車時間長,京成電鐵透過升級北總線及從印旛日本醫大站興建新線,提供更直接的路徑到達成田國際機場。新線擁有A型路權,可容許列車以更高速度行駛,因此開發最高營運速度達160km/h的AE型列車,比成田特快的130km/h為高。
車輛解說
設計理念
外觀設計的主題是"風",它給人的印象是風是速度的象徵,是旅行的載體和邀請,同時也寓意著通往機場的最快交通工具。 室內設計的主題也選擇了"凜","凜"的意思是嚴密和保護本質,也意味著對公共空間的智慧考量、透明和溫和。
車體
基本結構由鋁合金製成,這是自京成更新1600系的車體的原型車體以來首次全尺寸使用鋁合金,雙層結構使用空心擠壓材料以減輕重量。 車身總長(頭等車廂19500毫米,中間車廂19000毫米)和地板高度(1100毫米)與AE100 相同,但車門寬度為1000毫米,比 AE100寬了200毫米,單開門的設計是為了減少車輛高速進入隧道時車廂壓力的突然變化。為了減少高速進入隧道時車內壓力的突然變化,乘降車門由四個氣缸從內部推入,車門是氣動操作的。出於同樣的目的,還為空調系統的供氣和排氣口安裝了百葉窗。
塗裝 · LOGO
車身塗有兩種顏色,底色為溪流白■,線條為風之藍■。 靈感來自 "風"這個字。
車廂內部
所有車廂為同一席級,均是指定席。4號車廂設有飲品售賣機而5號車廂則配備洗手間及輪椅空間。[1]
-
車廂內部
-
座位
-
洗手間
-
列車的駕駛室內部
車輛設備
列車編組
基本編組為8輛編成,與現有的 AE100 級類似。 此外,該規格還為未來的10輛編成有預留。 [1]
↑ 成田空港 | |||||
號車 | 車種 | 自重 | 定員 | 備註 | |
---|---|---|---|---|---|
1 | 控制動力車 (M2c) | 37.5t | 40人 | ||
2 | 動力車 (M1) | 39.5t | 56人 | ||
3 | 動力車 (M2N) | 38.5t | 56人 | ||
4 | 動力車 (M1') | 40.0t | 52人 | 設置有服務中心 | |
5 | 拖車 (T2) | 33.0t | 42人 | 提供洗手間、盥洗室和可供輪椅進出的座位 | |
6 | 拖車 (T1) | 33.0t | 56人 | ||
7 | 動力車 (M2S) | 39.0t | 56人 | ||
8 | 控制動力車 (M1c) | 40.0t | 40人 | ||
↓ 京成上野 |
-
8號車廂
-
7號車廂
-
6號車廂
-
5號車廂
-
4號車廂
-
3號車廂
-
2號車廂
-
1號車廂
運用
一般運用在經由成田機場線的「Skyliner」特急列車,此外,早晚還會營運經由京成本線的「Morning Liner」和「Evening Liner」。 2010 年除夕至 2011 年元旦期間,「City Liner」號列車在通宵服務中使用了這種列車,此後在「City Liner」號列車的通宵服務中也使用了這種列車。
自 2020 年 10 月起,它還用於營運從印旛日本醫大站出發的 「臨時 Liner」。
生產次序
AE型(2代)
列車號碼 | 生產商 | 付運日期 | 備註 |
---|---|---|---|
AE1 | 日本車輛 | 2009年8月27日[2] | |
AE2 | 東急車輛 | 2010年3月19日[2] | |
AE3 | 日本車輛 | 2010年3月26日[2] | |
AE4 | 東急車輛 | 2010年3月26日[2] | |
AE5 | 日本車輛 | 2010年7月1日[3] | |
AE6 | 東急車輛 | 2010年5月14日[3] | |
AE7 | 日本車輛 | 2010年7月6日[3] | |
AE8 | 東急車輛 | 2010年7月28日[3] | |
AE9 | 日本車輛 | 2019年8月25日 | 增備車 |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私鉄車両編成表 2013 [Private Railway Rolling Stock Formations - 2013]. Japan: JRR. 30 July 2013: 35. ISBN 978-4-330-39313-1.
- ^ 2.0 2.1 2.2 2.3 私鉄車両編成表 2010. 日本: 株式会社交通新聞社. 2010-08: 170. ISBN 978-4-330-15310-0.
- ^ 3.0 3.1 3.2 3.3 私鉄車両編成表 2011. 日本: 株式会社交通新聞社. 2011-07: 182. ISBN 978-4-330-22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