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曜岩(英語:tektite),或譯衝擊玻璃,中國古代則俗稱雷公墨,是一類天然形成的玻璃物體,目前一般認為是大型隕石碰撞地表時,地表岩石和隕石被快速加熱融化濺起後,下落並冷卻而形成,過去有少數研究人員認為其是在地外形成後降落到地球的,但已被後續研究徹底推翻。華語圈常將衝擊玻璃稱為玻璃隕石,是長久以來的錯誤翻譯,加上坊間商家炒作而導致的積非成是。外觀類似黑曜岩,故稱為似曜岩

兩塊衝擊玻璃

似曜岩/衝擊玻璃的外形多為球狀、啞鈴狀、液滴狀、紐扣狀和不規則形狀,內常含有氣泡空腔。陸地上找到的衝擊玻璃直徑一般幾毫米到十幾厘米,海洋沉積物中的微衝擊玻璃則有些只有40微米大小。外觀黑色、褐色或深綠色,半透明;易碎,斷口常為貝殼狀。

比重2.3-2.6,折射率1.48-1.62。化學成分上二氧化矽含量很高,還可能含有焦石英柯石英斜鋯石和鐵鎳金屬等,含水則很少(平均含水量0.005%)。

分布

地球上的衝擊玻璃主要集中分布於4個區域,同一區域的隕石年齡近似:

  • 歐洲區:德國巴伐利亞,年齡約1500萬年。其中在捷克摩拉維亞地區的稱摩達維石(Moldavite)。
  • 亞澳區,目前還沒有發現相應的隕石坑,年齡約70萬年
    • 澳大利亞衝擊玻璃(Australites),深色或黑色
    • 印度支那衝擊玻璃(Indochinites),東南亞,深色或黑色
    • 中國衝擊玻璃,黑色
  • 北美區,主要發現於美國德克薩斯州(黑色)和喬治亞州(綠色),年齡約3400萬年。
  • 象牙海岸區,象牙海岸加納附近,年齡值約100萬年。

成因

近期研究認為它是地球物質受撞擊後的產物。巨大的隕石或彗星(核)撞擊地球,使地球表面的砂岩物質(砂岩或部分酸性岩槳岩)被熔融,而且飛濺到高空,經一段時問的飛行,又驟然冷卻來不及結晶落到地面所致,依據是,亞澳散布區的東南亞與北美玻璃隕石中分別發現了二氧化矽鋯石的衝擊變質產物—柯石英和斜鋯石,以及金屬鎳鐵珠球。

早期研究曾認為玻璃隕石是與地球有相似地質發展史的行星分裂後,部分熔融物質隕落到地面所致,或者是月球上的火山物質或隕石撞擊月球產生的熔融物散落而成。但這些說法已經被後續的研究徹底推翻。

目前衝擊玻璃的成因已經完全定案,地球化學的證據表明衝擊玻璃是由巨大的地外物體撞擊地面,撞擊拋射的熔融物在高空迅速冷凝,固化散落而成。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