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岩羊
倭岩羊(學名:Pseudois schaeferi)或稱矮岩羊、小岩羊,是產自中國四川西部、西藏東部和雲南西北部山區的牛科動物,其分布主要限於金沙江流域的狹窄地帶,模式產地在四川巴塘縣南部[2]。原被視為岩羊的亞種,1970年代的形態學研究認為它是獨立物種,但最近的分子分析表明二者間的差異很小,因此建議將其重新列為岩羊的亞種。[1]
倭岩羊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哺乳綱 Mammalia |
目: | 偶蹄目 Artiodactyla |
科: | 牛科 Bovidae |
亞科: | 羊亞科 Caprinae |
族: | 羊族 Caprini |
屬: | 岩羊屬 Pseudois |
種: | 倭岩羊 P. schaeferi
|
二名法 | |
Pseudois schaeferi Haltenorth, 1963[2]
| |
倭岩羊的分布範圍 |
分類簡史
倭岩羊最初是1934-1936年間 Dolan 和 Schäfer 在青藏高原探險時發現的。1938年 Engelmann 在抄寫 Schäfer 的野外記錄時,將倭岩羊歸為岩羊的亞種,但未對其命名。1940年 Allen 認為倭岩羊的標本只是未成熟或因食物不足而發育不良的岩羊,將其歸入四川岩羊(岩羊四川亞種,Pseudois nayaur szechuanensis)。直到1963年,倭岩羊才被 Haltenorth 首次命名為「Pseudois nayaur schaeferi 」。1978年 Groves 發現了足夠的形態學依據,將倭岩羊單列為獨立物種。[3]
21世紀以來,學界通過遺傳學技術試圖解決倭岩羊的分類問題,其結果對倭岩羊的獨立物種地位提出了挑戰。基因分析顯示倭岩羊與岩羊之間僅有微弱的分化,這顯示倭岩羊不應是一個獨立物種,可能更適合劃為岩羊的亞種。然而更進一步的遺傳學研究認為,即使是亞種級別也不適用於倭岩羊。最新的研究顯示,倭岩羊為多系起源,與四川岩羊在系統發育樹上相互交錯,形成錯綜複雜的母系進化關係,並不能直接聚為一個單系群,因此不宜將倭岩羊劃為一個獨立的種或亞種,而應視為四川岩羊中一個形態變異的特殊種群。[3][4][5]
倭岩羊與四川岩羊處於基因交流半隔離狀態,它們同域棲息,但岩羊在海拔較高處,倭岩羊在海拔較低處,二者被海拔僅1000公尺處的森林帶隔開,種群之間未有互動。有學者提出倭岩羊可能是一個正在形成獨立物種的外圍孤立種群,某個單一的基因突變可能是致其體型矮小化的原因。[3]
形態特徵
倭岩羊體呈棕灰色,帶有銀色光澤,一般比岩羊的體色更深;腹部及四肢內側為白色,較岩羊更暗淡;四肢外側的毛色比軀幹深,但無類似岩羊的明顯的黑色斑紋,面部、頸部和腹側的暗色斑紋也不如岩羊明顯,僅老年雄性明顯具備這些斑紋。兩性都有角,雌性短小的角與雌岩羊的角相同,從前額垂直向上生長,略向外彎曲;雄性的角向兩邊彎曲,尖端向上而外擴,長度可達41公分,比雄岩羊的角更細小、更偏向直立,且不向內彎曲,未形成雄岩羊角圍成的半圓。此外,倭岩羊的毛皮比岩羊更短,並有稀疏的底毛。[3]
頭至軀體全長106-160公分,肩高50-80公分,尾長7-17公分。與岩羊的主要區別在於兩性差異較小,成年雄性體重28-39公斤(最重為65公斤),約為成年雄岩羊的一半;雌性個體則與雌岩羊非常相似,重17-40公斤。除了成年雄性的體重外,其他各項體型測量數據較岩羊並無明顯差距。它們在冬季不能很好地保持體況,會變得瘦弱許多。[3]
生活習性
倭岩羊主要棲息於中國四川和西藏金沙江沿岸植被稀疏的乾旱山區,活動在海拔2600-3200公尺的陡峭的岩石草坡,偶爾進入針葉林。生性膽小而警惕,因此很難被觀察。全天交替覓食和休息,晨昏最活躍,通常在11點-15點間睡覺,會用前肢在地上刨出淺坑並臥於其內。常由4-6隻個體結成小群,1950年代當地人曾發現過25隻的大群,此後由於人類獵殺、家畜侵占資源及生境喪失,其種群規模一直在減小,目前的群體通常少於15隻。雄性會互相組合成群,也會與雌性及未成年者組群。倭岩羊和岩羊同域分布,但岩羊棲息在海拔更高處,二者以山腰的樹林為隔離帶,尚未發現它們混合棲息。[1][3]
生長繁殖
雌性倭岩羊的孕期約160天,每胎一仔,偶有雙胞胎。幼仔通常在5月下旬或6月出生,並在半年內斷奶,一年半內性成熟,但雄性可能約7歲才達到體成熟並開始與雌性交配。繁殖季節在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之間。[3]
種群現狀
倭岩羊的大部分種群似乎集中在川藏交界處295平方公里的地區,未發現在巴塘縣北部生存的證據。因分布範圍狹窄,棲息地退化和遭到破壞,加之被人類獵殺,倭岩羊的數量呈下降趨勢,種群密度估值僅為每平方公里0.5-1隻。IUCN 將其列為岩羊的亞種,評估現狀為瀕危,而《華盛頓公約》(CITES)則未列入倭岩羊。在有限的分布範圍內,倭岩羊無法避開人和牲畜,無處不在的人類活動對其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壓力。預計未來十年內,其數量將減少50 % 以上。[1][3]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Huffman B, Harris R.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4: Pseudois nayaur ssp. schaeferi (Dwarf blue Sheep). [2020-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1) (英語).
- ^ 2.0 2.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矮岩羊.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Ultimate Ungulate. Dwarf blue sheep (Pseudois schaeferi). [2020-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9) (英語).
- ^ 譚帥, 鄒丹丹, 彭確昆, 等. 岩羊的親緣地理和亞種分化和矮岩羊的分類地位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C]. 四川省動物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1.
- ^ 譚帥, 鄒方東. 岩羊亞種分化和矮岩羊多系起源的分子證據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C]. 中國西部動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彙編,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