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封使是在古代東方的朝貢體系下,中國皇帝向受冊封國派遣的使節。接受冊封的君主被中國皇帝授予爵位或官職,名義上成為中國皇帝的臣下,成為中國的冊封國。
|
|
正體字 | 冊封使 |
---|
簡化字 | 册封使 |
---|
|
|
諺文 | 책봉사 |
---|
漢字 | 冊封使 |
---|
標音 |
---|
- 文觀部式 | caek bong sa |
---|
- 馬-賴式 | ch'aek pong sa |
---|
|
|
漢字 | 冊封使 |
---|
標音 |
---|
- 假名 | さくほうし ‧ さっぽうし |
---|
- 日語羅馬字 | sakuhōshi ‧ sabbōshi |
---|
|
|
冊封使[1] ‧ 唐ぬ按司[2]/サッポーシ ‧ トーヌ アジ sappooshi ‧ toonu azi |
冊封國發生王位更替的時候,國王往往都會向中國請求冊封。中國皇帝則將冊封的詔敕和祭祀先王的祭文賜給冊封使。冊封使團到達冊封國之後,國王率百官出迎,由冊封使宣讀祭文祭祀先王,然後宣讀冊封是詔敕,冊封國國王行三跪九叩之禮接詔。
歷史上曾有不少國家接受中國的冊封。比較著名的就是朝鮮、越南和琉球。朝鮮本是明朝的冊封國,在明朝與後金(清朝)的戰爭中一度支持明朝,後來在丙子之役戰敗之後成為清朝的冊封國。每當冊封使到達朝鮮的時候,朝鮮國王都會率百官在迎恩門接受冊封。而琉球人則將冊封使稱為「唐之按司」,[2] 琉球國王率百官在守禮門接受冊封。
根據清朝期間的規定,朝鮮冊封使的品位為正三品以上,而越南、琉球的冊封使為正五品以下、從七品以上。[3]
日本在倭五王時代曾接受中國冊封;室町時代,日本的幕府將軍也曾一度接受中國冊封,但後來便脫離了冊封體系。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 [琉球語文献に見る漢語とその発音. [2012-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3). 琉球語文献に見る漢語とその発音]
- ^ 2.0 2.1 存档副本. [2012-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 ^ 原田環「東アジアの国際関係とその近代化―朝鮮と越南―」(日韓歷史共同研究委員會編《日韓歷史共同研究報告書 第3分科篇》上卷)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