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恢先(1912年10月18日—1992年6月24日),男,江西蓮花人,中國結構工程地震工程專家,國家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黑龍江省政協第四、六屆副主席。[1][2]

劉恢先
性別
出生(1912-10-18)1912年10月18日
 中華民國江西省蓮花縣南陂村
逝世1992年6月24日(1992歲—06—24)(79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哈爾濱
死因癌症
紀念建築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銅像
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銅像
居住地哈爾濱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教育程度康奈爾大學博士
母校唐山交通大學
康奈爾大學
職業學者
知名於中國地震工程奠基人
研究領域地震工程
知名作品《唐山大地震震害》
家鄉 中華民國江西省蓮花縣南陂村
頭銜
  •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所長(1954-1984)
  •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名譽所長(1984-1992)
  • 中國科學院院士
    (技術科學部,1980年)
政黨九三學社
中國共產黨
配偶洪晶1941年結婚)
兒女劉思久
影響於
劉恢先先生紀念像,位於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內

豪斯納英語George W. Housner武藤清日語武藤清同為渡部丹教授稱為世界地震工程學之父。配合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開展研究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參與了多次國際地震工程學方面的會議,奠定了中國地震工程學方面的基礎,在中國最早提出「小震不裂、大震不倒」的設計思想。

生平

求學

劉恢先1912年10月18日出生於江西省蓮花縣,父親曾擔任過江西廬山管理局局長。1923年就讀於江西南昌第二中學,並1929年畢業,考入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在校期間得到了汪菊潛的照顧和朱物華等人的指點,並結下深厚友誼。1933年學校由於日本入侵先轉至天津,後轉至上海,同年,畢業於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與劉恢先同年畢業的還有林同驊張維嚴愷

畢業後,劉恢先留校任助教兼助理研究員。1934年,考取公費赴美留學,由於茅以升的特殊聲譽得以只經面試入康奈爾大學深造。入學不到一年,劉恢先於1935年獲得碩士學位。之後前往伊利諾大學繼續攻讀研究生,並在暑期前往密西根大學聽課,一年後轉回康奈爾大學學習,在1937年獲得博士學位。

任教

1937年,畢業後劉恢先到在紐約的某設計公司工作,不久七七事變爆發,劉恢先參與了抗戰募捐活動,並於1938年回國。歸國後,在湘桂鐵路進行橋梁設計工作,但由於10月日軍攻入長沙,湘桂鐵路工程受阻。劉恢先便改到敘昆鐵路、黔桂鐵路工作,後擔任湘桂、黔桂鐵路工程局工程師,與林同炎(唐山交通大學1931屆學生)、錢令希等人共事,並再次得到了汪菊潛照顧。1941年9月7日,擔任黔桂鐵路局龍里分段段長的劉恢先與洪晶在桂林結婚。1944年,日軍攻入廣西,鐵路盡數失陷,於是前往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擔任教授,一年後改在西南聯大土木工程系擔任教授至1946年,期間教授了學生盧肇鈞。在此期間,劉恢先在力矩分配與吊橋應力分析上做了許多創造性工作。

1947年,劉恢先接到了清華大學聘書,但並未赴任,而擔任平漢鐵路工程師,參加了鄭州黃河大橋赴美工作組,前往美國開展工作,在阿曼—惠特尼公司英語Ammann & Whitney(為鄭州黃河大橋修復設計單位)任工程師。後國共內戰爆發,劉恢先僑居國外。1949年秋,劉恢先長子出生,劉恢先前往倫賽納依爾理工學院擔任副教授,妻子洪晶則在此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幫助盧肇鈞進入哈佛大學土力學專業就讀。

建所

1951年1月,劉恢先乘克利夫蘭總統號經香港再次歸國,於清華大學擔任教授,妻子洪晶也放棄了即將獲得的博士學位一同歸國。1952年加入九三學社,受中國科學院東北分院院長嚴濟慈之邀,在周培源鼓勵下,調職於中國科學院東北分院,擔任中國科學院土木建築研究所籌建處處長,於哈爾濱進行研究所籌建工作。1954年,中國科學院土木建築研究所成立(1962年改名為中國科學院工程力學研究所,1998年改名為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劉恢先擔任所長長達30年。

研究

劉恢先在1954年提出開展抗震結構研究。1955年初,劉恢先在土木建築研究所內開設抗震結構研究專題,同年武漢長江大橋顧問委員會成立,劉恢先為委員之一。1956年,他參加《1956-1967年 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制定工作,負責撰寫「地震對建築物的影響及其有效抗震措施的研究」部分。1958年,在《土木工程學報》發表論文《論地震力》,對當時的幾種地震力理論進行了分析,認為中國可以採用基於動力原則的地震力係數,並且指出了中國在地震力理論方面應當開展的重點研究方向。

195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建設委員會委託下,劉恢先參考了1957年蘇聯定下的CH-8-57規範率領土木建設研究所提出了中國首個抗震設計規範《地震區建築抗震設計規範(草案)》,涵蓋房屋、道橋、水壩、給排水等內容,並為設計單位所試用,1964年,又組織編寫了中國第二個抗震設計規範草案。在這兩個抗震設計規範草案中,劉恢先提出了「結構係數」「地震係數」「動力係數」等係數,對地震慣性力與地基失效兩種效應進行了區分,而且根據四種場地土的區別採用了四種不同的標準反應譜。

同時劉恢先對水工抗震方面做了相當研究,在1960年結合三峽水利樞紐重力壩方案抗震問題的研究,提出了通過理論與實驗相結合以確定三維結構在三向地面運動作用下反應的方法,較早就提出了水庫滿庫地震荷載的近似計算方法,並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對三峽大壩新豐江水庫大壩恆山拱壩二灘拱壩的抗震研究抗震進行了研究,尤其是對新豐江水庫大壩的抗震加固研究,其深度與廣度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並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勵。1960年代,提出統一工業與民用建築、水工建築和橋梁建築三種規範的計算方法的主張。1978年,經過了十幾年發展,水電部採用了該主張。

雄城經浩劫,人民歷滄桑。
新居遍地起,處處生產忙。
高樓雖傾圮,車馬勝者常。
重建有宏圖,待發如弦上。
若在舊社會,不堪言其狀。
白骨累道路,生者倍悽愴。
如今一地難,支援來四方。
忽忽易寒暑,煥然新氣象。
我國多地震,年來數動盪。
測報與防抗,猶未獲良方。
悲劇杜重演,科研要大上。
四化實現後,斯害更須防。
人生雖易老,思想宜少壯。
攀高須用力,攻堅在敢闖。
常念夏螢火,爍爍閃微光。
尤慕春蠶志,絲盡身乃亡。
劉恢先《震後唐山》(1977年10月)
引自《劉恢先地震工程學論文選集》

文化大革命期間,劉恢先受到衝擊,被下放勞動。197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開展地震工程研究的同時,自1966年參與邢臺地震救災以來,劉恢先多次進入地震災區進行考察和指導抗震救災,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多次率領研究所人員進入震區考察。1979年主編並出版了《海域地震震害》,當選為第一屆中國地震學會副理事長。1980年,劉恢先更新地震烈度概念,組織發表了《中國地震烈度表》。1981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博士生導師。

1983年,在東京大學為紀念久保慶三郎退休而舉辦的國際地震工程討論會上,作為中國的特邀專家出席,同來的還有三位分別來自美國、南斯拉夫、日本的特邀專家。1984年7月受特邀參加在美國召開的第八次世界地震工程學會議。1986年前往美國講學一段時間。1988年8月,作為三位主旨報告者之一,在日本召開的第九次世界地震工程學會議上,發表了「減輕地震危險的唯一途徑」的主旨報告。1992年6月23日下午4時,最後一次聽取了何度心研究員有關《唐山大地震震害》英譯版的工作匯報。

1992年6月24日,在哈爾濱因癌症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

獎項和榮譽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4年起擔任中國科學院工程力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1985年12月,其主編的《唐山大地震震害》出版,並獲得了國家地震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等獎項。

1989年,被美國傳記協會選入國際名人錄。

紀念

1994年7月,《劉恢先地震工程學論文選集》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好友錢令希作序。2002年黑龍江恢先地震工程學基金會成立。2013年國際劉恢先地震工程學獎首次頒發。

家庭

妻子洪晶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應用物理系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博士生導師。兒子劉思久為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

參考文獻

  1. ^ 蔡開松, 於信鳳主編; 曾卓明, 周溯源, 趙書剛副主編. 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 瀋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1. 
  2. ^ 何虎生, 李耀東, 向常福主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官志.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3. ISBN 978780088393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