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維卡累利阿語

卡累利阿语中的一种方言

利維卡累利阿語liygilivvin kieli),或稱利維語奧洛涅茨卡累利阿語,是烏拉爾語系芬蘭-烏戈爾語族芬蘭語支中的一種語言。一般認為是卡累利阿語的主要方言之一,但有的學者也認為它是一門單獨的語言。說此種語言的人對自己語言的稱呼為「livvin kieli」,即利維語;對自己族群的稱呼為「liygiläine」或「livviköi」,即利維人。

利維卡累利阿語
liygi / livvin kieli
母語國家和地區俄羅斯芬蘭
區域拉多加湖奧涅加湖之間以及斯維里河向北之卡累利阿區域
母語使用人數
31,000人 (2000年–2010年)[1]
語系
文字拉丁字母 (卡累利阿字母)
官方地位
承認少數語言芬蘭[2]
俄羅斯卡累利阿共和國[3]
語言代碼
ISO 639-3olo
Glottologlivv1243[4]
ELPLivvi
瀕危程度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瀕危語言[5]
危險UNESCO

分布範圍

 
卡累利阿語方言分布圖(1:本部卡累利阿語;1a:北部方言;1b:南部方言。2:利維卡累利阿語)

利維卡累利阿語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卡累利阿共和國奧洛涅茨卡累利阿地區的南部。操此種語言的人數估計在一萬四千至兩萬五千人之間,較大的數字包括那些居住在芬蘭的人口數量。俄羅斯2010年人口普查中的數字在外界評估起來過高。在2000年估計的在芬蘭居住而說此種語言的人數大約為五千人。

語言學分類

利維卡累利阿語連同芬蘭語伊喬里亞語本部卡累利阿語呂迪語維普斯語一起組成芬蘭語支的北部分支。芬蘭語支的南部分支則包括其它近親語言:愛沙尼亞語利沃尼亞語瓦佳語[6]

歷史

語言歷史學上,利維卡累利阿語是起源於維普斯語,然後通過基層語言現象而卡累利阿語化。換句話說,就是最早是維普斯人居住的拉多加湖奧涅加湖之間的地帶上遷來了卡累利阿人,當地的維普斯語受到卡累利阿語的影響而形成為利維卡累利阿語。[7]

標準化和書面語

講利維卡累利阿語的視頻,可以選擇利維卡累利阿語字幕

已知最早的利維卡累利阿語的書寫形式是178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下令修訂的詞典。該詞典的旨意是想包含世界上所有的語言。詞典中包含了273個詞彙在各種語言中的翻譯,以及1到10、100和1000等數字。本部卡累利阿語和「奧洛涅茨語言形式」分別列為不同的語言。1800年代時很多宗教文獻也分別翻譯成卡累利阿語和「奧洛涅茨語」。

1936年開始在卡累利阿蘇維埃共和國制定卡累利阿語的標準書面形式。下一年卡累利阿語成為芬蘭語和俄語之後的第三官方語言,但1938年憲法中去除了芬蘭語官方語言的地位。卡累利阿語標準書面語語法的制定由一位之前定製了特維爾方言(為本部卡累利阿語南部方言群中的一個方言)語法的學者去執行。制定的結果是各種方言之間的妥協,但還是特別基於本部卡累利阿語南部方言群,並不包含利維方言特有的發音特徵。

1990年代初啟動了利維卡累利阿語的標準化過程。那時出版了利維卡累利阿語的第一本兒童字母書,同時在彼得羅扎沃茨克開始用卡累利阿語出版名為《Oma Mua》(意為「我們的土地」)周刊。該周刊後來分開成為兩本雜誌:用利維卡累利阿語出版的《Oma Mua》,以及用本部卡累利阿語北部方言出版的《Vienan Karjala》。兩本雜誌都積極參與了卡累利阿語的發展:把各種方言標準化及為方言制定單詞表。2014年兩本雜誌合併為新的《Oma Mua》雜誌,包含了用利維方言和本部卡累利阿語北部方言寫的文章。

1998年在卡累利阿共和國成立了語言委員會,其職責為發展卡累利阿語和維普斯語的詞彙表及正詞法。

2012年出版了新版的《利維卡累利阿語語法》一書。[8]

字母表

利維卡累利阿語使用拉丁字母。其字母表包括Aa, Bb, Cc, Čč,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Rr, Ss, Šš, Zz, Žž, Tt, Uu, Vv, Yy, Ää, Öö 以及輔音顎音化符號(')[9]。2007年字母表中添加了字母 ü,語言委員會推薦用其來取代字母 y。

參考文獻

書目

  • Pyöli, Raija. Livvinkarjalan kielioppi. Helsinki: Karjalan Kielen Seura. 2012. ISBN 978-952-57902-5-2 (芬蘭語). 

引用

  1. ^ 利維卡累利阿語於《民族語》的連結(第18版,2015年)
  2. ^ 芬蘭總統對於歐洲區域或少數民族語言憲章之更改調控, 2009年11月27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芬蘭語內容)
  3. ^ Законодательные акты: 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поддержке карельского, вепсского и финского языков в Республике Карелия. [2015-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1). 
  4.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Livvi.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5. ^ UNESCO Atla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danger, UNESCO
  6. ^ Fogelberg, Paul. Pohjan poluilla. Suomalaisten juuret nykytutkimuksen mukaan. Helsinki: Finska Vetenskaps-Societeten – Suomen Tiedeseura. 1999: 第358頁. ISBN 951-653-294-2 (芬蘭語). 
  7. ^ Torikka, Marja. Karjala. Kielikello. 2003 [2020-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5) (芬蘭語). 
  8. ^ Lyytikäinen, Erkki. Kielioppi elvyttää aunuksenkarjalaa. fi. 2013 [2020-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8) (芬蘭語). 
  9. ^ Pöyli 2012,第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