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嶺畲族觀音亭寨
27°0′56.43″N 120°6′12.84″E / 27.0156750°N 120.1035667°E
觀音亭寨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水門畲族鄉半嶺村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明至清 |
編號 | 7-1079-3-377 |
認定時間 | 2013年3月5日 |
半嶺畲族觀音亭寨,簡稱觀音亭寨,俗稱官路亭、半嶺亭,位於中國福建省霞浦縣水門畲族鄉半嶺村,建築面積640平方米,由觀音殿和大雄寶殿上下兩座組成,硬山頂穿斗式木結構。寨外有福寧城牆,清軍福寧衛曾駐紮於此。觀音亭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沿革
觀音亭寨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清朝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由時任福寧府知府錢受椿主持修繕,同治二年(1863年)擴建。因防金錢會人員潛入福寧府城,清政府在觀音亭外圍修築了城牆,並派清兵駐守,遂始稱觀音亭寨,霞浦縣內進京趕考者都需從此城門通過。文革時期,大量木製觀音像遭燒毀,現留存6根刻有禪語石柱及一些石刻、石碑。[2]
1986年2月,觀音亭寨被公布為霞浦縣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月20日被公布為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3],2013年3月5日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霞浦縣境內唯一一個國家級文保單位。[1]
建築與習俗
觀音亭由前殿與後殿組成,占地426.8平方米,外圍的城牆與寺院合稱「觀音亭寨」,周圍聚居畲族村民,每年元宵節、重陽節,福鼎、福安和浙江平陽等縣畲族人民聚此舉行盤歌盛會。長約88.7米的半嶺古驛道是北宋以來福建與溫州一帶的重要通道。[4][5]
參考文獻
- ^ 1.0 1.1 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_雷金花等代表关于要求拨款资助半岭畲族观音亭寨维修的建议(第1366号). 福建人大網. 2016-09-20 [2023-02-16].
- ^ 文旅霞浦. 走进温福古驿道,探访霞浦观音亭寨的百年奥秘. 霞浦縣文旅局. 2021-11-18 [2023-02-16].
- ^ 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福建省志: 文物志. 方志出版社. 2002. ISBN 7-80122-638-0.
- ^ 陳永庚.; 霞浦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文物胜景. 霞浦县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9: 910–919. ISBN 7-80122-542-2. OCLC 47112521.
- ^ 政協福建省霞浦縣委員會. 霞浦文物(《霞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霞浦縣: 寧德市文化與出版局. 2010: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