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新倉
39°55′52″N 116°25′32″E / 39.931044°N 116.425481°E
大運河 | |
---|---|
南新倉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北京市東城區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不詳 |
編號 | 6-810(7-1973-3-009) |
認定時間 | 2006年(2013年合併項目) |
歷史
南新倉位於東四十條東端南側,東四十條橋西南,是明、清兩代京師儲藏糧米的皇家糧倉之一。明朝永樂七年(1409年),在元朝北太倉的基礎上創建了南新倉。[1]
1275年,元朝的郭守敬從江淮至大都到處訪察,決定將隋唐時期弓形的大運河「截彎取直」,不再繞經河南,而直接自淮北經山東入華北平原,最後抵達通州。大運河北到通州,南方及沿岸各地槽船航行至通州後,將糧食、物產卸下,通過人力、畜力運至大都,這段陸路全長50里。因北京地勢西高東低,所以從通州行船至大都很困難。1292年,郭守敬主持開鑿從大都至通州的運河,翌年竣工,沿河建造24座水閘,以調節水位,解決了地勢造成的行船困難,從而使貨船可直達積水潭碼頭。元世祖忽必烈為這條從通州通往大都的河賜名「通惠河」。[1]
通惠河開浚後,促進了大都的倉儲事業。過去供應大都的大糧倉多建在通州。通惠河開浚後,大都城內先後興建了一批大型糧倉。1950年代,在雍和宮西側出土了元代「京畿都漕運使王德常去思碑」,碑文記載,至正十五年(1355年)大都有54倉,儲糧百萬石。元朝的糧倉大部分靠近城東部,其地臨東護城河,船隻運輸及裝卸貨物較為方便。南新倉的前身北太倉,便是當時的糧倉之一。 [1]
明朝大運河的路線與元朝一樣,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長3000餘里。明朝將通惠河南北向的一段河道圈入皇城東牆內,運糧船自此不能進北京城,只能停在通州張家灣,卸下的糧食再經陸路從朝陽門入城。[1]
明朝永樂年間,北京極為繁華。北運的漕糧經常接近400萬石,是元朝的數倍。元朝興建的糧倉已遠不能滿足北京城儲存糧食的需求,明朝乃在元朝糧倉[3]的基礎上大規模增建糧倉,並且在正統三年在北京東城的裱褙胡同設「總督倉場公署」。南新倉也是在該時期建成。南新倉建於永樂七年(1409年),在元朝北太倉基礎[4]上建成。明朝北京設軍衛,專門負責守衛倉儲軍糧,僅供軍需,納入官倉(即中心倉)統一管理。南新倉是官倉,管轄著8個衛倉:府軍衛倉、燕山左衛倉、彭城衛倉、龍驥衛倉、龍虎衛倉、永清衛倉、今吾左衛倉、濟州衛倉。這些衛倉均歸南新倉統一調配。明朝時,北京共有包括南新倉在內的8[5]座官倉,集中在東城朝陽門附近。北側有海運倉、北新倉;中部有南新倉、舊太倉、興平倉、富新倉;南側有祿米倉;廣備庫倉在西城坊[6]。這些官倉共同承擔著京師儲糧之責。[1]
清朝的京倉是在元朝、明朝的舊糧倉上改建而成。清朝初年,共有8京倉,南新倉為其中之一。從元朝定都北京後,經北運河運往京師的漕糧均經通州樞紐,隨後轉入通惠河運抵京師。所以從金朝便開始在京師內外及通州兩地分別設倉群,習慣上分別稱京倉、通倉,實際上均為京師太倉的組成部分。清朝乾隆年間,京倉在明朝7座官倉的基礎上,又擴建了萬安倉、太平倉、裕豐倉、儲濟倉、本裕倉、豐益倉6座倉,與明朝7座官倉合計達13座,被稱作「京師十三倉」。通州則還有中倉、西倉2座倉。所以京倉、通倉合計達15倉。清朝的京倉、通倉是中國古代京師太倉制度最完備的標誌,當時在規模、技術、制度上都達到了頂峰。清朝中葉之後,由於政治腐敗,財政極其困難,貪污盛行,貯量逐漸減少,到道光年間,南新倉的儲量比清初少很多。[1]
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漕運制度完全廢止,由征糧改成征銀。京城及通州的官倉逐漸閒置或挪作它用。中華民國時期,南新倉曾改為軍火庫,貯藏軍火。[1]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新倉由北京市百貨公司作為百貨倉庫使用。如今南新倉仍保留有倉廒9座。[1]2005年起,南新倉及其周邊被開發為南新倉文化休閒街,占地數千平方米,街區主體便是這9座倉廒,該街區設有畫廊、商務會所、拉丁舞俱樂部、唱片中心、特色餐廳、茶苑等等。[2]位於其中1座倉廒的商務會所「皇家糧倉」長年演出廳堂版崑曲《牡丹亭》。[7]
1984年5月,南新倉被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南新倉做為大運河北京段的文物點,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的子項。2013年,南新倉隨之併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8]。
建築
「倉」為總稱,「廒」為貯糧庫房。明朝時,南新倉以廒為貯藏單位,每3間為一廒,後來改為每5間為一廒。廒門懸掛匾額,標明某衛某號(如今南新倉的廒匾已無存)。每廒面闊大約23.8米,進深17.6米,高約7.5米,前後出檐。因屬京師儲糧要地,所以南新倉與北京城牆一樣按照軍事標準興建,全部採用城磚砌成,堅固耐用。倉房為磚砌,五花山牆,圍牆厚1.3米到1.5米,廒架結構基本採用獨棵圓木,這些巨大的木料產自四川、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山西等地,圓木直徑30至60厘米。屋頂為懸山合瓦清水脊頂,前面有罩門。[1]
廒磚產自山東省臨清縣,大城磚每塊寬約22.5厘米,長約45.5厘米,高約11.5厘米,重約25公斤。倉院牆磚則較小,每塊寬約20.5厘米,長約41.5厘米,高約8厘米,重約12公斤。瓦產自山西省。[1]
清朝京、通倉廒建築考究,技術比元朝、明朝有很大改進。第一,為防水淹,每座倉廒選擇的地址都較高,周圍有高大的圍牆,地下建有排水管道。第二,為防潮,每座倉廒的地基均為三合土夯築,其上均勻鋪灑一層白灰,再以磚鋪成地面,上面加上楞木,鋪滿松板;牆壁設有護牆板,門設有門罩。第三,為通風以「透瀉汗蒸鬱熱之氣」,每座倉廒除了設有氣樓、閘板之外,還「用竹氣通高出米頂之上」,並且以竹篾編為隔孔,釘在窗上防鳥。第四,廒牆很厚,頂部厚約1米,底部厚約1.5米,牆體收分非常大,可使糧倉內部相對恆溫。[1]
為儘量多貯存糧食,南新倉倉廒容量極其可觀,按照每廒最少儲糧100萬石計算,南新倉可儲存將近1億斤糧谷。[1]
南新倉在清朝初期有廒46座;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添建5座,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添建5座;雍正元年(1723年)添建9座;乾隆元年(1736年)添建1座。所以到乾隆年間,南新倉已有廒66座,規模位居京城倉庫之首。到宣統年間,南新倉增建至76廒。[1]
漕運南糧抵達京倉的時間及數量,依據收成、氣候、大運河水勢而不同,一般集中在夏季、秋季運到。漕糧多時,各倉廒存儲不下,不得不露天存放。所以廒外還設有穴位。新到的漕糧通常較濕,需要晾曬;常年存放的廩糧需要翻倒、除糠。所以,廒外還設有晾曬場,倉內除了官員、官役外,還有糧工、車輛、馬匹、工具等等。在倉周邊的街巷,大車店、小飯館、小酒店等應運而生。[1]
清朝沿襲元朝、明朝的漕運制度,每年平均從山東省、河南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等省征米、麥、豆等糧食460餘萬石。清朝時,漕糧先運至通州運河的石壩、土壩。石壩漕糧用駁船經通惠河的各個閘口運至東便門外大通橋附近停靠,卸下糧食,再用車輛運至各個京倉;土壩漕糧則經通州護城河運至通州的中倉、西倉。[1]
清朝時,漕糧中從江浙一帶徵收的糯米、粳米稱為「白糧」,由內務府供給皇室以及朝廷官員廩祿之需要。一般的漕糧則專供八旗人丁俸祿、軍隊食用及養馬飼料。只有因長期存儲而霉變的「廒底成色米」、「掃收零撒土米」或著倉糧有剩餘時,才拿出少量出售給市民。漕糧入倉,分別裝入各個廒口內,儲滿一廒,再裝一廒,廒滿即關門,貼封上鎖。使用時再開啟廒門發放糧食。[1]
除了專用於貯糧的倉廒之外,南新倉還有許多附屬建築。其中,龍門、官廳、科房、大堂等設施是各級人員的辦公用房;警鐘樓、更房是報警巡更人員使用的設施;倉神廟、土地祠、關帝廟等等,用於祭祀;還有多眼水井,是救火用的水源。[1]
如今,南新倉僅剩的9廒處在南新倉文化休閒街濃厚的文化及商業氣息中。綠地內展放著挖掘出土的直徑約1.8米的古代大磨盤,旁邊便是一座倉廒。[1]
參考文獻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南新仓:北京皇家粮仓的600年沧桑,中国文物网,2010-7-21. [201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6).
- ^ 2.0 2.1 话说南新仓特色文化街,国际在线,2007-03-15. [2007-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天府廣記》卷十四;元時有京畿都漕運使司,所管倉有萬斯南倉、萬斯北倉、千斯倉、相因倉、豐閏倉、通濟倉、廣貯倉、永平倉、永濟倉、維億倉、盈衍倉、大積倉、豐實倉、廣衍倉、順濟倉。今之倉多其地也。
- ^ 《漕運通志》卷之六漕倉表:舊太倉在東城坊,總督撥糧二廳及銀庫在焉。南新倉在舊太倉前,西倉連絡。
- ^ 《天府廣記》卷十四;在京者曰舊大倉,曰百萬倉,曰南新倉,曰北新倉,曰海運倉,曰祿米倉,曰新大倉,曰廣備庫倉。在通州者曰大運西倉,大運南倉,大運中倉,大運東倉。
- ^ 漕運通志卷之六 漕倉表. 維基文庫 (中文).
- ^ 南新倉--皇家糧倉廳堂版《牡丹亭》600場紀念,南新倉文化休閒街,於2013-09-16查閱[永久失效連結]
- ^ 我区新增十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概况,北京西城报,2013-07-05. [201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