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構造期

四川構造期,簡稱四川期,是早白堊世中期至古近紀古新世(1.35億-5千2百萬年前)之間的構造期,在此期間,在今中國及周邊地區發生了四川運動或稱四川事件

中國構造期
新生代 新近紀(第四紀 全新世 新構造期
更新世
喜馬拉雅構造期
上新世
新近紀
中新世
古近紀 漸新世 華北構造期
始新世
古新世 四川構造期
中生代 白堊紀
燕山構造期
侏羅紀
三疊紀 印支構造期
古生代 二疊紀
天山構造期
石炭紀
泥盆紀
祁連構造期
志留紀
奧陶紀
寒武紀
震旦構造期
新元古代 埃迪卡拉紀 震旦紀
成冰紀
南華紀 南華構造期
青白口紀 青白口構造期
拉伸紀
中元古代 狹帶紀 薊縣紀 薊縣構造期
延展紀
蓋層紀 長城紀 長城構造期
古元古代 固結紀
造山紀 呂梁構造期
層侵紀
成鐵紀
新太古代 五台構造期
中太古代 阜平構造期
古太古代 遷西構造期

概念的提出和演化

四川運動最早是由譚錫疇李春昱(1948)在研究四川西部的地層時首先提出來的。因為當時地層資料不完備,地質學界後來普遍誤把以白堊紀為主的構造運動與之前以侏羅紀為主的構造運動相混,認為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旋迴,統稱為燕山運動。後來,學界逐漸認識到白堊紀的構造運動和侏羅紀的構造運動是非常不同的,因而把後者發生的時間稱為早燕山期,把前者發生的時間稱為晚燕山期。唐智(1979)則把晚燕山期的構造運動叫做華北運動第一幕。根據萬天豐(2004)的意見,應當根據優先命名的原則,把晚燕山期重新稱為四川期。

構造活動

在四川期,全球各大板塊均顯著向北移動,歐亞板塊在此期間向北移動了約10個緯度,到四川期末,已經接近現代緯度。在當時尚未完全消減掉的大洋型古板塊伊邪那岐板塊向北擴張、移動的速度更快,因而和歐亞板塊之間形成了一條長達2500千米的巨型左行走滑斷層帶(該斷層帶的北段即是著名的日本中央構造線)。因此,歐亞板塊和東邊的大洋板塊之間由俯衝轉為走滑,中國東部在燕山期大規模發生的造山運動在四川期歸於休止。

與此同時,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的北移,使其和歐亞板塊發生了碰撞;屬於親岡瓦納構造域岡底斯地塊,此時更是碰撞到歐亞板塊之上,形成班公錯-怒江碰撞帶,中國大陸西南方的前沿,因而從班公錯-怒江一線向南推到了雅魯藏布江一線。受這些構造活動的影響,西藏雲南華南普遍發育了北西西-南東東向至北西-南東向的褶皺,而中國北部的構造活動相對來說比較小。

在北北東-南南西向的擠壓作用下,與之垂直的北西西-南東東向發生張裂作用,在中國形成了大量的構造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松嫩盆地渤海盆地、江漢-洞庭湖盆地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東南丘陵中數以千計的中、小型紅色盆地也是這一時期形成的。這些構造盆地中的絕大多數在之後的構造運動中仍保留下來,到今天在地貌上仍表現為盆地

四川期的岩漿活動也比較劇烈,但較燕山期的規模明顯減小。

地應力特徵

四川期前期地應力的主應力方向,按今天的方向來說,在中國普遍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由於此時歐亞大陸的取向已經和今天相似,這也基本是當時的主應力方向。在後期,由於岡底斯地塊在班公錯-怒江碰撞帶與歐亞大陸拼合,主應力方向出現了順時針旋轉,最終呈北東東-南西西走向。

對現代地貌的影響

四川期的張裂作用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盆地,而使中國(尤其東部)出現了明顯的盆嶺構造李四光提出的新華夏構造體系中的第二沉降帶(松嫩平原-遼河平原-渤海-華北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就是在這時形成的。對於東南丘陵地區來說,此時形成的丘陵間嵌有紅色盆地的地貌,已經和現代地貌十分相似。

參考文獻

  1. 萬天豐.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 地質出版社. 2004年6月: 152–165. ISBN 7-116-03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