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革命作家聯盟

國際革命作家聯盟(俄語:еждународ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революционных писателей,1925-1935)是共產國際在反對法西斯主義、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威脅和白色恐怖的各國作家的外圍組織。

歷史

隨著俄羅斯十月革命俄羅斯內戰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左翼文學運動逐漸壯大形成了對各國的影響力。中國作家魯迅就積極從日譯本轉譯了很多蘇俄的戰爭題材與建設題材的長篇小說以及盧那察爾斯基的《藝術論》、《文藝與批評》和普列漢諾夫的《沒有地址的信》等經典文藝理論著作,以此觀照中國、指導左翼文藝運動的實踐。

1920年共產國際二大時成立了蘇俄無產階級文化協會國際局。1924年7月,共產國際五大期間,部分與會代表決定成立各國無產階級作家國際聯絡局。

1927年11月在莫斯科召開了第一次革命作家代表會議,11個國家的30多名代表與會。成立革命文學國際局(或稱國際革命作家辦事處),中央機關刊物《外國文學通報》。國際局決定, 都可以成為它的會員。

1930年5月下旬,胡也頻馮鏗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之後,通過日本《朝日新聞》駐上海特派員尾崎秀實(日本共產黨員)借到了在上海虹口的日本記者俱樂部,召開了一次超過五十人的「左聯」全體盟員傳達報告大會。

1930年11月在哈爾科夫舉行了第二次國際革命作家代表會議,蕭三代表中國與其它22個國家的100多名代表與會,[1]通過了17項決議,包括「對中國無產階級文學的決議案」。[2]決定改組為國際革命作家聯盟。國際革命作家聯盟的機關刊物改稱《世界革命文學》,發行有俄、法、英、德文版,1933年改稱《國際文學》雙月刊。《國際文學英語International Literature》1934年第三、四期合刊發表了魯迅作品《答國際文學社問》[3]1932年初,上海爆發了一二八抗戰,魯迅和茅盾等40餘人聯名發表《上海文藝界告世界書》,通過國際革命作家聯盟在各國文藝界為中國抗戰早逝。

1931年2月,李偉森胡也頻柔石殷夫馮鏗等「左聯五烈士」遭殺害,五烈士犧牲經過報道和「左聯」告國際進步作家書等文件,都是通過德國《佛蘭克福日報》駐上海記者史沫特萊、日本《朝日新聞》駐上海特派員尾崎秀實日本聯合通訊社駐中國記者山上正義等三人分別向國外發出去的。蕭三通過國際革命作家聯盟向世界各國文藝界包括高爾基等控訴和揭露這一暴行,使處在嚴重白色恐怖中的中國左翼文學獲得了廣泛的國際聲援。

1935年在巴黎召開了國際作家保衛文化大會決定自1935年12月,國際革命作家聯盟解散。

1935年11月,《密勒氏評論報》記者史沫特萊接到了左聯駐國際革命作家聯盟代表蕭三的信,在內山書店將這封信轉交給魯迅;魯迅將信通過左聯行政書記胡風、左聯組織部長及黨團成員王堯山,輾轉交給當時左聯的黨團書記周揚。信中,簫三猛烈抨擊了左聯的宗派主義關門主義現狀。解散左聯的目的,是為了擴大文藝界的聯合戰線,這和共產國際七大和《八一宣言》的新政策是一致的。上海文委一接到簫三的指示信,「毫不遲疑地決定解散左聯和文委所屬各聯(社聯、劇聯、美聯等),另行組織更廣泛的文化、文藝團體」,即中國文藝家協會,「凡是主張抗日救亡的文藝工作者都可以參加」。

各國分支

  • 蘇聯作家委員會
  • 德國無產階級革命作家聯盟(1928年成立)
  • 匈牙利革命作家和藝術家聯盟(1925年成立)
  • 奧地利無產階級革命作家聯盟(1930年成立)
  • 波蘭無產階級作家小組(1925年成立)
  • 日本無產者藝術聯盟(1928年成立,簡稱納普)。1931年納普解散,成立了日本無產階級文化聯盟,簡稱克普。
  •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0年成立)
  • 美國的約翰·里德俱樂部(30年代初成立)
  • 英國的特雷塞爾俱樂部
  • 法國
  • 捷克
  • 保加利亞
  • 西班牙 
  • 德國無產階級革命作家聯盟(1928年成立)
  • 匈牙利革命作家和藝術家聯盟(1925年成立)
  • 奧地利無產階級革命作家聯盟(1930年成立)
  • 波蘭無產階級作家小組(1925年成立)

參考文獻

  1. ^ 刘小清:“国际革命作家”萧三 来源:《人民政协报》2009年05月04日. [2017年3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4日). 
  2. ^ 孔海珠:中國左翼文學的產生是一種國際現象,《學術研究》2006年第8期。
  3. ^ 鲁迅:《答国际文学社问》发表于《国际文学》一九三四年第三、四期合刊,发表时题为《中国与十月》,同年七月五日苏联《真理报》曾予转载。 收入《且介亭杂文集》与《鲁迅全集》。. [201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