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八十八軍
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軍,是抗戰川軍范紹增部,但很快就徹底中央軍嫡系化。[1]
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軍 | |
---|---|
存在時期 | 1938年~1949年 |
國家或地區 | 中華民國 |
效忠於 | 中華民國 中國國民黨 |
部門 | 正規軍 |
種類 | 軍隊 |
規模 | 3個師 |
駐軍/總部 | 繁昌 |
參與戰役 | 1939年冬季攻勢 第二次長沙會戰 閩浙追擊 |
沿革
1938年1月范紹增在四川招集舊部編成4個團,在合川整訓。1939年3月第八十八軍出川到浙江參戰。[2]抗戰中期隸屬李默庵第32集團軍,軍長劉嘉樹(黃埔一期)。
1946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方先覺任軍長,張世光任副軍長。改為整編第88師。作為徐州綏靖公署的預備隊。整88師救援金鄉友軍的戰鬥中遭重創,師長方先覺被撤,張世光接任師長。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張世光奉命率整88師在皖西剿共。1947年9月,整88師師部以及所屬整62旅在六安張家店被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劉鄧大軍三縱殲滅;新21師調走。隻身逃脫的張世光在狼狽抵達徐州匯報戰況後被剝奪了兵權,被調到中央訓練團當軍事訓練班的主任。1948年5月,整編師部及直屬隊由碭山調至當塗整補,編入230師及149師。
1949年1月,因第一〇六軍第282師起義,尚未整訓完成的第八十八軍接替該軍在蕪湖以西地區江防,工事不堪用:
- 第313師在右翼,右自繁昌縣保定鄉油坊嘴東約3華里之瓦窯,左至荻港以西約1華里處。
- 軍屬野炮營有12門七五野炮,配置於油坊嘴附近8門,燈標(舊縣鎮西3里)附近4門,對江面直接瞄準射擊;配屬1個平射炮連配置於黑沙洲東北部。4月中旬,一個設雷組在江岸重要地區如油坊嘴及燈標附近等處敷雷。
潰。21日1時許,守備939團被殲滅,團長孫奉夔被俘。 解放軍突破南岸守備後,對兩翼僅稍擴張,主力即向縱深迅速挺進,4月21日4時,先頭部隊越過繁昌縣城,切斷繁昌通南陵公路。八十八軍軍部、直屬隊及一四九師,於4月21日拂曉前南逃,大部潰散,少數在南陵附近被殲。舊縣鎮的約兩個連,於21日9時由313師副師長鄒彬率領南逃,至大磕山(舊縣鎮南約5里,海拔431.5米)東側與解放軍部隊相遇全部被俘。至此八十八軍被殲,團長以上人員大部逃脫,僅2個副師長和1個團長被俘。
1949年5月殘部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三軍;該軍番號撤銷。[3]
第八十八軍主官人事異動與部隊調動
- 新21師〔1939年1月~ 1943年1月〕1939年1月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軍新兵訓練處4個團編成,馬崑山任師長。1940年12月羅君彤為師長。1947年底新21師脫離軍的建制
- 新30師(1942年3月~1943年1月)
- 暫32師(1942年3月~1943年1月)
- 第79師(1943年1月~) 原屬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軍長陳安寶兼任師長。1939年1月師長段朗如。1939年5月師長李祖白。1939年8月代理師長張性白。1940年5月轉隸國民革命軍第十軍,1940年3月師長段霖茂。1945年直屬第三十二集團軍。
- 暫33師(1943年1月~)
- 第62師:1947年9月在安徽六安張家店被晉冀魯豫野戰軍三縱殲滅。撤銷番號。
- 第49師
- 第230師(1948年5月~1948年12月)
- 第149師(1948年5月~):1948年春組建,一直在碭山修建營房,缺乏訓練。
- 第313師(1948年12月~):師長蘇維忠。至渡江戰役尚未組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