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聖心會
聖母聖心會(拉丁語:Congregatio Immaculati Cordis Mariae;法語:Congrégation du Coeur Immaculé de Marie;荷蘭語:Congregatie van het Onbevlekte Hart van Maria),簡稱C.I.C.M.,俗稱「斯赫特神父」(Scheut Fathers),是起源於比利時的一個國際性天主教傳教修會。1862年由南懷義(小南懷仁,Theofiel Verbist,1823年-1868年)神父創立於布魯塞爾郊外的斯赫特。該會在中國、蒙古、菲律賓和比屬剛果傳教。
歷史
1865年,南懷義率首批該會的韓默理等4名不顧一切熱切獻身於傳教使命的傳教士到達內蒙古長城外側的西灣子村(後來發展成河北省崇禮縣城),從遣使會手中接管了蒙古代牧區。雖然3年後,1868年2月23日,南懷義在前往熱河灤平縣的老虎溝的途中感染斑疹傷寒病故。創立不久的傳教會失去了剛進入中年的創始人,似乎前途非常渺茫,但生存下來的人在草原上堅持了下來,並且他們的事跡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聖母聖心會的傳教隊伍。此後他們陸續在塞外開闢了7個教區:西灣子教區、綏遠教區(主教座堂位於土默特右旗二十四頃地,1924年遷往歸化城,即今呼和浩特)、熱河教區、寧夏教區(包括後來陝北的三邊地帶,主教座堂位於三盛公,即今磴口縣)、大同教區、集寧教區(主教座堂位於玫瑰營)和赤峰教區。他們經常買進大片土地,吸引內地的漢人遷來耕種,建立教堂,購買出租土地。
此外,甘肅和新疆也是由聖母聖心會開闢的教區。1878年,韓默理前往河西走廊,開闢了甘肅教區。1883年,3位聖母聖心會的會士經過3個月的長途跋涉,深入新疆伊犁,照顧因信仰被流放到那裡去的教友。20世紀,甘肅和新疆的教務轉交給聖言會負責。
在1900年7月發生的義和團運動中,綏遠教區的韓默理主教被殘忍的殺害。
到1955年最後一名會士離開中國時,聖母聖心會共有神職人員239人(先後來華的共有679位會士),教徒23.5萬;創辦中小學校960所,孤兒院、育嬰堂19所,養老院11所,診療所24處。該會還創辦了比利時魯汶大學的中文系,培訓來華的傳教士。1956年,該會會士轉移至台灣,在台中主持聖神修院及一些教堂。
2000年,世界各地有1,202位該會傳教士,遍布於非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及歐洲,在28個國家中生活和工作。亞洲:台灣、蒙古、香港、新加坡、菲律賓、印尼和日本;非洲:剛果、喀麥隆、尚比亞、塞內加爾和安哥拉;美洲: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國、瓜地馬拉、巴西、墨西哥和美國;歐洲:比利時、荷蘭、義大利、法國和德國。
開辦學校
內蒙古
- 歸綏市恆清中學
- 歸綏市護士學校
- 三盛公明德中學
- 集寧教區平蘭中學
- 集寧教區文化中學
- 玫瑰營女子師範講習所
- 窯子溝家政學校
香港
日本
- 淳心學院中學校・高等學校
臺灣
參考文獻
- Raskin, Albert (1977) 'The archives of the Congregation of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C.I.C.M.)',非洲歷史, 4, 299–304.
- Berg, Leo van den (1994) 'The China world of the "Scheutfathers"', Bulletin de l 'Institut Historique de Belge de Rome, 64, 223–263.
外部連結
- Scheut Missions-CICM Missionar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聖母聖心會 (台灣)(繁體中文)
- 財團法人天主教聖母聖心會 (台灣)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