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內戰
塔吉克內戰(塔吉克語:Ҷанги шаҳрвандии Тоҷикистон, Jangi şahrvandi'i Tojikiston/Çangi şahrvandiji Toçikiston)爆發於獨立後的1992年5月,參戰雙方為塔吉克政府與聯合反對派。此次內戰遍及全國,而南部尤為嚴重,[8][9]內戰在第一年達到高峰,且持續了五年,並使得塔吉克遭到嚴重破壞。[10]
塔吉克內戰 | |||||||
---|---|---|---|---|---|---|---|
正在作戰的第15獨立特種部隊旅的特種部隊士兵 | |||||||
| |||||||
參戰方 | |||||||
塔吉克 支援: 俄羅斯 烏茲別克 哈薩克 吉爾吉斯 |
支援: 阿富汗 蓋達[3] 烏茲別克伊斯蘭運動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拉赫蒙·納比耶夫 阿克巴紹·亞歷山德羅夫 埃莫馬利·拉赫蒙 伊斯蘭·卡里莫夫 鮑里斯·葉利欽 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 阿斯卡爾·阿卡耶夫 哈桑·阿扎 |
賽義德·阿卜杜拉·努里 (UTO) 伊本·哈塔卜 沙德曼·優素福 (民主黨) | ||||||
兵力 | |||||||
塔吉克 2,000-3,000 俄羅斯 邊防部隊 5,000-15,000 烏茲別克 未知 哈薩克 10,300 吉爾吉斯 278[5] | 約10,000-20,000 | ||||||
傷亡與損失 | |||||||
20,000[6]-100,000人喪生 40多名記者死亡[7] 120萬人流離失所 |
起因
塔吉克內戰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剛剛獨立的塔吉克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塔吉克人的集體生活方式以及高度的宗教信仰。在塔吉克尚未獨立時,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實施的一系列的改革期間,蘇聯治下的塔吉克開始興起伊斯蘭民主運動。反對派的骨幹包括伊斯蘭復興黨(IRP)、塔吉克民主黨(DPT)和一些其他民主運動。前共產主義精英與民族民主和伊斯蘭力量之間的對抗已經從政治領域轉移到族群領域。
在蘇聯時期,塔吉克的政治領導人是來自列寧納巴德地區的人(「列寧納巴德派」),他們在塔吉克擔任高級行政職務,來自庫洛布的行政人員積極與他們合作——「庫利亞布齊」,他們主要在安全部隊中擔任高級職務(MVD),塔吉克的軍政要務基本上都被這兩個地區的人所把控著。塔吉克宣布獨立後,來自其他地區的人試圖改變這一現狀。[12]
1990年2月,杜尚貝發生大規模騷亂,塔吉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卡哈爾·馬赫卡莫夫被要求辭職,他本人於同年11月辭職。然而,在同月舉行的塔吉克總統選舉時,他又成功當上了塔吉克總統。經過事後披露,這些騷亂是由馬赫卡莫夫的政治對手拉赫蒙·納比耶夫組織的,他在1985年因行為不端而被開除黨籍之後,決定報復並試圖以這種方式重新掌權。[13]他通過組織騷亂以及實施針對示威者的屠殺,然後將這些罪行歸咎於卡哈爾·馬赫卡莫夫當局。八一九事變之後,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失敗,塔吉克反對派組織多次集會,要求支持國家緊急委員會的馬赫卡莫夫辭職、解散塔吉克共產黨以及廢除禁止伊斯蘭復興黨的法律。一段時間後,馬赫卡莫夫辭去共和國總統職務。[13]
1991年11月24日,塔吉克舉行總統選舉,來自列寧那巴德的拉赫蒙·納比耶夫以56.92%的得票率獲勝。他的競爭對手達夫拉特·胡多納扎羅夫得到了塔吉克民主黨、伊斯蘭復興黨、民族民主運動「拉斯托赫茲」和穆斯林神職人員的支持並獲得了30%的選票。選舉過後,反對派指責當局操縱選舉。[14]
經過
1992年3月6日,著名民主人士、杜尚貝市執行委員會主席馬克蘇德·伊克羅莫夫被捕,3月11日,杜尚貝市法院又以「誹謗塔吉克最高委員會主席薩法拉利·肯扎耶夫」判處Rastokhez領導人米爾博博·米拉希莫夫兩年監禁。[15] 3月23日,電視台直播了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會議,肯德扎耶夫在會上指責來自帕米爾地區的內政部長馬馬達約斯·納朱瓦諾夫捏造案件,越權並要求他辭職。在納朱瓦諾夫還沒辭職時,肯德扎耶夫就已經任命來自列寧納巴德地區的門生擔任內政部長,此事件被許多帕米爾人視為反帕米爾事件。[16]
3月26日,總統府前的廣場上開始了集會,帕米爾人要求肯德扎耶夫辭職,並取消讓納朱瓦諾夫辭職的決定。兩周之內,廣場上的抗議者人數超過了5萬人。 4月21日,反對派支持者扣押了約20人作為人質,其中包括16名最高委員會代表和2名副總理。人質被帶到了廣場,並威脅說,如果當局不做出讓步,就要處決他們。第二天,薩法拉里·肯德扎耶夫辭去最高委員會主席職務。對此,政府支持者於4月26日在最高委員會大樓前的奧佐迪廣場組織了一場支持肯德扎耶夫的集會,雙方的矛盾愈演愈烈。4月29日,反對派武裝決定封鎖總統府。為此,第二天,最高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宣布在整個共和國實行無限期的總統直接統治。
影響
塔吉克內戰導致6萬多人喪生,100多萬人淪為難民,迄今為止仍有部分難民無法返回自己的家園。30多萬非塔吉克人離開塔吉克,主要是俄羅斯人,其中又有很多是知識分子和技術人員。
內戰對塔吉克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人民生活水準大幅下降。直到2003年,塔吉克的平均退休金仍僅為1.3美元。
社會方面,內戰使國家處於無政府的狀態,即使內戰結束後政府仍有許多地方無法控制,處於半割據的狀態,國內社會秩序混亂,各種社會問題突出。[17]
參考資料
- ^ Archived copy. [June 18,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27, 2011).
- ^ Jonson, Lena. Tajikistan in the New Central Asia. 25 August 2006 [17 December 2014]. ISBN 9781845112936.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January 2016).
- ^ Inside Al Qaeda: global network of terror, by Rohan Gunaratna, pg. 169
- ^ Central Asia's Security: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Interests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6-09-08.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 ^ Боевые действия на таджикско-афганской границе (начало 1990-х гг.). [2020-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3).
- ^ Tajikistan profile - Timeline. BBC. 2018-07-31 [2021-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7).
- ^ Tajikistan's Civil War: A Nightmare The Government Won't Let Its People Forget. Radio Liberty. 2017-06-23 [2017-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3).
- ^ The Tajik civil war: Causes and dynamics. Conciliation Resources. 2011-12-30 [201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2).
- ^ Hays, Jeffrey. TAJIKISTAN CIVIL WAR - Facts and Details. factsanddetails.com. [201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5).
- ^ Tajikistan's Unconquerable Gorno-Badakhshan Region. RadioFreeEurope/RadioLiberty. [201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2).
- ^ Tajikistan Civil Wa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lobal Security
- ^ 趙長慶. 十年巨变——中亚和外高加索卷. 東方出版社. 2003.
- ^ 13.0 13.1 НАБИЕВ Рахмон Набиевич | ББД ЛИЧНОСТИ. web.archive.org. 2016-03-04 [2024-09-05].
- ^ Бывший первый коммунист Таджикистана стал президентом. www.kommersant.ru. 1991-12-02 [2024-09-05] (俄語).
- ^ А.В., Петров (編). Глобальные социальные процессы 4.0: социокультурные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 в системе современных обществ : 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 / Под ред. А.В. Петрова (отв. ред.), О. П. Горьковой, К. Ю. Бесединой, С. С. Козловской, А. В. Повидыш, С. С. Погорелой. — СПб.: Астерион, 2023. – 466 с.. Центр научно-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Астерион. 2024. ISBN 978-5-00188-283-1.
- ^ Потрясения в официальном Душанбе. www.kommersant.ru. 1992-04-13 [2024-09-06] (俄語).
- ^ 王舉. 塔吉克斯坦内战分析. 蘭州大學. May 2008 [January 17,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