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 (順化皇城)

16°28′05″N 107°34′34″E / 16.468°N 107.576°E / 16.468; 107.576

太和殿
越南順化皇城的太和殿
越南順化皇城的太和殿
原語言名稱(越文Điện Thái Hoà殿太和
朝代阮朝
主持興建者嘉隆帝
營造匠師不明
建造時間1805年
用途設朝殿(越南語Điện thiết triều
主要修繕者明命帝
位置越南順化

太和殿越南語Điện Thái Hoà殿太和?)是位於越南古都順化大內區域內的一座宮殿,其為阮朝嘉隆帝保大帝的13位皇帝的登基之處,在封建時代此殿被視為越南的國家中心。

建造和修繕

建造和重修太和殿的過程主要分爲三大時期。每一時期都有建築及裝潢改進的較大的變換。嘉隆帝於1805年2月21日動工建造本殿,完成於當年10月。1833年明命帝重新規劃了大內的宮廷建築系統,其中包括遷移本殿到南面並增加裝潢。1923年,啟定帝時代,爲了給皇室準備1924年的四旬大慶典禮(越南語lễ Tứ tuần Đại khánh tiết禮四旬大慶節,皇帝40歲生日)而擴建了本殿。

經過以上所述的大修建及多次小維修,在成泰帝保大帝時期及最近(1960年,1970年,1981年,1985年,1992年),太和殿發生了一些變化。古老的建築雖然有變化,但它的基本建築樣式仍保留了下來,尤其是建築結構、裝潢以及美術部份。

功能

 
太和殿內的寶座

太和殿是越南阮朝皇帝權力的象徵,宮殿與朝院是朝廷舉行重要朝儀的地方,這些儀式包括:皇帝登基、皇帝的生日、迎接重要使臣,及每月兩次(農曆初一、十五日)舉辦的大朝儀。在此之際,皇帝威嚴地坐在寶座上,只有大學士和皇親國戚才能進殿謁見。其他官員都需在大朝院(越南語Sân Đại Triều Nghi𡓏大朝儀)從正一品至從九品排隊,文官站於左邊、武將站於右邊。從正一品至從九品的位階都記在朝院的兩行石標上,官員則根據石標的位置確定自己的站立地點。

建築

 
太和殿與大朝儀院

宮殿是重檐建築,用80根格柱支撐。上裝飾龍捲雲,象徵皇帝與君臣見面,是本殿的功能。前殿與後殿以螃蟹殼結構的屋頂連接起來。後殿的屋梁結構簡單,前殿的屋梁結構則較精巧,上覆的黃琉璃瓦,分爲三層重疊目的是為了減輕屋頂重量及房子高度的幻覺。太和殿為開間9間、進深7間的建築,平面大體上為正方形。其形制與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相仿,但規模較小。該建築是由兩個單體建築組合而成的連棟式建築。建築內部,用於抬高屋檐以確保內部空間的如斗拱之類的構造並不發達[1]

太和殿的建築及裝潢,有一些特別注意的是5以及9這兩個數字。這兩個數字不但出現於本殿的內外室裝潢,而且還出現於臺階。皇帝從紫禁城大宮門越南語Đại Cung Môn大宮門?)往太和殿行走的過程中,要走上第一層的九級臺階以及第二層的五級臺階。殿前的第二拜亭(越南語Đệ nhị Bái đình)及第一拜亭(越南語Đệ nhất Bái đình)的臺階加起來等於九。站在大朝院往內看或從紫禁城往外看都會看到每座宮殿的屋簷上有9條不同姿勢的龍。內殿的寶座、寳傘(越南語bửu tán)都有裝飾9條龍。

參考文獻

引用

  1. ^ 大田省一、増田彰久. 《建築のハノイ》. 株式会社 白揚社. 2006年4月. ISBN 4-8269-0127-5.  173頁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