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影響工程

學術影響工程[1]聯合國發起的一個全球倡議,提出十項基本原則[2],包括人權、文化、可持續性和解決爭端等領域。它促使聯合國與各高等教育機構形成合力,來達成和履行此十項原則[2],它要求每個參與學術影響工程的院校每年至少要對十項基本原則[2]的其中一條體現出積極的支持的項目。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2010年11月18日在聯合國紐約總部的開幕式上的致辭提出了「慧澤/責(暫譯)(Intellectual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概念(對應於企業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截止於2010年11月17日,有93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個大學院校加入。

高等教育已經在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關鍵作用,並且可以成為世界和平的基礎, 現在學術影響工程號召全世界學術領導者、學生和教師拿出的決心和行動。學術機構通過正式同意支持學術影響工程十條原則,做出承諾使教育成為解決全球問題之引擎。


十項基本原則 [2]

學術影響工程是按照如下十項基本原則履行其支持和推進之義務:

  1. 要對聯合國憲章本身的原則承擔義務, 也就是重視通過教育以求提升和幫助實現這些義務;
  2. 要對人權承擔義務,包括知情權、言論自由權、觀點自由權等;
  3. 要對所有人,無論何種性別、種族、信仰或民族,有受教育之權利承擔義務;
  4. 要對那些渴望掌握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個人提供高等教育的機會承擔義務;
  5. 要對全球建立高等教育系統人才能力構建承擔義務;
  6. 要對通過教育鼓勵世界公民承擔義務;
  7. 要對通過教育推進和平與解決爭端承擔義務;
  8. 要對通過教育解決貧窮問題承擔義務;
  9. 要對通過教育推進可持續發展承擔義務;
  10. 要對通過教育推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對話和理解,忘卻不容忍。


學術影響工程的主管機構是公共信息署的外聯部,負責人是聯合國副秘書長赤坂清隆。此計劃對應所有承認學歷的高等教育及其相應的學院開放來接受承諾,也包括那些履行實質性職責與進行相關研究的一些機構。赤坂清隆介紹此工程的基本理論框架:

  • 增進其與聯合國和全世界其它高等院校之間的聯盟與協作。
  • 為推進聯合國指令之基本規誡,尤其是廣泛接受的千年發展目標之實現,使這些院校能夠積極承擔義務。
  • 此計劃還可以作為一個切入點,供院校提交與聯合國的指令有關的切實可行的想法和提議。
  • 推動高等教育機構在與此指令的各項目、規劃與創新活動的直接參與。[2]


院校列表

注釋

  1. ^ “学术影响工程”. [2010-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6). 
  2. ^ 2.0 2.1 2.2 2.3 2.4 “学术影响工程十项基本原则”. [2010-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0). 

外部連結

  • [1], 學術影響工程官方網站.
  • [2],聯合國開幕式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