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儦(530年代—600年代),字岐叔清河郡東武城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人,出自清河崔氏的清河大房,北齊、北周、隋朝官員。

生平

崔儦的祖父崔休是北魏青州刺史,父親崔仲文是北齊高陽郡太守,世代為顯著族姓。崔儦虛歲十六時,清河郡太守請他擔任功曹,崔儦不就任。崔儦年輕時與范陽盧思道、隴西辛德源志同道合互相友好,經常把讀書當做本職工作,依仗自己的才華和門第,輕視世人。崔儦曾在自家的門上題寫大字:「沒讀過五千卷書的人,不能進入這個屋子。」幾年之間,崔儦就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崔儦懂得寫文章,在北齊被舉薦為秀才,任員外散騎侍郎,升任殿中侍御史。不久崔儦與熊安生馬敬德等人討論五禮,同時修訂法令。不久崔儦兼任散騎侍郎,出使南陳。北齊武平三年(572年),祖珽上奏後主高緯文林館,崔儦當時任太傅行參軍,被選入文林館等待詔命、撰寫書籍[1],後歷任殿中、膳部、員外三曹郎中。崔儦和頓丘李若都在當時被人們稱許看重,當時的人說:「京師熠熠生輝的人物,是崔儦、李若。」李若經常對自己的兒子說:「盧思道和崔儦幽深端莊,是我尊重的人,你要以他們為師。」盧思道曾經與崔儦喝酒後互相調侃,崔儦說:「盧偃盧邈沒有名聲。」盧思道譏諷崔儦說:「你高祖崔靈和與曾祖崔宗伯官位低下。」北齊滅亡後,崔儦回到故鄉,在清河郡擔任功曹,冀州補授崔儦為主簿[2][3]

開皇四年(584年),崔儦被徵召擔任給事郎,不久兼任內史舍人。開皇七年四月甲戌(587年6月11日),崔儦兼任通直散騎侍郎,與兼任散騎常侍楊同一起出使南陳[4],返回後被授任員外散騎侍郎。越國公楊素當時地位尊貴受到寵信,楊素看重崔儦的門第,為兒子楊玄縱娶崔儦女兒為妻,聘禮非常豐厚。開始迎接新娘的時候,公卿滿座,楊素命令人用令馬匹去迎接崔儦,崔儦故意穿戴破爛的衣帽,騎著毛驢前來。楊素推讓崔儦坐上座,崔儦有輕視楊素的神色,禮節非常傲慢,言語又不恭順。楊素憤怒的拂衣而起,竟然離開座位。幾天後,崔儦才來道歉,楊素如當初一樣對待他。隋文帝楊堅下詔授任崔儦易州刺史,有人說崔儦不適合,於是追回不授,崔儦對人說:「易州刺史何必勝過道義。」仁壽年間,崔儦在京城去世,虛歲七十二[5][6][7]

其他

有一次,崔儦對魏彥淵說:「我不擅長書法,寫不好這個『儦』字。」魏彥淵說:「正應當拉長單人旁的腳,斜飄鹿尾四點就可以寫好這個『儦』字了。」[8]

有一次衛尉卿京兆杜台卿與中兵參軍清河崔儦玩握塑,雙方說好投擲十子只賭一隻野雞。盧思道在一旁說:「遮住成都,只需一隻野雞!」崔儦有一次和盧思道說:「昨夜雷聲特別大,可是我睡著一點也不知道。」盧思道戲謔地說:「這樣大的雷聲,也沒有使你這個冬眠的蟲豸甦醒!」[9]

家族

父母

兄弟姐妹

子女

參考資料

  1. ^ 《北史·卷八十三·列傳第七十一》:三年,祖珽奏立文林館,於是更召引文學士,謂之待詔文林館焉。珽又奏撰御覽,詔珽及特進魏收、太子太師徐之才、中書令崔劼、散騎常侍張雕、中書監陽休之監撰。珽等奏追通直散騎侍郎韋道遜、陸乂、太子舍人王劭、衛尉丞李孝基、殿中侍御史魏澹、中散大夫劉仲威、袁奭、國子博士朱才、奉車都尉眭道閒、考功郎中崔子樞、左外兵郎薛道衡、並省主客郎中盧思道、司空東閣祭酒崔德立、太傅行參軍崔儦、太學博士諸葛漢、奉朝請鄭公超、殿中侍御史鄭子信等入館撰書,並敕放、愨、之推等同入撰例。復命散騎常侍封孝琰、前樂陵太守鄭元禮、衛尉少卿杜台卿、通直散騎常侍楊訓、前南兗州長史羊肅、通直散騎侍郎馬元熙、並省三公郎中劉珉、開府行參軍李師上、溫君悠入館,亦令撰書。後復命特進崔季舒、前仁州刺史劉逖、散騎常侍李孝貞、中書侍郎李德林續入待詔。尋又詔諸人各舉所知,又有前濟州長史李翥、前廣武太守魏騫、前西兗州司馬蕭溉、前幽州長史陸仁惠、鄭州司馬江旰、前通直散騎侍郎辛德源、陸開明、通直郎封孝騫、太尉掾張德沖、並省右戶郎元行恭、司徒戶曹參軍古道子、前司空功曹參軍劉顗、獲嘉令崔德儒、給事中李元楷、晉州中從事陽師孝、太尉中兵參軍劉儒行、司空祭酒陽辟疆、司空士曹參軍盧公順、司空中兵參軍周子深、開府行參軍王友伯、崔君洽、魏師謇併入館待詔。又敕僕射段孝言亦入焉。
  2. ^ 《隋書·卷七十六·列傳第四十一》:崔儦字岐叔,清河武城人也。祖休,魏青州刺史。父仲文,齊高陽太守。世為著姓。儦年十六,太守請為功曹,不就。少與范陽盧思道、隴西辛德源同志友善。每以讀書為務,負恃才地,忽略世人。大署其戶曰:「不讀五千卷書者,無得入此室。」數年之間,遂博覽群言,多所通涉。解屬文,在齊舉秀才,為員外散騎侍郎,遷殿中侍御史。尋與熊安生、馬敬德等議五禮,兼修律令。尋兼散騎侍郎,聘於陳。使還,待詔文林館。歷殿中、膳部、員外三曹郎中。儦與頓丘李若俱見稱重,時人為之語曰:「京師灼灼,崔儦、李若。」齊亡,歸鄉里,仕郡為功曹,州補主簿。
  3. ^ 《北史·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儦字岐叔。少與范陽盧思道、隴西辛德源同志友善。每以讀書為務,負恃才地,大署其戶曰:「不讀五千卷書者,無得入此室。」初舉秀才,為員外散騎侍郎。遷殿中侍御史,與熊安生、馬敬德等議五禮,兼修律令。尋兼散騎侍郎,使陳。還,待詔文林館。歷尚書郎。與頓丘李若俱見稱重,時人語曰:「京師灼灼,崔儦、李若。」若每謂其子曰:「盧思道、崔儦,杳然崖岸,吾所重也,汝其師之。」思道與儦嘗酒後相調,儦曰:「偃貌無聞。」思道譏儦云:「高曾官薄。」齊亡,歸鄉。仕郡為功曹,補主簿。
  4. ^ 《隋書·卷一·帝紀第一》:甲戌,遣兼散騎常侍楊同、兼通直散騎常侍崔儦使於陳。
  5. ^ 《隋書·卷七十六·列傳第四十一》:開皇四年,徵授給事郎,尋兼內史舍人。後數年,兼通直散騎侍郎,聘於陳,還授員外散騎侍郎。越國公楊素時方貴倖,重儦門地,為子玄縱娶其女為妻。聘禮甚厚。親迎之始,公卿滿座,素令騎迎儦,儦故敝其衣冠,騎驢而至。素推令上座,儦有輕素之色,禮甚倨,言又不遜。素忿然拂衣而起,竟罷座。後數日,儦方來謝,素待之如初。仁壽中,卒於京師,時年七十二。子世濟。
  6. ^ 《北史·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隋開皇四年,徵授給事郎,兼內史舍人。後兼通直散騎侍郎,聘陳。還,授員外散騎侍郎。以聾,常得無事,一醉輒八日。越國公楊素時方貴幸,重儦門地,為子玄縱娶其女為妻,聘禮甚厚。親迎之始,公卿滿坐,素令騎迎之,儦弊衣冠騎驢而至。素推令上坐,儦禮甚倨,言又不遜,素忿然拂衣而起,竟罷坐。後數日,儦方來謝,素待之如初。詔授易州刺史,或言其未合,乃追停。儦語人曰:「易州刺史何必勝道義。」仁壽中,卒於京師。子世濟。
  7. ^ 《北齊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五》:子偃,武平中,歷太子洗馬、尚書郎。偃弟儦,學識有才思,風調甚高。武平中,琅琊王大司馬中兵參軍。參定五禮,待詔文林館。隋仁壽中,卒於通直散騎常侍。
  8. ^ 《太平廣記·卷第二百四十七·詼諧三》:又崔儦謂彥淵曰:「我拙於書,不能'儦'字使好。」彥淵曰:「正可長牽人腳,斜飄鹿尾,即好。」彥淵,司農卿李昌之子。
  9. ^ 《太平廣記·卷第二百四十七·詼諧三》:又衛尉卿京兆杜台卿,共中兵參軍清河崔儦握塑,十子成都,止賭一雉。盧思道曰:「翳成都,不過一雉。」儦又謂思道曰:「昨夜大雷,吾睡不覺。」思道曰:「如此震雷,不能動蟄。」
  10. ^ 《魏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七》:休少而謙退,事母孝謹。及為尚書,子仲文納丞相雍第二女,女妻領軍元叉長庶子祕書郎稚舒,挾恃二家,志氣微改,內有自得之心,外則陵藉同列。
  11. ^ 《北史·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休少而謙退,事母孝謹。及為尚書,子仲文娶丞相高陽王雍女,女適領軍元叉庶長子舒,挾恃二家,志氣微改,陵藉同列。
  12. ^ 賈振林編著. 《文化安丰》. 鄭州: 大象出版社. 2011年11月: 281–282. ISBN 978-7-5347-6898-9 (中文(簡體)). 
  13. ^ 《隋書·卷八十·列傳第四十五》:趙元楷妻者,清河崔氏之女也。父儦,在文學傳。

延伸閱讀

[]

 隋書·卷76》,出自魏徵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