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政治哲學

伊曼紐爾·康德的政治哲學主張古典共和主義[1]《論永久和平》(1795年)中,康德列出了他認為結束戰爭和創造持久和平所必需的幾個條件,包括通過建立政治共同體,實現一個憲政共和國的世界。[2]他的古典共和主義理論在《道德形上學》的第一部分《權利論》(1797年)中得到了擴展。[3]20世紀末,康德的政治哲學在英語國家經歷了一次非凡的復興,幾年間的主要研究比之前幾十年都要多。[4]

概論

康德對政治哲學和法哲學的最重要貢獻是法治國學說。根據這一學說,國家的權力受到限制,以保護公民免受任意行使權力。法治國是歐洲大陸法律思想中的一個概念,最初是從德國法理學中借用而來的,是一個「憲政國家」,其中政府權力的行使受到法律的約束,[5]並且通常與英美語境中的法治概念聯繫在一起。康德的政治哲學被描述為自由主義的,因為它假定基於社會契約作為一種規範性問題對國家進行限制。[6]

法治國中,公民共享基於法律的公民自由,他們可以使用法院。 一個國家如果不首先成為法治國,就不可能成為自由民主國家。德國作家通常將康德的理論放在他們對法治國運動的描述的開頭。[7]「憲政國家」意義下的法治國是在18世紀末美國和法國通過憲法後,伊曼紐爾·康德的最新著作中引入的。康德的方法是基於一個國家成文憲法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這種至高無上的權力必須為他的中心思想的實施創造保障:永久和平的生活是人民幸福和繁榮的基本條件。康德的學說立足於憲政和立憲政府。康德闡述了憲政的主要問題,「一個國家的憲法最終是基於其公民的道德,而公民的道德又是基於該憲法的善良。」

法治國概念基於伊曼努爾·康德發現的思想,例如,他在《道德形上學基礎》中說[8]

建立普遍和永久的和平生活的任務不僅是法律理論框架內的一部分純粹理性,而本質上是一個絕對的和最終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一個國家必須成為大量人民的共同體,他們的財產權由共同憲法保障,他們的生活得到立法保障。這個至高無上地位的憲法……必須先驗地從考慮在公法的保護下實現最公正和公平的人民生活的絕對理想的考量中得出。

德文語境中,法治國的概念出現在Robert von Mohl的著作Die deutsche Polizeiwissenschaft nach den Grundsätzen des Rechtsstaates(「根據憲政國家原則的德國警察科學」,1832-1834年),並與貴族警察國家相對。

康德反對「民主」。在那個時代,民主意味著直接民主。康德認為多數統治對個人自由構成威脅。他說[9]

民主,恰當地說,必然是一種專制,因為它建立了一種行政權力,在這種權力中,『所有人』(all)決定贊成甚至反對不同意的人;也就是說,『所有人』,並非『所有的人』來決定,這是普遍意志與其自身和與自由的矛盾。

和當時的大多數作家一樣,他區分了三種政府形式:民主制、貴族制和君主制,其中混合政府是最理想的政府形式。

康德政治哲學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他堅信大學應該是創造性衝突的典範:哲學家在大學中的角色應該是「警察式」的高級院系(在他那個時代是神學、法律和醫學),確保其他學科教導符合理性原則。同樣,只有當統治者定期諮詢哲學家時,才能實現社會永久和平的目標。[10]

參考資料

  1. ^ Kant’s Principles of Politics, including his essay on Perpetual Peace. A Contribu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ranslation by W. Hastie, Edinburgh: Clark, 1891.
  2. ^ Kant, Immanuel. Perpetual Peace. Trans. Lewis White Beck (377). For a summary and
  3. ^ Manfred Riedel Between Tradition and Revolution: The Hegelian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Cambridge 1984
  4. ^ Smith, A. Anthony. Kant's Political Philosophy: Rechtsstaat or Council Democracy?. The Review of Politics. 1985-04-01, 47 (2): 253–280. JSTOR 1406673. doi:10.1017/s003467050003672x. 
  5. ^ Carl Schmitt,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ch. 7; Crisis of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6. ^ • Gerald Gaus and Shane D. Courtland, 2011, "Liberalis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Immanuel Kant, ([1797]).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Part 1), Bobbs-Merrill.
  7. ^ Friedrich Hayek,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8. ^ Immanuel Kant, in 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edited by Leo Strauss and Joseph Cropse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 1987
  9. ^ Kant, Immanuel. Perpetual Peace. Trans. Lewis White Beck (352).
  10. ^ For an explanation and defense of these two aspects of Kant's political theory, see Stephen Palmquist's essays: "Kant's Ideal of the University as a Model for World Pea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Paper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wo Hundred Years after Kant (Tehran, Iran: Allame Tabataba'i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207-222; and "The Philosopher as a 'Secret Agent' for Peace: Taking Seriously Kant's Revival of the 'Old Ques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Valerio Rohden, Ricardo R. Terra and Guido A. de Almeida (eds.), Recht und Frieden in der Philosophie Kants, vol. 4 of Akten des X. Internationalen Kant-Kongresses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2008), pp.6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