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庫堯

康拉德·庫堯(Konrad Paul Kujau,1938年6月27日—2000年9月12日)是德國一位插畫家偽造文書者。1983年,他把自己偽造的希特勒日記英語Hitler Diaries以250萬德國馬克的價格賣給一記者,那記者又轉手賣給亮點雜誌,這次的成交價是930萬馬克,記者淨賺680萬馬克。偽造勾當敗露後,庫堯被判處四年半監禁。

康拉德·庫堯
Konrad Kujau in 1992
1992年的康拉德·庫堯
出生Konrad Paul Kujau
(1938-06-27)1938年6月27日
納粹德國勒包
逝世2000年9月12日(2000歲—09—12)(62歲)
德國斯圖加特
國籍德國
網站kujau-archiv.de

生平

早年生活

庫堯出生在納粹德國城市勒包,其父理察·庫堯(Richard Kujau)是個鞋匠,與妻子共育有五個孩子,夫妻二人都在1933年加入了納粹黨。庫堯在持續不斷的貧瘠中度過了童年,其母曾被迫暫時將孩子們送進孤兒院。少年庫堯在成長過程中一直篤信納粹思想,崇拜阿道夫·希特勒;1945年德國戰敗,阿道夫·希特勒自殺,但這也沒淡化他對納粹事業的熱情。1957年之前,他一直在從事一系列低技術工作,就在這一年,當他在勒包的青年俱樂部當服務員時,警方發出了一份逮捕令,說他與一麥克風盜竊案有牽連。當年6月,他逃到了西德城市斯圖加特,在漂泊生活中一邊從事低技術工作,一邊干小偷小摸的勾當。1959年,庫堯因盜竊菸草而被罰款80馬克;1960年,他又在闖入儲藏室盜竊干邑白蘭地時被抓了個現行,入獄九個月;1961年,他又因盜竊五箱水果而入獄更長時間。6個月後,在酒吧擔任廚師期間,庫堯與雇主打了起來,之後又遭逮捕[1]

1961年,庫堯與酒吧同事、服務員Edith Lieblang開始戀愛。二人搬到普洛興根後開了一家跳舞吧(Dance bar),賺了些小錢。庫堯從此時開始給自己編造背景,跟別人說自己的真名是彼得·費舍爾(Peter Fischer),把自己的生日改了兩年,把在東德的經歷也改了。至1963年,跳舞吧開始面臨經濟困難,二人搬回了斯圖加特,庫堯再度找了份服務員工作。他也是在此時開始了偽造生涯,他當時就偽造了價值27馬克的午餐券(luncheon voucher);被抓後,他在監獄裡被關了5天。出獄後,他和妻子開辦了Lieblang清潔公司,但依舊沒能帶來多少收入。1968年3月,警方在例行檢查庫堯的住所時發現庫堯一直在使用假身份,他向警方提供的姓名、住址以及出生日期都與他身上帶的證件不符。在警局,庫堯又編造了第三套身份細節,也給自己使用假身份編了個理由;但警方經指紋檢查確認了庫堯的真實身份。他被關進了斯圖加特的斯坦海姆監獄英語Stammheim Prison

庫堯於1960年代末出獄後,他和妻子的清潔公司已經賺到了足夠的錢,二人便在斯圖加特附近的Schmieden買了一套公寓。庫堯在1970年回東德探親時發現很多當地人都藏匿著納粹紀念品,這違反了東德政府的法律。庫堯看到了商機,於是他從東德的黑市低價購進材料,之後在對納粹紀念品需求愈發增多的西德加價出售。斯圖加特收藏者們給出的價錢最高能達到庫堯進價的十倍。這種買賣在東德是違法行為,東德官方亦禁止出口被其視為文化遺產的物品。庫堯夫婦都曾落網,但只是一人一次,沒有被一同抓獲,作為懲戒,他們的走私貨都被沒收了[2]

庫堯從東德走私出來的物品中還有武器,他自己也偶爾會攜帶一把手槍,有時在附近的田地里射擊,有時在當地酒吧里射擊空瓶。1973年2月的一晚,醉酒的庫堯端著一挺已子彈上膛的機槍與一男子對峙,因為他覺得那人一直在扎清潔公司貨車的輪胎。那人撒腿就跑了,庫堯追錯了,闖進了另一間屋子,驚嚇到了一位妓女。被妓女的尖叫引來的警察逮捕了庫堯。警方在搜查庫堯公寓時找到了5把手槍、一挺機槍、一支霰彈槍以及3支步槍。庫堯在表達歉意後被罰款[3]

1974年,他開了一家商店,把自己的那些納粹紀念品都放了進去。到了夜裡,商店就會變成庫堯與朋友和收藏者飲酒聚會的地方,這些人中就有住在美國的沃爾夫岡·舒爾策(Wolfgang Schulze),他成了庫堯在美國的代理人。很快,庫堯為給店內商品提價而開始偽造配套的鑑定證書,他為手裡一頂原本只值幾馬克的一戰德軍鋼盔偽造了希特勒的親筆記錄,說希特勒本人曾在1914年10月末於第一次伊珀爾戰役中戴過它,從而大幅抬高了價格。除了模仿希特勒筆跡外,他還模仿馬丁·鮑曼魯道夫·赫斯海因里希·希姆萊赫爾曼·戈林以及約瑟夫·戈培爾的筆跡偽造文件。儘管庫堯模仿的筆跡尚可,但贗品其餘部分則只能用粗糙來形容。很多時候,庫堯偽造的文件上的詞彙拼寫以及語法都不準確,尤其是在他偽造英語文件時,比如《慕尼黑協定》就是其中一例。[4]

至1970年代中後期,庫堯開始發揮自己的業餘藝術家特長,轉而繪製畫作,之後說是希特勒的原作,後者在青年時代也曾是個業餘藝術家。在為自己的偽作找到市場後,庫堯開始繪製買主們感興趣的題材,比如卡通、裸體以及戰鬥中的軍人——希特勒從未畫過,亦不會去畫的主題。庫堯經常會給這些偽作再配上自己偽造的希特勒本人寫下的小字條。庫堯通過偽造畫作獲利不菲。被問及獲取紀念品的渠道時,他就編造出幾個東德的供貨人,包括前納粹將軍、被他賄賂的博物館館長,以及他在國家人民軍里當上將軍的兄弟[5]

在偽造的希特勒親筆字條成功騙過了買家們後,庫堯的胃口變大了,他還特意手抄了《我的奮鬥》全兩卷的文字,雖然原稿都是打字機打出來的。庫堯還編造了《我的奮鬥》「第三卷」的序言。接著,他把這些手稿賣給了一位常客,納粹紀念品收集者弗里茨·斯蒂費爾 (Fritz Stiefel)。庫堯還曾偽造過一系列所謂的希特勒戰時詩作,但成品顯得過於外行,他自己後來承認,「就連14歲的收藏者都能認出那些是假的」。1980年,部分偽造詩作得到了出版,結果有位史學家指出,其中一首詩不可能是希特勒所作,因為那是德國詩人赫里伯特·門澤爾英語Herybert Menzel寫的[6]

希特勒日記

人們並不知曉庫堯何時偽造了第一本希特勒日記。弗里茨·斯蒂費爾說庫堯於1975年把一本希特勒日記借給了自己。沃爾夫岡·舒爾策則說第一本偽造於1976年,而庫堯則說自己是從1978年開始偽造希特勒日記的。他從東柏林低價購入一批筆記本,在封皮上貼上金色的兩個字母「FH」(而非希特勒的姓名縮寫AH);這些字母貼花是他從百貨公司買來的,材質為塑料,原產地為香港。為了讓偽作看起來更真實,庫堯把一份原版黨衛隊文件上的黑絲帶用德軍蠟封固定在了封皮上。墨水方面,他買了兩瓶百利金的產品,一瓶黑色,一瓶藍色,之後將兩瓶墨水加水混合在一起,以便在用自己買的廉價鋼筆書寫時更順暢些。庫堯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用鋼筆練習書寫老德語哥特體,而這是希特勒曾經使用的字體。庫堯把成品展示給弗里茨·斯蒂費爾,後者表示想要買下來,但庫堯卻拒絕出售,弗里茨·斯蒂費爾則請求他將日記借給自己,庫堯同意[7]

庫堯於1978年將第一本偽造的希特勒日記賣給了一位收藏家。1980年,記者格爾德·海德曼英語Gerd Heidemann在聽聞消息後聯繫了庫堯。庫堯告訴他,那些日記是自己在東德軍隊裡當將軍的兄弟的東西。海德曼表示想從庫堯手中買下庫堯聲稱的希特勒日記。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庫堯又偽造了61卷日記,並以250萬馬克的售價全部賣給海德曼。海德曼則從自己在亮點雜誌的雇主那裡得到了900萬馬克報酬。1983年,日記剛出版就被識破,海德曼和庫堯均遭逮捕。1984年8月,庫堯因偽造罪而被判四年半監禁,與其同謀的妻子Lieblang也獲刑一年。次年,海德曼因詐騙罪而亦被判處四年半徒刑[8][9]

庫堯在被關了3年後就出獄了,他以「偽造專家」的身份上了電視,並做起了售賣「真品庫堯偽作」的生意,出售自己模仿各個藝術家風格而創作的贗品。1996年,庫堯參選斯圖加特市長,最終得票901張。2000年,庫堯因癌症病逝[10][11]

2006年,有個自稱是庫堯侄孫女的名叫佩特拉·庫堯(Petra Kujau)的人因售賣「假偽作」(在產自亞洲的廉價贗品上偽造康拉德·庫堯簽名)而遭到指控[12]

參考文獻

  1. ^ Harris 1991,第106頁.
  2. ^ Harris 1991,第109頁.
  3. ^ Harris 1991,第110頁.
  4. ^ Harris 1991,第112頁.
  5. ^ Hamilton 1991,第11, 13–15頁.
  6. ^ Hamilton 1991,第17–18頁.
  7. ^ Hamilton 1991,第19–20頁.
  8. ^ 1983: 'Hitler diaries' published.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 (倫敦: 英國廣播公司). [10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1). 
  9. ^ Harris, Robert. Selling Hitler . London: 費伯出版社. 1986. ISBN 0-571-14726-7. 
  10. ^ Obituary: Konrad Kujau. 經濟學人. 21 September 2000 [10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7). 
  11. ^ Konrad Kujau. kujau-archiv.de. 2010 [10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8). 
  12. ^ Connolly, Kate. Art dealer convicted of forging forger's forgeries. 衛報 (倫敦: 衛報媒體集團). 10 September 2010 [10 September 2012]. ISSN 0261-3077. OCLC 606238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