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澤尊王

閩南及臺灣民間信仰神祇

廣澤尊王閩南語Kóng-te̍k Chun-ông),又稱保安廣澤尊王郭聖王翹腳仔神聖王公、相王公、錢太保,本名郭忠福,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一位神明,具有翹右腿、垂左腿的獨特形象。廣澤尊王生前是五代時期福建南安的一位牧童,蛻化成神,之後屢屢顯靈,成為南安當地的鄉土守護神,其信仰更從南安擴及整個閩南,又隨著移民遷徙而傳播到台灣香港東南亞等地,頗具影響力。光緒年間編撰的《鳳山寺志略》和《郭山廟志》對廣澤尊王進行了詳細的記載。

廣澤尊王信仰(南安)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省泉州南安市
分類民俗
序號4-46
登錄2011年
廣澤尊王
正體字 廣澤尊王
簡化字 广泽尊王
其他稱呼
保安廣澤尊王
正體字
簡化字 广
郭聖王
正體字
簡化字

生平

 
陶製廣澤尊王神像

廣澤尊王本名郭忠福福建泉州南安人,生於後唐同光年間,誕辰為二月廿二,全家世代居住於郭山腳下。[1]郭忠福從小就十分孝順。他在清溪(今泉州安溪)為楊家放羊,會突然思念雙親,便跑回南安家中侍奉父母。父親去世後,因為家中貧困,沒錢買地安葬,所以郭忠福放羊時總是非常傷心。一位堪輿師覺得他很孝順,便向他指出一塊吉地。郭忠福便向楊家老人求告,將父親安葬在那裡,之後就回到老家,專心侍奉母親。[2]

又有民間傳說,郭忠福父親早逝後,母親在楊家當傭人,郭忠福則為楊家放羊。楊家請堪輿師(一說名為崔芸)來選擇墓地位置,卻不小心怠慢了堪輿師。而郭忠福母親對待堪輿師十分恭敬,於是堪輿師問她,丈夫是否已經安葬,得知還沒有後,又問她,想要後代做「一朝天子」,還是享受「萬代封侯」,母親選擇了後者。堪輿師便告訴她:羊圈底下就是風水絕佳的葬處(羊棚蜈蚣穴),你把丈夫的遺骨碾碎,明天早上給我送早飯時,你趁機把骨灰撒到羊圈裡,然後帶著兒子離開,看到有和尚戴著做的斗笠騎著人,就停下來。郭忠福與母親離開楊家後,路遇大雨,看到有僧侶用銅鈸放在頭上擋雨,有牧童躲在牛肚子底下避雨,便選在那裡居住。[3]

到十六歲那年,有天,郭忠福突然帶著葫蘆、手持佛經,登上郭山山頂,坐在古藤樹上,玩伴抬頭看郭忠福雙腳盤坐、面色通紅,向前問郭忠福:「你面有難色且面色通紅,一切安好?」郭忠福則令玩伴快快去通知其母,郭母趕來時,伸手拉他的左腿,因此後來塑像的人們都將他的形象塑造為右腿盤起、左腿下垂的樣子。[4][5]

聖誕千秋在農曆二月廿二日、得道紀念日在農曆八月廿二日

顯靈和敕封

郭忠福蛻化升天後,便時常在夢中顯靈,於是鄉人就在郭山上為他建立了將軍[6]

宋代建炎四年,有湯姓土匪率眾四處劫掠,逼近鄉里。一天下大雨,河水上漲,郭將軍顯靈,身穿白衣、騎白馬,誘導匪賊渡河,結果許多人溺死,鄉里因此得以保全。紹興年間,有鄉人到行都臨安去,隨身攜帶著供奉郭將軍的。恰逢皇宮失火,郭將軍顯靈,揮動白色的旗幟,將火熄滅。因此,南宋官方對其進行敕封。[7]

宋代時,郭將軍獲敕封三次,有三份敕書留傳,但都在明代亂入侵中毀於火災[8][9]有準確紀錄的是《宋會要輯稿》中所收錄的,紹興年間,先獲賜廟額「威鎮」,後獲封忠應侯[10]根據史料和宋代敕封典制,三次敕封後的封號較可能為忠應孚惠廣澤侯[a],而威鎮忠應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廣澤尊王很可能是民間的私諡。[12]:12-13

清代,廣澤尊王開始更加頻繁地顯靈。咸豐三年,廈門同安等地有小刀會起事,波及南安,當地官紳受廣澤尊王託夢傳授機宜,順利平事。同年,林俊領導紅線會起事,攻入永春州城,這時城北山上忽然出現大量兵士和郭姓軍旗,城內官兵見到後士氣高漲,很快收復城池。同治七年,謝險在永春德化交界一帶準備起事,地方官員始終捉不到人,於是上郭山禱告,很快就將其逮捕。同治九年,廣澤尊王因以上「御災捍患」事例,加封「保安」二字,全稱威鎮忠應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廣澤尊王[13]

家庭

妙應仙妃 

據說,郭忠福生前,有一位黃姓女子許嫁給他。郭忠福蛻化升天後,有一天黃姓女子走進郭將軍廟中,忽然仙逝。鄉民於是為她塑像祭祀,後獲封為妙應仙妃。[14][15]

十三太保/十三聖王

十三太保/十三聖王,在台灣的說法是保安廣澤尊王與妙應仙妃的十三個兒子,或是尊王的分身。

神儲說

據傳廣澤尊王與妙應仙妃結婚後,每當夜裡傳出嬰兒哭泣聲,隔天就會看見地上的鋪石如婦人懷胎般的隆起,於是廟祝採石塑像,稱為太保,造形採取廣澤尊王之形貌,在《鳳山寺志略》與《郭山廟志》[b]中均有記載:「鄉人夜間,每聞廟中呱泣聲,比明入視,得泥堆,遂塑像為神之儲,至今凡十三太子,散處崇祀,威鎮廟所奉為長男,自宋己然。」[16]

分身說

泉州南安祖廟的說法則傾向於太保應為廣澤尊王的分靈,如第一個分靈出去的,稱為大太保/大聖王,以此類推至十三太保/十三聖王,分鎮於南安各地。

綜上所述,廣澤尊王十三太保/十三聖王在台灣的信仰非常廣泛,太保基本上等同廣澤尊王,而外型亦與郭聖王如出一轍。

侍從

廣澤尊王的部將有崇德尊侯、顯佑尊侯、黃太尉、陳欽差、持劍童子、捧印童子、舍人公。 [17] [18]

傳播

 
新加坡水廊頭鳳山寺
 
泰國普吉府網寮鳳山寺
 
香港廣澤尊王王慈善會在舉辦活動

廣澤尊王信仰始於福建泉州南安。2011年,南安「廣澤尊王信俗」進入福建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

清代,由於廣澤尊王在泉州禳除瘟疫鼠疫,其信仰逐漸擴大到閩南各地。[20]而隨著南安閩南各地移民旅居海外,廣澤尊王信仰也隨之風行,台灣新加坡砂拉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美國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都有供奉廣澤尊王的廟宇。[21]

台灣閩南移民眾多,廣澤尊王信仰相當興盛,尤其集中在泉州籍移民較多的地區,知名廟宇如詩山鳳山寺屏東萬巒保王府臺南五條港南勢街西羅殿臺南六合境柱仔行全臺開基永華宮鹿港德興街鳳山寺高雄蚵仔寮通安宮雲林土庫鳳山寺等,其中台南市為全台廣澤尊王信仰最密集的地區。[22]:28-29新加坡鳳山寺始建於道光丙申年(1836年),1907年遷至現址,為新加坡國家紀念古蹟英語List of national monuments of Singapore保留建築物,其規制完全模仿南安詩山鳳山寺。[23][24]香港北角的開元禪寺供奉廣澤尊王,每年農曆二月廿二舉辦神誕活動,並以「廣澤尊王誕」之名入選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25]

廣澤尊王信仰在移民社會中起到了團結社會網絡和連結海內外華人社區的作用。廣澤尊王廟不僅是宗教場所,也是福利中心,為泉州南安移民和其他華人群體提供經濟援助、喪葬費用、醫療甚至教育服務。中國大陸與海外華人社區通過廣澤尊王信仰網絡進行跨地區的交流,在謁祖進香的同時,知識、財富等資源也一同流動,移民和故土之間的感情由此得以維系。如新加坡水廊頭鳳山寺曾是當地南安裔華人唯一的公共機關,行使著會館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則成為當地南安裔華人「抗日愛國」募捐活動的基地。[26][27][21]

廟宇

茲舉下列具地方歷史性質、主祀廣澤尊王之廟宇:

中國

香港

台灣

泰國

新加坡

馬來西亞

全馬總共有122間奉祀廣澤尊王為主神的廟宇。

參見

備註

  1. ^ 楊浚, 鳳山寺志略·卷三·志乘,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八閩通志雲……紹興間賜今額,累封廣澤孚惠忠應侯。閩書雲……其後累加威鎮忠應孚惠廣澤八字。 宋代敕封典制[11],每次只增加兩字在後,《八閩通志》所記順序不合,《閩書》誤加廟額「威鎮」於爵號上。
  2. ^ 清光緒丁酉秋刊《郭山廟志》版藏詩山書院記載:考王之分廟始於龍山宮及安溪威鎮廟:一為發祥建,一為瞻塋建。關係非輕,故詳著於廟宇。其餘諸廟雖非若二廟之重,然香火所萃,即靈應所證,不可無以紀之。因就所聞,謹錄如左:一在本邑十一都巨門鄉鰲峰宮距郭廟三里許;一在本邑十一都溪頭鄉溪頭宮距郭廟三里許;一在本邑十一都殿坂鄉景福社距郭廟三里許;一在本邑十一都大廷鄉壽山宮距郭廟八里許;一在本邑十一都宮下鄉澳頭宮距郭廟十里許;一在本邑十一都溪東鄉溪東宮距郭廟八里許;一在本邑十二都山兜鄉銘鏡堂距郭廟六里許;一在本邑十二都坑柄鄉坑柄宮距郭廟四里許;一在本邑十二都羅埔鄉駐龍宮距郭廟九里許;一在本邑十二都古宅鄉行祠宮距郭廟十里許;一在本邑十三都仙境鄉永安堂距郭廟七里許;以上諸廟與龍山宮、河內廟世所稱為十三行祠也。

參考來源

  1. ^ 戴鳳儀, 郭山庙志·卷二·保安廣澤尊王傳,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王,閩之南安人,郭其姓,忠福其名。……王世居泉之南邑十二都郭山下,山以姓得名。祖父多隱德。母感異夢而娠,誕辰八月二十二日。 
  2. ^ 戴鳳儀, 郭山庙志·卷二·保安廣澤尊王傳,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王生有孝德,氣度異人,嘗牧於清溪楊長者家,晨昏之思,忽起馳歸,侍奉依依如也。父薨,艱於葬地,王憂心惸惸,雖就牧,猶潸然淚下。一形家鑒其孝,指長者山而告曰,穵此大吉。王然之,稽顙謝籲。求長者而塋之,竣迺歸郭山下而奉母以終身焉。 
  3. ^ 楊浚, 鳳山寺志略·卷一·附錄,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世傳神母傭食楊長者家,神隨之,為牧羊(或雲牧牛)。長者延地師擇吉穴,家人誤以墜廁之羊具饌,師恚其不潔,母伺師盥漱甚虔,日為澣衣。師問母曰,而夫得佳城否,答以餬口不遑,安能及此,然時以為憂。師曰,爾欲一朝天子耶,抑萬代血食耶,母願其次。遂指以若見所牧之羊圈下(或曰牛圈)即正穴。爾碾夫骸,明晨雜沫湯進,傾骸灰於圈地,速挈兒遁,予亦從此逝。爾母子逃數武,遇僧戴銅笠,牛倒騎兒,是即故居,可駐足焉。值大雨,一僧以銅鈸覆首,有牧童避淋於牛腹,母曰,是吾居也。 
  4. ^ 楊浚, 鳳山寺志略·卷三·志乘,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閩書雲,郭山有威鎮廟,神姓郭,世居山下……年十歲時,忽取甕酒牽牛登山,明日坐絕頂古藤上,垂足而逝,酒盡於器,牛存其骨。 
  5. ^ 戴鳳儀, 郭山庙志·卷二·保安廣澤尊王傳,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後晉天福間,王年十六,忽牽牛登山,翼日坐古藤上而逝。母至,攀其左足,塑像者因塑其左足下垂。 
  6. ^ 楊浚, 鳳山寺志略·卷一·附錄,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偽閩通文中,見夢於鄉,為立廟曰將軍廟。 
  7. ^ 戴鳳儀, 郭山庙志·卷二·保安廣澤尊王傳,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宋建炎四年,湯寇勍逼近境,民欲遁,卜於王,弗許。一日大雨溪漲,寇不能渡,王衣白衣,乘白馬,誘之淺涉,黠者多溺死,邑賴以全。紹興間,里人吳惪奉王香火入京,值宋宮火,王麾以白旗,火遽熄。故有侯爵廟額之錫。 
  8. ^ 楊浚, 鳳山寺志略·卷二·傳略,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累加徽號,敕凡三軸……明嘉靖辛壬之歲,島倭擾及詩山……火其廟……三敕亦裂棄無存。 
  9. ^ 戴鳳儀, 郭山庙志·卷三·附歷代封爵考,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總之,碻有三錫之典,鄉先正所謂勅凡三也……明季,東倭蹂躪,焫王廟,劫居民,三勅遂蝕於兵燹。 
  10. ^ 宋会要辑稿·第二十册·礼二十·诸神祠,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郭將軍祠。在泉州府南安縣。紹興六年十一月,賜廟額威鎮。十三年十二月,封忠應侯。 
  11. ^ 宋史·志第五十八·礼八, [2019-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自今諸神祠無爵號者賜廟額,已賜額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生有爵位者從其本封。……其封號者初二字,再加四字。 
  12. ^ 陳蓉. 广泽尊王信仰研究 (宗教學碩士論文). 福建師範大學. 2008. 
  13. ^ 翁學本, 鳳山寺志略·卷三·藝文上·奏請加封記,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咸豐三年,廈門同安等處,會匪滋事,蔓延南安,官紳夢神,指授機宜,集勇會合官軍勦捕,賊遂以平。是年四月,土匪林俊,糾黨由德化竄入永春州城,危急之際,忽見城北大鵬山上,兵甲林立,內有郭姓旗幟,士卒見之,奮勇攻擊,斬馘無數,賊逆敗遁,收復城池。同治六年,土匪謝險,復潛至永春德化交界處所,勾結匪類,復圖起事,地方官搜捕未獲,禱於郭山,謝險旋即在省城南臺地方,就擒正法……於同治九年四月十四日奏,奉旨依議。欽此,禮部鈔錄原奏,移文會內閣典籍廳,撰擬封號字樣,奉旨加封保安。 
  14. ^ 戴鳳儀, 郭山庙志·卷二·保安廣澤尊王傳,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尊妃氏黃,號懿德……或曰妃少字於王。王薨後,妃一旦入廟而逝,里人因塑像並祀之。或曰妃在宋紹興間曾勅封妙應仙妃,年代既湮,勅書亦燬,姑弗深考。 
  15. ^ 楊浚, 鳳山寺志略·卷二·傳略,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神配曰黃氏,號懿德……幼即具仙骨,及長入廟坐化,因塑像祀之。宋封妙應仙妃,俗稱聖妃。 
  16. ^ 廣澤尊王十三太保/十三聖王 是兒子還是分身. [2019-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1). 
  17. ^ 戴鳳儀, 郭山庙志·卷八·崇德尊侯顯祐尊侯考、黃太尉陳將軍考,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18. ^ 楊浚, 鳳山寺志略·卷二·侍從,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黃太尉……陳將軍……崇德尊侯,顯佑尊侯……按四神,凡禦災捍患,均相從之。 
  19. ^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6). 
  20. ^ 戴鳳儀, 郭山庙志·卷八·尊王近事紀聞,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光緒三年丁丑,泉郡大疫,紳民甚恐,迎王到開元寺薦磬。王乩示禳疫文,不數日而疫止。郡人德之,迺塑王像於開元寺東偏,以永其崇奉。……光緒二十二年丙申,四月,泉郡鼠疫流行,染者逾時斃命。紳民惶駭,禱神罔應,亟迎王到天后宮禳之。初至,疫漸退。逾旬悉平。已而傳染郭外諸鄉,王靈旗所到,穢瘴胥空。郡人感再造之恩,故獻聯匾,有疾病呼如父母句雲。 
  21. ^ 21.0 21.1 李天錫. 广泽尊王信仰在华侨华人中的传播和影响.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 (3): 78–83. 
  22. ^ 陳梅卿. 說聖王·道信仰:透視台灣廣澤尊王. 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2000. ISBN 9789573088004. 
  23. ^ 凤山寺复原史话. 新加坡南安會館.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1). 
  24. ^ 卓克華. 鹿港鳳山寺-牧童化成神, 信仰遍台閩. 新世紀宗教研究. 2003, 2 (2): 231–272. 
  25. ^ 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PDF). 香港文化博物館. [2018-10-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05). 
  26. ^ Chia Meng Tat. Sacred Ties across the Seas: The Cult of Guangze Zunwang and its Religious Network in the Chinese Diaspora, 19th Century -2009. (M.A.論文). NUS. 2009 [201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英語). 
  2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LYK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