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祥 (1932年)

中国天文学家
發現的小行星:1
長江村星[1] 1957年11月11日 MP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張家祥(1932年10月30日—2019年12月29日),男,江蘇南京人,中國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小行星基金會主席,致力於彗星小行星的觀測和軌道研究。[2][3]曾指導南京市少年之家天文小組。[4][5][6]

生平

早年經歷

1950年,張家祥畢業於南京一中,隨後考入了同濟大學土木工程系。他在同濟大學只上了一個學期,就回到南京。後進入紫金山天文台工作。[7]

探測小行星

1954年9月,張家祥和張鈺哲修復了60厘米口徑的反射式天文望遠鏡,正式投入小行星觀測。1955年1月20日,他們在望遠鏡拍攝的底片上發現了一顆小行星。連續觀測數日後,他們計算出了小行星的軌道,並上報給國際小行星中心,得到臨時編號1955BG,後被命名為3960 「查劉璧如」星。https://en.wikipedia.org/wiki/Zhang_Yuzh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它是中國人於1949年之後在中國大陸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

人造衛星軌道研究

1957年,張家祥和張鈺哲一起發表了《人造衛星的軌道問題》的專題論文,被稱為中國人造衛星運動理論的奠基之作。[7]

榮譽

1991年11月19日,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邵正元在南京宣布,將該台1981年4月1日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張家祥星」。[7]

參考資料

  1. ^ 5384 Changjiangcun (1957 VA). Minor Planet Center. [23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5). 
  2. ^ 一、 太阳系小天体的运动理论研究. [201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1). 
  3. ^ 张家祥. 天文學名詞. [201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4. ^ 紫金山天文台牵头举办南京天文科普历史研讨会. [201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5. ^ 紫金山天文台举办南京天文科普历史研讨会. [201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6. ^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訃告
  7. ^ 7.0 7.1 7.2 江苏文化日历 | 天上有颗小行星名叫“家祥星”. [201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