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國空軍
德意志帝國空軍(Deutsche Luftstreitkräfte,德語:[ˈdɔʏtʃə ˈlʊftˌʃtʁaɪtkʁɛftə] ,德意志空軍)1916 年 10 月之前稱為Fliegertruppen(飛行部隊)是德意志帝國陸軍的空中力量。 [1]在英語來源中,它通常被稱為德國帝國航空服務隊(Imperial German Air Service),儘管這不是這兩個名稱的直譯。海上飛行部隊(Marine-Fliegerabteilung)是德意志帝國海軍( Kaiserliche Marine)的一部分。兩個軍種都使用飛機、觀測氣球和飛艇。
德意志帝國空軍 | |
---|---|
Deutsche Luftstreitkräfte | |
成立時間 | 1910年5月1日 – 1920年5月8日 |
國家或地區 | 德意志帝國 (1910–1918) 魏瑪共和國 (1918–1920) |
效忠於 | Kaiser Wilhelm II |
部門 | 德意志帝國陸軍 |
種類 | 空軍 |
功能 | 空戰 |
規模 | 1918: 2,709 front line aircraft 56 airships 186 balloon detachments About 4,500 aircrew |
參與戰役 | World War I Greater Poland Uprising (1918–1919) |
指揮官 | |
著名指揮官 | Hermann von der Lieth-Thomsen Ernst von Hoeppner |
標識 | |
1914–1915 | |
1916 – March 1918 | |
March/April 1918 – 1919 |
成立
德意志帝國陸軍受他們在觀察美國內戰時看到的美國氣球部隊的啟發,創建了一個實驗性氣球連,從 1884 年到 1901 年,其組織形式各不相同,直到最終組建了氣球營。航空業的快速發展導致了硬式飛艇的試驗以及齊柏林飛艇和舒特蘭茨飛艇的建造。德國陸軍購買的第一架軍用飛機於 1910 年開始服役,首批五個航空營於 1913 年 10 月 1 日成立[2]德意志帝國空軍 ( Die Fliegertruppen des deutschen Kaiserreiches )以及其他與空中事務有關的部門,如防空、本土防禦和空中情報部門,1916 年 10 月 8 日統一歸入空軍。 [3] [4]
此類飛機的職責最初是為了支援軍隊進行偵察和火炮定位,就像普法戰爭(1870-1871 年)期間以及早在法國大革命戰爭中的1794 年的弗勒魯斯戰役期間使用氣球一樣。。 [5]法國陸軍航空部隊(Aviation Militaire)成立於 1909 年,1912年成為Aéronautique Militaire。 [6]英國皇家工兵航空營於1911年11月成立,下設兩個連。英國皇家飛行隊(RFC) 成立於 1912 年 2 月,下設軍事聯隊和海軍聯隊[7]
組織
德意志帝國空軍的最初致力於偵查,被稱為Feldflieger Abteilung (野戰飛行隊)並正式配備了六架無武裝、雙座的「A」(單翼飛機)和/或「B」級(雙翼飛機)飛機。每個「野戰飛行隊」單位都被分配到當地的一個陸軍單位,並且通常編號與他們被分配的軍隊相同。 [8]隨著戰爭的進展,帝國空軍組織發生了重大變化,以適應新型飛機、條例、戰術和地面部隊(特別是炮兵)的需要。在此期間,組織和單位名稱系統不斷發展,成為Luftwaffe使用的系統的基礎 1935 年納粹德國揭露時。 1916 年期間,德國最高統帥部 ( Oberste Heeresleitung , OHL) 重組Die Fliegertruppen 通過創建專業戰鬥機、轟炸機和偵察部隊,例如單座戰鬥機中隊( Jagdstaffeln ,Jastas 、狩獵中隊)對抗英國皇家飛行隊和法國陸軍航空部隊 。 [9] [10]
指揮官
Kommandierender General der Luftstreitkräfte | 就職 | 離職 | 政黨 | |
---|---|---|---|---|
{{{officeholder}}} (1860–1922) Ernst von Hoeppner, | General der Kavallerie8 October 1916 | 21 January 1919 | 2年3個月 |
戰鬥機編制
1915 年夏天,戰鬥機首次部署在Feldflieger Abteilung內 ,每支部隊配備一到兩架新型福克艾因德克戰鬥機,首先是五架福克 M.5K/MG原型機,序列號為 E.1/15 至 E.5/15 。 繼 1915 年夏末交付 M.5K/MG 機身後,戰鬥機部隊迅速發展,配備常規LMG 08「Spandau」重機槍的福克 EI 生產樣機,早期的 E.Is 交給了像馬克斯·英麥曼 ( Max Immelmann ) 這樣的王牌飛行員。 1915 年 8 月德國空軍收到 IdFlieg 序列號 E.13/15。 [11]
德國軍隊向專業戰鬥機航空部隊邁出的第一步是成立Kampfeinsitzer Kommando (單座戰鬥機部隊,縮寫為 KEK)1916 年 2 月由監察員少校弗里德里希·斯坦普爾 (Friedrich Stempel) 編隊。這些都是基於 Eindeckers 和其他新興戰鬥機設計,例如Pfalz E 系列單翼飛機,這些戰鬥機在 1915 年至 1916 年冬季從其前 FFA 單位中分離出來,並在特別戰略位置成對或四機組合在一起,如 KEK部隊在沃昂韋爾芒杜瓦、阿維萊爾、雅梅、屈內勒和西線沿線的其他戰略地點組建,充當Luftwachtdienst (空中警衛部隊)僅由戰鬥機組成的部隊。 [12] [13]
繼 KEK 部隊時代直至 1916 年夏天, Jagdstaffeln (狩獵中隊)是在 1916 年夏末開始的重組中建立的,由德意志帝國的四個王國派駐。單獨而言 - 這些單位中的每一個通常都以縮寫"Jasta"而聞名 。普魯士王國占據主導地位,其戰鬥機部隊最終由 67 個中隊組成。巴伐利亞王國成立了十個這樣的單位,薩克森王國成立了七個,符騰堡王國成立了四個。 [14]
1917 年 6 月 24 日,Luftstreitkräfte 帶來了Jasta四重奏 中隊共同組成其第一個戰鬥機聯隊,皇家普魯士Jagdgeschwader I ,合併了 Jastas 4、6、10 和 11,並為Luftstreitkräfte中使用羅馬數字設定了模式 在此類較大單位的標題中。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 (Manfred von Richthofen)從 Jasta 11 的指揮位置晉升為 JG I 的指揮。就像Jasta 2已更名為Jasta Boelcke一樣 1916 年 12 月,德國頂級戰鬥機戰術家奧斯華·波爾克 (Oswald Boelcke)在 1916 年 10 月的一次空中相撞中喪生,繼「紅男爵」於 1918 年 4 月下旬在戰鬥中身亡後,JG I 更名為紀念馮·里希特霍芬 (von Richthofen)。凱撒。 [15]
普魯士人又建立了三個Jagdgeschwader 。 1918 年 2 月 2 日,JG II 由Jastas組建 12、13、15 和 19 號,由阿道夫·里特·馮·圖切克 (Adolf Ritter von Tutschek)指揮。 同日,JG III合併Jasta 2Boelcke 和Jastas 布魯諾·洛爾澤(Bruno Loerzer)領導下的26、27和36。 最後,1918 年 9 月 2 日,普魯士皇家海軍Marine Jagdgeschwader 由Kaiserliche Marine組成 的Marine Feld Jastas 我通過 V 並任命Gotthard Sachsenberg負責。巴伐利亞建立皇家巴伐利亞Jagdgeschwader IV 1918 年 10 月 3 日,來自賈斯塔斯 23、32、34 和 35 號,愛德華·里特·馮·施萊希(Eduard Ritter von Schleich)領導。
單位名稱
- (AFA)Artillerieflieger-Abteilung : 炮兵飛行支隊
- (AFS)Artillerieflieger-Schule ;炮兵飛行學校
- 法新社 –Armee-Flug-Park : 陸軍飛行公園
- BZ—— Ballonzug : 氣球排
- BG—— Bombengeschwader :轟炸機翼
- Bogohl–Bombengeschwader der Oberste Heeresleitung: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德國陸軍最高指揮部直接控制的轟炸機聯隊。
- 博斯塔 – Bomberstaffel : 轟炸機中隊
- 等 –Etappe : 郵政
- FFA –Feldflieger Abteilung :野戰飛行分遣隊,1914-15 年德國陸軍的最初飛行編隊
- FLA—— Feldluftschiffer-Abteilung : 野戰飛艇支隊
- FestFA – Festungsflieger-Abteilung :要塞飛行小隊
- FA—— Flieger-Abteilung : 飛行小隊
- FA(A) – Flieger-Abteilung (Artillerie) :飛行支隊(炮兵)
- FlgBtl –Flieger-Bataillon : 飛行營
- FBS – Fliegerbeobachter-Schule : 空中觀察學校
- FEA – Fliegerersatz-Abteilung :替換支隊
- FS –Fliegerschule : 飛行學校
- JG—— Jagdgeschwader :狩獵翼,即戰鬥機翼
- 賈斯塔 – Jagdstaffel :狩獵中隊,即戰鬥機中隊
- JastaSch – Jagdstaffel-Schule :戰鬥機中隊學校(也稱為Jastaschule )
- KEK – Kampfeinsitzerkommando :戰鬥單座指揮部, Jasta的前身 單位
- 凱斯特 – Kampfeinsitzerstaffel :戰鬥單座中隊, Jasta的前身 單位
- KG –Kampfgeschwader : 戰術轟炸機聯隊
- Kagohl–Kampfgeschwader der Oberste Heeresleitung: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德國陸軍最高指揮部直接控制的戰術轟炸機聯隊。
- 卡斯塔 – Kampfstaffel : 戰術轟炸機中隊
- Luft—— Luftschiff-Truppe : 飛艇部隊
- LsBtl—— Luftschiffer-Bataillon : 飛艇營
- RBZ – Reihenbildzug : 航拍排
- Rfa – Riesenflugzeug-Abteilung : 巨型飛機支隊
- Schlasta—— Schlachtstaffel : 戰鬥中隊
- Schusta—— Schutzstaffel : 保護中隊
飛機
戰爭期間,帝國陸軍航空隊使用了多種類型的飛機,包括戰鬥機(例如由Albatros-Flugzeugwerke製造的飛機) 、福克、Pfalz Flugzeugwerke 和西門子-舒克特)、偵察機( Aviatik 、 Deutsche Flugzeug-Werke (DFW) 和Rumpler )、 Halberstädter Flugzeugwerke和Hannoversche Waggonfabrik的雙座戰鬥機以及重型轟炸機,主要是Gothaer Waggonfabrik的雙引擎設計 (Gotha )以及Zeppelin-Staaken生產的巨型多引擎重型轟炸機 和Luftschiffbau Zeppelin的硬式飛艇 (齊柏林公司)和Schütte-Lanz 以及其他公司的各種類型的飛艇。
飛機指定系統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正式用於軍事服役的德國飛機被分配了一個名稱,其中包括(1)製造商名稱,(2)功能或「類別」字母,以及(3)羅馬數字。需要由三部分組成的獨特名稱來簡化對運營中的多種類型飛機的後勤支持,尤其是作為Luftstreitkräfte 中隊通常配備幾種不同類型的飛機。
命名系統是在戰爭期間演變的。最初,所有軍用飛機都被歸類為「A」(單翼飛機)或「B」(雙翼飛機)。新型「C」級武裝(兩座)雙翼飛機於 1915 年開始取代「B」級飛機作為偵察機,B 型飛機仍在繼續生產,但作為教練機。 「E」級武裝單翼飛機也於 1915 年推出——後來隨著新飛機類型的推出,添加了其他級別。在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裡,「D」僅用於雙翼戰鬥機,「E」用於單翼戰鬥機,「Dr」用於三翼戰鬥機,但到戰爭結束時,「D」名稱用於所有單座戰鬥機,包括單翼飛機(至少在理論上,三翼飛機)。
- A – 非武裝偵察單翼飛機(例如Rumpler Taube和Fokker M.5 )
- B – 無武裝的雙座雙翼飛機,觀察員坐在飛行員前面。
- C – 武裝雙座雙翼飛機,觀察員(通常)坐在飛行員的後面。
- CL – 輕型兩座戰鬥機(主要來自哈爾伯施塔特和漢諾威),最初打算用作護航戰鬥機 – 到 1917-18 年,主要用於對地攻擊。
- D——Doppeldecker – 單座武裝雙翼飛機,但後來是任何戰鬥機 – 例如福克 EV單翼飛機被重新命名為 D.VIII。
- Dreidecker博士 – 三翼戰鬥機(雙機服役測試福克三翼飛機最初為「F」 )
- E——Eindecker – 武裝單翼飛機 – 最初包括單翼雙座飛機。戰爭結束時新型單翼飛機被指定為「D」(單座)或「CL」(兩座)。
- G —— Grossflugzeug – 大型雙引擎類型,主要是轟炸機(開頭為「K」) [16] [a]
- GL – 更輕、更快的雙引擎轟炸機,適合白天使用。
- J——Schlachten – 油箱、飛行員和(通常)發動機受到裝甲板的保護,減少了地面火力的脆弱性。用於低級工作,尤其是對地攻擊。
- N – 「C」型飛機適合夜間轟炸——除了夜間飛行設備外,它們還配備了更大翼展的機翼以增加炸彈負載。
- R —— Riesenflugzeug – 「巨型」飛機 – 至少三台、最多四到六台發動機 – 全部可在飛行中使用。
大多數製造商還擁有自己的編號系統,與其產品的官方軍事名稱完全不同。這些有時會引起混亂 - 例如,軍用「J」系列裝甲飛機設計與容克斯航空公司自己的「J」工廠型號名稱截然不同 - (軍用)容克斯 JI裝甲全金屬倍半飛機的工廠名稱,例如,Junkers J.4。 [17]根據某些消息來源,「M」(代表「Militär」或軍事)和「V」(代表「Versuchs」或實驗性的)最初意味著Verspannungslos 福克公司的名稱或「無支撐」機身)也是內部的。後者與第三帝國時代德國官方的「V」名稱沒有直接聯繫,也表示"versuchs" ,適用於原型機,由RLM從 1935 年頒布。
Kaiserliche Marine's Marine-Fliegerabteilung 海上航空服務使用製造商的名稱,而不是系統化的Luftstreitkräfte 如上所述的系統。例如,陸地飛機哥達轟炸機的製造商將其編號為「LD」(「陸地雙翼飛機」)系列,但在Luftstreitkräfte中將其編號為「G」系列 – 雖然海軍使用的哥達水上飛機(並且繼續)以其製造商的「WD」( Wasserflugzeug-Doppeldecker而聞名 ,或「水上飛機雙翼飛機」)名稱。同樣,來自腓特烈港飛機廠的大量德國水上飛機設計,在海軍服役時均以其「FF」工廠名稱而聞名。
飛行員
戰鬥機飛行員在軍用航空史上最受關注,因為它產生了高分「王牌」,例如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Manfred von Richthofen) ,在德語中被稱為der Rote Kampfflieger (紅色空中戰鬥機),英文為The Red Baron。他已確認擊落 80 架飛機,被認為是戰爭中最成功的戰鬥機飛行員。 1915 年 7 月 15 日,第一架「確認」的德國空中戰鬥機勝利歸功於配備同步機槍的飛機,擊落了中尉庫爾特·溫特根斯 ( Kurt Wintgens ), [18]此前,7 月擊落了兩架類似的Morane-Saulnier L遮陽傘單翼飛機。 15 日,7 月 1 日和 4 日各發生一次尚未得到證實的事件——這兩周德國史無前例的空中勝利開啟了福克天災時期。從福克天災號開始,其他著名的德國飛行員包括恩斯特·烏德特、埃里希·洛文哈特、維爾納·沃斯、約瑟夫·雅各布斯、洛塔爾·馮·里希特霍芬、威廉·弗蘭克爾、赫爾曼·戈林、馬克斯·伊梅爾曼和航空戰術大師奧斯瓦爾德·布爾克(後一對是第一批被授予榮譽稱號的人)授予Pour le Mérite勳章,這是德意志帝國軍官的最高英勇勳章:同時,1916 年 1 月 12 日,在擊落八架盟軍飛機後。 [19]伊梅爾曼的獲獎可能使該勳章獲得了流行的綽號「藍色麥克斯」。隨著越來越多的飛行員達到這一標準,所需的空中勝利次數穩步增加到 1918 年的 30 架左右[20]共有 76 名飛行員榮獲Pour le Mérite勳章。 [21] 69名飛行員獲得了「 Goldenes Militär-Verdienst-Kreuz 」(軍事功勳十字勳章),這是普魯士授予士官和士兵的最高勇敢獎章。 [22]其中包括戈特弗里德·埃曼 (Gottfried Ehmann) ,他是戰爭中得分最高的空中炮手(12 場勝利)。 [23]大約 391 名德國飛行員擊落了至少 5 架盟軍飛機。 [24]
徽章
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軍用飛機最初使用十字圖案徽章,在德語中最常被稱為Eisernes Kreuz ,為普魯士軍事勳章。Balkenkreuz ,一個白色的黑色希臘十字,取代了 1918 年 3 月下旬的早期標記(特別是在 4 月初——里希特霍芬的最後一個 Dr.I, 425/17 ,在他被殺之前被更改),儘管關於這個主題的最後一個命令,標準化新的國家標記,日期為 1918 年 6 月 25 日。
最後一年
1918 年 1 月至 9 月期間,德國飛行員擊落了 3,732 架盟軍飛機,損失了 1,099 架飛機。 [25]到戰爭結束時,德國陸軍航空兵部隊總共擁有2709架前線飛機、56艘飛艇、186個熱氣球分隊和約4500名飛行人員。戰爭以德國戰敗結束後(→ 1918 年 11 月 11 日停戰協定),根據《凡爾賽條約》 (第 198 條)的條件,該服務於 1920 年 5 月 8 日完全解散,該條約要求將其飛機完全移交給盟軍(第 202 條)。
統計數據
德國的傷亡總數為 4,579 名機組人員和 299 名地面人員,1,372 人失蹤/被俘,5,123 人受傷,還有 1,962 人在德國飛行事故中喪生。敵方行動造成的物質損失為 3,126 架飛機、546 個氣球和 26 艘飛艇。儘管將所有已確認的盟軍王牌擊落數據加起來,總共摧毀了不到 5,000 架德國飛機以及 600 個觀測氣球,而盟軍僅摧毀了 3,000 架飛機和 370 個觀測氣球。根據其他消息來源,德國空軍擊落了 7,783 架盟軍飛機(西線 7,425 架,東線 358 架)和 614 個被俘氣球。 [26]此外,還有1588架盟軍飛機和2艘飛艇被德軍高射炮擊落。 [27]
另見
參考
- ^ Grey & Thetford 1970,第xxix頁.
- ^ Hoeppner 1994,第1–3頁.
- ^ Hoeppner 1994,第80–81頁.
- ^ Jones 2002,第304頁.
- ^ Baughen 2019,第11頁.
- ^ Baughen 2019,第13頁.
- ^ Baughen 2014,第18, 24頁.
- ^ Franks 1993,第12頁.
- ^ Franks 1993,第15–17頁.
- ^ Baughen 2019,第24–25頁.
- ^ Franks 1993,第12–13頁.
- ^ Guttman 2009.
- ^ Franks 1993,第14頁.
- ^ Franks 1993,第14, 29–56頁.
- ^ Franks 1993,第18–20, 29–30, 34頁.
- ^ 16.0 16.1 Wagner & Nowarra 1971,第112頁.
- ^ Grey & Thetford 1970,第154頁.
- ^ vanWyngarden, Greg. Osprey Aircraft of the Aces #73: Early German Aces of World War 1. Botley, Oxford UK & New York City, USA: Osprey Publishing. 2006: 12. ISBN 978-1-84176-997-4.
- ^ Franks 1993,第14, 58–236頁.
- ^ S. T. Previtera, Prussian Blue - A History of the Order Pour le Merite, Winidore Press, 2005
- ^ S. T. Previtera, Prussian Blue - A History of the Order Pour le Merite, Winidore Press, 2005
- ^ Bruno Fischer, Ehrenbuch des Orden vom Militär-Verdienst-Kreuz e.V. und die Geschichte der Ordens-Gemeinschaft, 1960, p. 16
- ^ Franks 1993,第103頁.
- ^ Franks 1993,第58–236頁.
- ^ Richard Suchenwir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rman Air Force, 1919 - 1939. In: USAF Historical Studies. No. 160. Arno Press, New York 1970, p. 2
- ^ Georg Paul Neumann: Die deutschen Luftstreitkräfte im Weltkriege. E.S. Mittler & Sohn, Berlin 1920, S. 588.
- ^ Ernst Wilhelm Arnold von Hoeppner: Deutschlands Krieg in der Luft. K. F. Köhler, Leipzig 1921, S. 170.
來源
- Baughen, G. Blueprint for Victory: Britain's First World War Blitzkrieg Air Force. Stroud: Fonthill Media. 2014. ISBN 978-1-78155-392-3.
- Baughen, G.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French Air Force: French Air Operations and Strategy 1900–1940. Stroud: Fonthill Media. 2019 [2018]. ISBN 978-1-78155-644-3.
- Clark, Alan. Ace High: The War in the Air over the Western Front 1914–18. London: Putnam. 1973. ISBN 978-0-399-11103-7.
- Franks, N. L. R.; Bailey, F. W.; Guest, R. Above the Lines: The Aces and Fighter Units of the German Air Service, Naval Air Service and Flanders Marine Corps 1914–1918. London: Grub Street. 1993. ISBN 0-948817-73-9.
- Grey, P. L.; Thetford, O. German Aircraft of the First World War 2nd. London: Putnam. 1970 [1962]. ISBN 978-0-370-00103-6.
- Guttman, Jon. Verdun: The First Air Battle for the Fighter: Part I – Prelude and Opening (PDF). worldwar1.com. The Great War Society: 9. Summer 2009 [May 26, 20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June 3, 2016).
- Hoeppner, E. W. von. Deutschlands Krieg in der Luft: Ein Rückblick auf die Entwicklung und die Leistungen unserer Heeres-Luftstreitkräfte im Weltkriege [Germany's War in the Air: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our Army Air Force in the World War]. 由Larned, J. Hawley翻譯 hbk. facs. repr. Battery Press. Leipzig: K. F. Koehle. 1994 [1921]. ISBN 0-89839-195-4 (德語).
- Jones, H. A. The War in the Air, Being the Story of the Part played in the Great War by the Royal Air Force II Imperial War Museum and Naval & Military Press. London: Clarendon Press. 2002 [1928] [30 July 2019]. ISBN 978-1-84342-413-0.
- Neumann, G. P. Die deutschen Luftstreitkräfte im Weltkriege [The German Air Force in the Great War]. 由Gurdon, J. E.翻譯 Hodder & Stoughton, London. Berlin: Mittler. 1920 [30 July 2019]. OCLC 39823845 (德語).
- Wagner, Ray; Nowarra, Heinz. German Combat Plane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and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 Military Aircraft from 1914 to 1945. New York City: Doubleday & Company. 1971: 112. OCLC 491279937.
外部連結
- http://www.spartacus-educational.com/FWWgaas.ht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er Vormarsch der Flieger Abteilung 27 in der Ukra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第 27 飛行中隊在烏克蘭的前進)。該作品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共 48 頁,包含 263 張照片,是一部關於 1918 年春夏德國占領和軍事進軍烏克蘭南部的攝影紀錄片。
- Die deütschen Luftstreitkräfte im Weltkriege 編輯,Georg Paul Neumann 1920 [德語] [ Google 圖書]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lower-alpha">
標籤或{{efn}}
模板,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
標籤或{{notelist}}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