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切榨」是香港網民在2005年創建的潮流用語,源於當年香港高級程度會考(高考)的試題。在該年的高考中,中文科的閱讀理解試卷問及文本中「攪」、「切」和「榨」的意思。由於考生對答案摸不著頭腦,題目在網絡上引發熱烈討論,從而令「攪切榨」一詞流行[1]

典故

2005年4月8日,高考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下稱中化科)開考。當中,其中一篇閱讀理解篇章以香港文學家董橋的《中年是下午茶》作為選材。[2]一條考題問及文章內「攪一杯往事,切一塊鄉愁,榨幾滴希望」中「」「」「」三字在文中的意思。由於問題艱深,引起當年普遍考生的不滿。

當日中化科考試後,事件迅即在網上引起師生各方激烈討論,為於便利討論,「攪切榨」一詞便在網上產生起來,並且被廣泛流傳。經過網上演變後,「攪切榨」一詞迅即變為網絡上的潮流用語。

原文正解

在《中年是下午茶》一書裏,作者對「攪、切、榨」三字的用意如下:[3]

  • :本指做一件事,或是干擾的意思,有攪亂或攪擾。在文中「攪一杯往事」意思是,從茶裏重拾一些往事但往事模糊,不能具體,像水一樣難以勾勒,所以用「一杯」作量詞。
  • :本意是把東西用刀分開,可以作切開、切斷。文中「切一塊鄉愁」是茶勾起了對故鄉的思念,難以割斷,感情深刻, 是以用「一塊」作量詞。
  • :榨可解作榨取。「榨幾滴希望」,是說明了董橋人到中年的心境或狀況,失去了少年時所具有的鬥志或希望,卻又不得不為明天而努力,只好用力榨出一些希望,結果卻只有幾滴的量,故此是幾滴。

衍生文化

隨著新興潮語「攪切榨」的形成,加上香港網際網路上對高考中化科事件的激烈討論,引發了一場規模頗大的次文化創作。有一些人把當時的粵語流行歌古文重新填詞,諷刺考評局對考生不公平。「攪切榨」也成為當時年青人的流行用語:「攪切榨」一詞在網絡上之熱,由網民不斷在網上使用「攪切榨」作為宣洩不滿、以至咒罵人的用語;甚至於香港網絡大典亦有介紹此新造詞語的使用方法;以至有人直接稱這次高考中化科事件為「『攪切榨』事件」,可見一斑。情形就類似2008年香港中學會考中文科考卷出現潮流用語,令屈機一詞成為當時的流行語一樣。

「攪切榨」與「潛水怕屈機」

事緣2008年香港中學會考(下稱「會考」)中文科考卷出現大量潮流用語,其中更出現了一句「見鬼勿O嘴 ,潛水屈機」的標語,令考生大為不滿。可能事帶相關,令人不禁回想起2005年的「攪切榨」事件。兩者相似的地方在於「攪切榨」一詞與「屈機」、「潛水」(及其他於該會考試卷上出現過的一系列潮流用語)都是因為一場公開考試而在社會上流行起來。而分別則在於「攪切榨」是新造詞彙,而「屈機」、「潛水」(及該會考卷上其他潮語)則是一早在社會上已成流行的潮流用語(不過,「潛水怕屈機」卻是香港考評局自家獨創出來的新語句)。

由於這個關係,「攪切榨」再次熱起來,並出現在不少諷刺考評局的次文化創作中,其中的例子如惡搞香港中學會考中文科課程必修課文《花潮》的《潮卷》;及惡搞歌曲《香港始終有你》的《屈機O嘴靠你》。[4]

參見

資料來源

  1. ^ 學生投訴高考試題「政治洗腦」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蘋果日報,2005年4月11日
  2. ^ 中年是下午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3. ^ 攪切榨的考試局. [2008-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16). 
  4. ^ 高考生改歌詞諷考評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明報,2005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