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校注
《文心雕龍校注》是楊明照對於《文心雕龍》的校注本,1958年由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所出版。1982年,作者將當中的內容有所增訂,改名為《文心雕龍校注拾遺》。其後又於2000年修改為《增訂文心雕龍校注》,由中華書局出版;於2001年訂為《增訂文心雕龍校注拾遺補正》,由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
文心雕龍校注 | |
---|---|
作者 | 劉勰著 黃叔琳注 李詳補注 楊明照校注拾遺 |
發行資訊 | |
出版機構 | 古典文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1958年 |
出版地點 | 上海 |
成書
1930年,作者當時獲重慶大學所錄取,在吳芳吉的教導之下,對於《文心雕龍》產生了與趣,研閱後發現當時黃叔琳的《文心雕龍輯注》和李詳的《文心雕龍補注》都有所不詳細的地方,因此認為有所補正的必要。[a]:7-9。1935年秋,楊明照轉學成都,繼續研究《文心雕龍》,並以此作為畢業論文。1936年夏,他以《文心雕龍校注拾遺》為題的學位畢業論文,獲指導教師龐石帚教授好評,並得到了一百分。[a]:10-13
在同年秋天,作者考入了燕京大學研究院國文部。他當時經郭紹虞所指導,繼續進行研究的工作,接觸的材料大量增加。[a]:131939年夏,他以《文心雕龍校注》作為碩士畢業論文,並通過答辯。[1]但是,直至1957年,在親友的鼓勵之下,作者將學位論文刪改修正並結合其碩士論文成果,才予之出版。[2]:68
版本
1958年:《文心雕龍校注》
1958年由上海古典出版社出版。此書以養素堂本黃叔琳《文心雕龍輯注》作為底本,封面記有「劉勰著、黃叔琳著、李詳補注、楊艮照校注拾遺」的字樣。全書分為「梁書劉勰傳箋注」、「正文校注」、「附錄」、「引用書目」、「後記」五部分。正文大致上先是劉勰的原文、接著是黃氏的《輯注》,然後是《補注》,最後是自己的「校注拾遺」。此書在出版之後,台灣世界書局、河洛書局、香港龍門書局都有此翻印或影印此書。[2]:67-69
1982年:《文心雕龍校注拾遺》
198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書參校了各種版本、校注本達60種,參考文獻達到了600項,補充了不少新的成果,而且更正了不少疑難訛誤。全書分為「書影」、「前言」、「正文校注」、「附錄」、「引用書目」、「後記」五部分。正文中沒有劉勰原文、也沒有《輯注》和《補注》,而是單純將自己的「校注拾遺」獨立為一書,增加約五分之二之多。附錄則由六項增加至九項。本來在書前的《梁書·劉勰傳》被加入成為附錄的一部份。[2]:68
2000年:《增訂文心雕龍校注》
2000年由中華書局出版,分作上下兩冊。全書分為「書影」、「前言」、「梁書劉勰傳箋注」、「正文校注」、「附錄」、「引用書目」、「後記」六部分。正文體例大致和《校注》相同,先是劉勰的原文、接著是黃氏的《輯注》,然後是《補注》,最後是自己的「校注拾遺」。[2]:68
2001年:《增訂文心雕龍校注拾遺補正》
2001年由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是作者對於《文心雕龍校注拾遺》增訂補正獨立出來的版本。全書只有楊明照自己的「校注拾遺」,大致體例和《文心雕龍校注拾遺》相同。[2]:68
評價
王更生指他雖然深入地校正《文心雕龍》原文,但是不會妄下定論,而是通過引用各書之書後,再說明舊校不當,再提出自己的新見。而在自己未能決定是應該修正與否的句子,則只是以細字附註,說明底本的問題,而不加以妄動。作者以客觀的態度以考證《文心雕龍》,角度是客觀的。[a]:81-95
李平認為此書對於學界的主要貢獻有三項,一是首次完整地徵引了李詳補注全文,其次補充了《文心雕龍注》的漏缺,再者是附錄中的劉勰著作兩篇、歷代著錄與品評等等資料等,可見《文心雕龍》在歷史上影響,為研究者帶來便利。[2]:68
戶田浩曉指,作者《校注》有很多先人之未發的見解。集錄了李詳的《補注》和黃叔琳的《輯注》,和收錄各種「品評」,也使讀者閱讀更加方便。但是,附錄之中的「序跋」和「附錄」都有使人不滿意的地方。他批評,作者將梅慶生的《音注》三種版本都混之一談,「不能不說是相當粗疏的」。「序跋」中沒有收錄「錢維善序」和「馮允中序」也是當中的缺點。[3]
1983年6月6日的香港《大公報》發表一則專文介紹了《文心雕龍校注拾遺》,並指是「楊明照先生繼《文心雕龍校注》之後,積四十餘年功夫而成的碩果」。[a]:93
參考
- ^ 咬定青山不放松——记龙学泰斗杨明照教授. 中國網. [2020-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5).
- ^ 2.0 2.1 2.2 2.3 2.4 2.5 李平; 張霞雲. 楊明照《文心雕龍》校注四書述論.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 (03): 67-72 [2022-05-14]. ISSN 1671-92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4).
- ^ 戶田浩曉. 楊明照氏《文心雕龍校注》讀後. 中外文化與文論 第8輯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 48-53 [2022-05-14]. ISBN 7-5408-35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