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明日帝國

007:明日帝國》(英語:Tomorrow Never Dies)是1997年英國間諜片,同時也是第18部詹姆士·龐德系列電影皮爾斯·布洛斯南第二次出演英國秘密情報局間諜詹姆士·龐德。影片由羅傑·史波提斯伍德執導,布魯斯·菲爾斯坦編劇,劇情主要講述詹姆士·龐德試圖阻止一個傳媒大亨操縱世界局勢並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

007:明日帝國
Tomorrow Never Dies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羅傑·史波提斯伍德
監製麥可·G·威爾森英語Michael G. Wilson
芭芭拉·布洛柯里英語Barbara Broccoli
編劇布魯斯·菲爾斯坦英語Bruce Feirstein
原著根據伊恩·佛萊明創作的虛構人物詹姆士·龐德改編
主演皮爾斯·布洛斯南
喬納森·普賴斯
楊紫瓊
泰瑞·海契
茱蒂·丹契
攝影羅伯特·艾斯威特英語Robert Elswit
剪輯米歇爾·阿康特(Michel Arcand
多米尼克·福廷(Dominique Fortin
製片商Eon製作公司英語Eon Productions
片長119分鐘
產地英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97年12月6日 (1997-12-06)(倫敦首映式)
  • 1997年12月12日 (1997-12-12)(英國)
  • 1998年1月22日 (1998-01-22)(香港)
  • 1998年1月24日 (1998-01-24)(台灣)
發行商聯美
聯合國際影業(英國)
預算1.1億美元
票房3.33億美元[1]
前作與續作
前作黃金眼
續作縱橫天下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明日帝國
香港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
臺灣007:明日帝國

本片是製片人艾伯特·布洛克里去世後的第一部詹姆士·龐德系列電影,由麥可·G·威爾森和芭芭拉·布洛柯里擔任製片人,影片在結尾的字幕中向布洛克里致敬。取景地點包括法國泰國德國英國南海。《007:明日帝國》上映後所獲評價褒貶不一,但商業上較為成功,北美票房超越了前作《黃金眼》,還得到了一座金球獎提名[2]。電影與詹姆斯·卡麥隆的《鐵達尼號》於同日上映,截止2013年8月,本片仍然是唯一一部上映時未登上票房榜冠軍位置的「詹姆士·龐德系列電影」[3]

劇情

英國秘密情報局派007號特工詹姆士·龐德前往俄羅斯邊境的恐怖分子軍火市場進行調查。通過電視,秘密情報局和英國軍方認出了幾個通緝犯,其中包括美國的「技術恐怖分子」亨利·古普塔(Henry Gupta),此人正在購買美國軍方研製的一種全球定位系統編碼器。雖然秘密情報局主管,龐德的頂頭上司堅持先讓007完成偵察任務,但英國海軍少將羅巴克(Roebuck)還是下令向軍火市場發射了飛彈。這時龐德發現一架L-39信天翁上安裝有兩枚核魚雷,而飛彈已經飛出召回控制距離,一旦擊中目標,兩顆核彈也將被引爆,007最後劫持了L-39信天翁飛離軍火市場,飛彈隨後擊中了目標,一片混亂中,古普塔帶著編碼器逃脫。

媒體大亨艾略特·卡弗旗下擁有整個卡弗傳媒網絡集團(Carver Media Group Network,簡稱CMGN),他計劃利用編碼器挑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英國之間的戰爭,這樣不但能發一筆新聞財,還有望在中國共產黨高層引發政治地震,讓一個更支持卡弗獲得中國大陸獨家播映權的新政府上台。卡弗先是干擾英國皇家海軍護衛艦「德文郡號」(HMS Devonshire)的全球定位系統信號,令其以為自己還在公海,但實際上已經進入南海水域;然後他派出由斯坦伯(Stamper)指揮的隱形船英語Stealth ship使用海底鑽頭將護衛艦擊沉,再自隱形船發射一枚飛彈,擊落其中一架前來斟查的中國空軍殲7戰鬥機,之後再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武器殺死所有德文郡號的倖存者。最後,他的傳媒集團開始大量發布「皇家海軍被謀殺」的新聞,憤怒的羅巴克開始部署英國艦隊前往南海打撈沉船,並有可能採取報復行動,秘密情報局只有48小時來對這一事件進行調查。

卡弗的傳媒集團幾乎是在事情發生後第一時間就予以了報道,這引起了M和龐德的懷疑,後者前去調查,秘密情報局還發現護衛艦沉沒時,卡弗傳媒集團的其中一顆通訊衛星發出了一些偽裝信號。龐德先是到達漢堡,發現卡弗的嬌妻帕里斯(Paris)正是自己的舊情人,兩人舊情復燃,激情過後,龐德獲得了有助自己進入卡弗報社總部的情報,並在認識了由中國大陸政府派來調查沉船事件的林慧上校同時成功竊取了全球定位系統編碼器。憤怒的卡弗下令處決帕里斯和龐德,帕里斯被殺手所殺,但龐德成功殺死了對方並逃脫。之後他潛入南海調查沉船殘骸,發現其中一枚飛彈不知所蹤。之後龐德和林慧被斯坦伯所擒,但兩人在胡志明市通過合作成功逃脫。

兩人分別聯絡英國皇家海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報告卡弗的陰謀,之後又在下龍灣發現卡弗的隱形船,兩人潛入該艦,試圖阻止卡弗向北京發射盜取的巡弋飛彈。兩人進入隱形船後,林慧破壞了發動機,但被卡弗的手下所擒,而龐德則抓到了古普塔作為人質,但卡弗毫不猶豫地殺死了古普塔,稱他已經活得夠久了。龐德引爆了之前安放的炸藥,破壞了隱形船的隱形功能,皇家海軍的雷達上馬上發現了目標。龐德成功阻止了飛彈發射,並用卡弗自己的海鑽殺死了他,正當他準備摧毀彈頭時,斯坦伯趕到,兩人開始肉搏。最後龐德將對方困在飛彈發射架上,並潛入水下救出被鎖鏈所困、差點淹死的林慧,飛彈爆炸了,卡弗的隱形船和斯坦伯全部沉入了水中。龐德與林慧在水中接吻,讓前來搜尋倖存者的皇家海軍艦隻一圈又一圈地打轉喊話。

演員

 
皮爾斯·布洛斯南繼《黃金眼》後第二次扮演詹姆士·龐德

製作

繼《黃金眼》獲得成功後,新進買下米高梅公司的億萬富翁柯克·科克萊恩英語Kirk Kerkorian希望能有續集再接再厲,配合公司股票的公開發行[7]。製片人麥可·G·威爾森也對前作成功後公眾的期望感到擔心:「你意識到這有很大的觀眾群,我猜你也不想拍出一部會讓他們失望的電影。」[7]這是艾伯特·布洛克里去世後的第一部龐德電影,他自這一系列作品開始時就已參與其中。為了儘快完成,電影的預算達到1.1億美元[7][8]。兩位製片人本期望能說服執導《黃金眼》的馬丁·坎貝爾回歸導演本片,但後者的經紀人表示:「馬丁實在不想連拍兩部龐德電影。」1996年9月,製片人選中了羅傑·史波提斯伍德執導[9],後者稱自己在提摩西·達頓扮演龐德的時期就曾表明願意出任導演一職[10]

編劇

由於伊恩·佛萊明創作的所有詹姆士·龐德小說都已經改編成了電影,所以新作品需要有一個完全原創的故事,之前的多部詹姆士·龐德系列電影都曾遇到過同樣的問題。由於長時間的糾紛,劇本創作過程一直到很晚才完成。斯波蒂伍德稱米高梅於1997年1月時有一個圍繞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劇本,但由於電影在前一年末就要開拍,所以他們幾乎必須從零開始。[11]

劇本根據唐納·E·韋斯特萊克英語Donald E. Westlake創作的前制論述編寫,但在最終完成的作品裡到底還有多少韋斯特萊克創作的部分仍然不明[12]。曾參與《黃金眼》編劇工作的布魯斯·菲爾斯坦撰寫了劇本初稿,他表示自己的創作靈感來自以前做記者的經歷,稱他的目標是「寫出某些根植於現實生活中夢魘的東西」[13]。這份初稿之後交到了斯波蒂伍德手上加以修改。他聚集了7位身在倫敦的好萊塢劇作家集思廣益,最終選擇了尼可拉斯·邁耶進行改寫[9]。劇本之後還經過了小丹·皮特里(Dan Petrie, Jr.)和大衛·坎貝爾·威爾遜(David Campbell Wilson)進行了加工,最後再由菲爾斯坦加以潤色,後者也是主創人員名單上唯一的一位編劇[12]

威爾遜表示:「電影開拍第一天的時候我們都還沒有完成劇本。」皮爾斯·布洛斯南稱:「我們只有一個還有些內容無法正常運用的劇本。」[7]每日郵報》曾報道斯波蒂伍德與製片人之間就劇本選擇上出現的爭論,前者比較中意皮特里的版本,但後者在距電影開拍僅兩周時重新請回菲爾斯坦加以加寫。他們還稱喬納森·普賴斯和泰瑞·海契對自己的新角色不滿意,所以需要對劇本進行進一步改寫[14]。電影片名受到了披頭四樂團歌曲《Tomorrow Never Knows》的影響(本片原名為「Tomorrow never dies」)[4]。最終的選定也屬意外:原本打算從多個片名中選擇一個,其中一個是「Tomorrow Never Lies」(意譯為「明天永遠不說謊」,這個「明天」指的是片中的同名報紙),但在傳真給米高梅公司的過程中出現了失誤,變成了「Tomorrow Never Dies」,但米高梅公司很喜歡,之後堅持要用這個片名[11]。這也是首個與伊恩·佛萊明的任何作品都沒有關聯的詹姆士·龐德系列電影片名[4]

演員選定

電影開拍時,泰瑞·海契已有3個月身孕,不過她的公關表示這並未對製作進度產生影響[15]。海契之後對出演這個角色感到後悔,稱這是個毫無個性的花瓶,讓人不能從工作中得到任何成就感[16]。女演員雪拉·渥德英語Sela Ward參加了這個角色的試鏡,但未能入選,還有報道稱製片人表示要是她年輕個十歲倒是會入選[17]。最終入選的海契比渥德要年輕7歲。據布洛斯南所說,莫妮卡·貝魯奇也參加了試鏡,但「那個傻瓜拒絕了」[18]

艾略特·卡弗一角起初想找安東尼·霍普金斯來出演,但他也拒絕了,他之前還拒絕了《黃金眼》中的一個角色。[9][12]

起初有傳言聲稱娜塔莎·韓絲翠將出演本片的一號龐德女郎[19],但最終楊紫瓊確認出演林慧一角。布洛斯南給予她高度評價,稱她是個「了不起的女演員」,「工作非常認真和投入」[14]。據稱楊紫瓊希望能親自上陣進行特技鏡頭的演出,但一來導演斯波蒂伍德認為這太危險而沒有接受,二來保險公司也對此有限制[14][20]

當戈茲·奧托參加面試時,他被要求用20秒鐘的時間來自我介紹,這個時候剛為電視角色而把頭髮剪得很短的他說:「我是大塊頭,我是大壞蛋,我是個禿頭,我還是個德國人。」這句話只用了5秒鐘。[21]

拍攝

 
一輛經過改裝,在後座裝有方向盤的BMW 7系列轎車在紐倫堡一家博物館展出

1997年1月18日,維克·阿姆斯壯英語Vic Armstrong帶領第二組攝製人員開始進行拍攝工作,他們先是在法國庇里牛斯的一個機場攝製電影片名出現前的橋段,再前往樸茨茅斯拍攝英國皇家海軍準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開戰的場景[12]。而主要劇組人員所在的第一組直到4月1日才開始主體拍攝工作。他們之前曾為拍攝《黃金眼》而在一個廢棄的勞斯萊斯工廠建成了一個製片廠,但由於這裡已由攝製《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的喬治·盧卡斯占用,所以劇組只能到附近找到另一處廢棄的工業用地新建片場系統。他們還動用了松林製片廠007片場英語007 Stage。片中龐德在一個「南海美國空軍基地」交還全球定位系統編碼器的鏡頭實際上是在英國境內的一個美國空軍基地取景,這裡停有F15EF15C/D戰鬥機和HH-60G武裝直升機。片中出現的MH-53直升機由派駐英國米登霍爾皇家空軍基地美國空軍第352特戰聯隊英語352nd Special Operations Wing派出[9]。部分鏡頭計劃在越南胡志明市攝製,並且已經獲得簽證。然而到了開拍前兩個月簽證突然遭撤消,劇組於是只能改道泰國曼谷。龐德的發言人戈登·阿內爾聲稱越南政府對劇組需要使用煙火製造術感到不滿,而越南政府官方則表示這是因為「許多複雜的原因」[14]。之前曾由詹姆士·龐德系列電影取過景的地點中,有兩處在本片拍攝過程中啟用過,一個是用來拍攝布洛斯南和海契激情戲的斯托克公園俱樂部英語Stoke Park Club,《金手指》曾在此取景;另一處是片中搜尋卡弗隱身艦的一個接近泰國普吉府的小島,《金鎗人》也曾在這裡進行拍攝[12][22]

斯波蒂伍德試圖在動作戲中加以創新。由於《黃金眼》中已經有過一段鬧市區的坦克追逐戰,因此導演覺得自己也沒法再找到更大的地面交通工具了。於是片中就設計了一段龐德和林慧乘坐BMW摩托車的追逐戲。另一處創新是片中可以搖控駕駛的轎車,前座上沒有司機。這實際上是對一輛BMW 7系列進行改裝,把方向盤等控制設備裝在後座來實現的[23]。這段BMW 750i的追車戲花了3個星期才拍攝成功,劇組用布倫特十字的停車場來模擬漢堡,不過追車鏡頭時最後的一躍倒的確是在漢堡拍的[22]。拍攝一個需要燒毀三輛車的鏡頭時產生的煙比之前的預期要大,導致多位不明真相的群眾報了火警[14]。攝影師以向上的角度來拍攝特技演員進行高海拔軍事跳傘的鏡頭,形成一種演員直到接近水面時才打開降落傘的錯覺效果[24]

電影拍攝期間,有媒體報道稱片場出現了一些爭端。《每日郵報》在報道指導演斯波蒂伍德和編劇菲爾斯坦已形成僵局,多位劇組成員威脅要辭職,其中一人說道:「龐德所代表的所有喜悅和團隊精神已經全部消失了。」[14]但布洛斯南否認了這一點,他說:「這也不過就是場討價還價的老把戲罷了。」[7]斯波蒂伍德則表示:「一切都搞掂了,沒出什麼大事兒。」[11]斯波蒂伍德沒有回歸執導下一部龐德片,他表示製片人有作出邀請,但他實在有些太累了[11]。布洛斯南和海契在拍攝期間存在衝突,因為後者遲了一天才來到片場。不過之後布洛斯南得知原來海契是因懷孕而導致遲到後,他向對方道了歉[18]

《007:明日帝國》是龐德首次使用瓦爾特P99手槍作為隨身武器,取代了之前使用的瓦爾特PP手槍[25]

音樂

在之前為多部詹姆士·龐德系列電影作曲的多產作曲家約翰·巴瑞推薦下,芭芭拉·布洛柯里選擇了大衛·阿諾德來為《007:明日帝國》創作配樂[26]。阿諾德稱自己將以現代方法來創作古典配樂,把鐵克諾音樂與巴瑞創作的經典龐德音樂相結合,他特別借用了巴瑞為《第七號情報員續集》創作的音樂。全文所有樂曲的創作花費了約6個月時間,其中包括阿諾德在收到剪輯好的電影片段後再對之前創作的曲目進行修改[27]。片中室內追車橋段的音樂由「Propellerheads」樂團和阿諾德合作編寫,他們之前已經在另一張唱片中合作過。

電影主題曲是在12份作品中選擇的,其中包括果漿樂團、雪瑞兒·可洛和大衛·阿諾德的創作[28]。最後可洛的歌曲獲選成為片頭主題曲,而阿諾德創作,凱蒂蓮表演的「Surrender」則成為片尾曲,其旋律在電影多處反覆出現[29]。電影原聲帶於1997年11月25日發行,其中包含15首曲目,全長52分54秒,唱片獲得了評論家的好評,Filmtracks網站的克里斯蒂安·克萊門森(Christian Clemmensen)形容這是「對整個龐德系列的一次精彩致敬」[29][30]

曲目列表[29][30]
  1. Tomorrow Never Dies 4:47
  2. White Knight 8:30
  3. The Sinking of the Devonshire 7:07
  4. Company Car 3:08
  5. Station Break 3:30
  6. Paris and Bond 1:55
  7. The Last Goodbye 1:34
  8. Hamburg Break In 2:52
  9. Hamburg Break Out 1:26
  10. Doctor Kaufman 2:26
  11. *-3-* Send 1:17
  12. Underwater Discovery 3:37
  13. Backseat Driver 4:37
  14. Surrender 2:56
  15. James Bond Theme3:12

發行和迴響

《007:明日帝國》於1997年12月9日在萊斯特廣場的歐德翁(The Odeon電影院舉行了首映式,之後還在伊恩·佛萊明原著出版商強納生·凱普英語Jonathan Cape的故鄉貝德福廣場舉辦了首映式後的聚會[31]。影片從12月12日起在英國和冰島全面上映,並在之後這個星期里開始在其他多個國家發行[32]。電影於12月16日在美國的2807家電影院上映,首周進帳2514萬3007美元,平均每家電影院8957美元,名列票房榜亞軍位置,僅次於《鐵達尼號》,最終美國的票房收入為1億2530萬4276美元,其他國家2億770萬6792美元,全球總收入3億3301萬1068美元[33],從美國票房來看超越了收入1億642萬9941美元的前作《黃金眼》,但全球票房仍然不及後者的3億5219萬4034美元[34]

影片獲得的評價褒貶不一,根據爛蕃茄上收集的63篇專業評論文章,其中有36篇給出了「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57%,平均得分6(最高為10)[35]。而在Metacritic上收集的21份評論中,有8篇給出好評,1篇差評,12篇褒貶不一,平均得分56(最高100)[36]。《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埃伯特給予影片三星的評價(最高四星),稱《007:明日帝國》沒有讓人失望,是一部很有風格,時常讓人感到興奮的作品,電影中的惡棍與往常相比更現代,也更可信,與前作相比增加了一些更微妙的諷刺效果[37]詹姆士·伯拉迪尼英語James Berardinelli形容這是「多年來最出色的龐德片」,稱布洛斯南在角色中表現出了與康納利非常類似的一種風流倜儻的自信[38]。不過,《洛杉磯時報》的肯尼斯·圖蘭覺得《007:明日帝國》多處透出一種平庸感,與前作相比存在較大程度的雷同[39]Salon.com網站的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批評電影就是一段平淡無奇,毫無特色的戀情[40]

由雪瑞兒·可洛演唱的同名主題歌獲得了第55屆金球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獎提名,還贏得了葛萊美獎最佳專為電影或電視創作歌曲獎。影片獲得了4項土星獎提名,其中布洛斯南最終在男演員獎上勝出。電影還獲得了金捲軸獎外國長片類最佳音效剪輯獎和廣播音樂公司電影音樂獎。[41]

電影在英國發行時,有多段涉及暴力和武術裝備的鏡頭被剪,還減輕了音響效果的衝壓力,希望可以獲得一個更寬鬆的評級來提高票房收入,之後發行的錄影帶DVD為了保持這一評級又作了進一步刪減。這些改動之後都在英國發行的旗艦版DVD中得到恢復,不過其評級也相應受到調整。[42]

相關

 
只印上倉頡字根的鍵盤,設計、用色和字體均模仿了本電影中出現的中文電腦鍵盤

出現在其它媒介

《007:明日帝國》是第一部由現任龐德小說家雷蒙·班森英語Raymond Benson改編成書籍的龐德電影。這本書與電影劇本相比有所擴充,增加了一些林慧的內容以及多個沒有出現在片中的次要角色。小說中還揭露卡弗是媒體大亨羅弗曼勳爵(Lord Roverman)的兒子,他強逼父親自殺來接手家族產業[43]。班森之後的多部龐德小說都受到了《007:明日帝國》的影響,特別是龐德使用的武器由瓦爾特PP手槍換為瓦爾特P99手槍。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007:明日帝國》是三部龐德小說中自己最滿意的作品[44]

電影還改編成了一款同名第三人稱PlayStation電子遊戲,於1999年11月16日在美國藝電上發行。不過遊戲的評價不佳,Game Revolution網站形容這「實在是個空洞而淺薄的遊戲」[45],而IGN網站則認為這是款平庸之作[46]

佚事

《007:明日帝國》電影中出現中文電腦鍵盤,上方印的都是中文繁體字,這鍵盤令龐德卻步,只好交由林慧處理。鍵盤上印著的是倉頡輸入法的倉頡字根。它引起了中文圈和外語圈的人留意及討論[47][48][49][50]

參考文獻

  1. ^ Tomorrow Never Dies (1997). Box Office Mojo.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4). 
  2. ^ James Bond Vs. Himself. Box Office Mojo.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5). 
  3. ^ Weekend Box Office Results for December 19–21, 1997. Box Office Mojo.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2). 
  4. ^ 4.0 4.1 4.2 Bruce Feirstein. Bruce Feirstein: The Tao of Bond-Film Naming. Vanity Fair. 2008-01-29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5). 
  5. ^ Dye, Kerry Douglas. His Word is Bond: An Interview With 007 Screenwriter Bruce Feirstein. LeisureSuit.net. 1999-11-15 [2011-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1). 
  6. ^ Full cast and crew for Tomorrow Never Dies (1997). IMDb. Amazon. [201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3). 
  7. ^ 7.0 7.1 7.2 7.3 7.4 Ashton, Richard. Tomorrow Never Dies. hmss.com. 1997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4). 
  8. ^ Business Data for Tomorrow Never Dies. IMDb. Amazon.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3). 
  9. ^ 9.0 9.1 9.2 9.3 Rex Weiner; Adam Dawtrey. Latest Bond Production Shaken, Stirred. Variety. 1996-12-08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10. ^ Pierce Brosnan returns as James Bond, battling British baddie Jonathan Pryce. Cinefantastique. 1997. Director Roger Spottiswoode said, "I'd met the Broccoli family years before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making one of the [prior Bond] Timothy Dalton episodes 
  11. ^ 11.0 11.1 11.2 11.3 Collette, Kevin. Yesterday’s 'Tomorrow': Spottiswoode Interview. ianfleming.org. 2004-04-10 [2008-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9).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Production Notes – Tomorrow Never Dies. MI6-HQ.com.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8). 
  13. ^ Ferrante, Anthony C.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Pen. Eon Magazine. 1999-10 [2007-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07-11).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Shooter, Anne. Bond in the Crossfire. Daily Mail. 1997-05-27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15. ^ Johns, Elizabeth. Teri Hatcher Pregnant. E!. 1997-05-02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16. ^ Live and let lie?. Yahoo! News. 2008-11-28 [2012-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8). 
  17. ^ Rorke, Robert. CSI: Sela. New York Post. 2011-05-08 [2011-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0). 
  18. ^ 18.0 18.1 Rebello, Stephen. Playboy Interview: Pierce Brosnan. Playboy. 2005-12, 52 (12): 61–62+65–68+70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6). 
  19. ^ Ferguson, Amy. Back in Action. Tribute. [2007-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18). 
  20. ^ Much More Than Just A Bond Girl.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97-05-30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5). 
  21. ^ Promi-Porträt: Götz Otto. kwick!. 2007-10-20 [2009-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1). 
  22. ^ 22.0 22.1 Tomorrow Never Dies filming locations. movielocations.com. [201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7). 
  23. ^ Highly Classified: The World of 007 (DVD (Documentary)). Tomorrow Never Dies: Ultimate Edition, Disk 2. 
  24. ^ Double-O Stuntmen.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 Ultimate Edition, Disk 2: MGM Home Entertainment. 
  25. ^ Keeling, Judith. Bond Goes Down A Bomb In Brent Cross. Evening Standard. 1997-06-17 [201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Bond himself is being issued with a new Walther P99.9mm, to update his traditional Walther PPK 7.65mm weapon. 
  26. ^ Macnee, Patrick (Narrator). The Bond Sound: The Music of 007 (DVD (Documentary)). 
  27. ^ Burlingame, Jon. Bonding With the Score. Los Angeles Times. 1997-12-18 [201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8). 
  28. ^ James Bond's Greatest Hits (Television). UK: North One Television. 2006. 
  29. ^ 29.0 29.1 29.2 Review of Original Album. filmtracks.com. [201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8). 
  30. ^ 30.0 30.1 Tomorrow Never Dies [Original Soundtrack] - David Arnold. Allmusic. [201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3). 
  31. ^ Tomorrow Never Dies – The Premiere & Press. MI6-HQ.com. 2003-12-12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8). 
  32. ^ Release dates for Tomorrow Never Dies. IMDb. Amazon.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5). 
  33. ^ Tomorrow Never Dies (1997). Box Office Mojo.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34. ^ GoldenEye. Box Office Mojo.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1). 
  35. ^ Tomorrow Never Dies (1997). rottentomatoes.com.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4). 
  36. ^ Tomorrow Never Dies. metacritic.com. CBS.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2). 
  37. ^ Ebert, Roger. Tomorrow Never Dies. Chicago Sun-Times. 1997-12-19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1). 
  38. ^ Berardinelli, James. Tomorrow Never Dies. reelviews.net. 1997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5). 
  39. ^ Turan, Kenneth. James Bond Is Back in Franchise That Never Dies. Los Angeles Times. 1997-12-19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8). 
  40. ^ Taylor, Charles. Stale Bonding. Salon.com. 1997-12-19 [2009-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14). 
  41. ^ Awards for Tomorrow Never Dies. IMDb. Amazon.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3). 
  42. ^ TOMORROW NEVER DIES rated 15 by the BBFC. 2006-05-23 [201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0). 
  43. ^ Raymond Benson. The Raymond Benson CBn Interview (Part IV). CommanderBond.net (訪談). [201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8). 
  44. ^ Benson on Bond.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dia Tie-In Writers. [2012-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6). 
  45. ^ Liu, Johnny. Tomorrow Never Dies. Game Revolution. 1999-12 [201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5). 
  46. ^ Perry, Doug. Tomorrow Never Dies. IGN. 1999-11-19 [200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8). 
  47. ^ 李祥. 倉頡輸入法──智慧之旅. 《e-zone》週刊. 1999-12-08. 
  48. ^ >郭文華(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解開鍵盤的身世密碼(下):倉頡與注音輸入的文化史.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5-02-02 [2019-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30). 
  49. ^ 007の中国人工作員の漢字キーボードは何を考えているんだ?>その正体とは. togetter. 2017-08-02 [2019-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8). 
  50. ^ 鯛魚. 日本網友疑惑《007劇中的中文鍵盤好奇怪》這特務到底是哪裡人……. 宅宅新聞. 2017-08-05 [2019-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3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