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響
方響,是源於中國的一種傳統敲擊樂器,並傳至東亞其他地區。八音分類屬「金」,因其音片呈長方形而得名,用鐵或銅等製作。從史籍看,方響始於南北朝的梁代,唐宋時期盛行。[1]方響音片在架上直懸,上邊呈圓弧形,下邊為直線,是古代刻意體現「天圓地方」的宇宙觀而設計。通常十六片為一架,分上下兩層懸掛,每層八片。[2]音片斜依於兩條橫置的纏有黃氊的鐵鋌上,鐵鋌支撐音片的部位恰好在音片振動的兩條節線上,用一副小槌敲奏音片中央發音。[3]方響的十六塊音片長度、面積相同,以磨薄音片背面中央來調節音高。[4]
分類 | 打擊樂器 |
---|---|
相關樂器 | |
編磬 |
唐代曾湧現過著名的方響演奏家。[5]方響在唐代十部伎中用於清樂和燕樂。在宋代教坊中成為定律樂器。[6]從唐代至清代,方響一直被用於宮廷禮樂。清代在奏凱歌樂時,由儀仗隊員騎在馬上每人手執一片方響片,各自用一根小槌敲擊。[7]方響的音域為一個半八度,其中一個八度內半音齊全,高八度的四都音區中沒有半音。音位排列頗為獨特。[8]
參考
- ^ 《舊唐書·音樂志二》「梁有銅磬,蓋今方響之類。」「方響,以鐵為之。修八寸,廣二寸。圓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設業,倚於架上,以代鍾、磬。人間所用才三四寸。」
- ^ 宋·陳暘《樂書·俗部·金之屬中》:「方響之制,蓋出於梁之銅磬,形長九寸,廣二寸,上圓下方。其數十六,重行而編之。」
- ^ 《清會典圖·樂器五》:「方響,用鋼。十六枚同簴,上下各八。應十二正律,四倍律,形制皆同,面平,後近為橫脊,長七寸二分九厘,廣一寸八分二厘二毫,以厚薄為次,各得編磬之半,竅其上。以黃絨紃系之簴,制如屏,髹朱繪花紋。通高四尺八寸,闊二寸二分,頂中設火珠,兩端塗金龍首,垂五采流蘇。中橫鐵鋌四,裹以黃氊,鉤著兩簴,前後上下各二,懸方響而斜佚之。擊以小鐵槌。」
- ^ 清·徐珂《清稗類鈔·音樂類》:「方響」,「亦以厚薄分清濁,應十二正律四倍律。」
- ^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方響》:「咸通中,有調音律官吳繽為鼓吹署臣。善大方響,其妙超群,本朱崖李太尉加樂人也。」
- ^ 《宋史·樂志十七》:「熙寧九年,教坊副使花曰新言:樂聲高,歌難繼。方響部器不中度,絲竹從之。宜去噍殺之急,歸嘽緩之易,請下一律,改造方響,以為樂准。絲竹悉從其聲。則音律諧協,以導中和之氣。」
- ^ 《清會典·樂器》:「惟馬上奏凱歌樂,方響分用其八,人執一枚,厚薄形制皆同,系黃絨紃,以手擎的擊之。」
- ^ 宋·陳暘《樂書·俗部》:「方響之制」,「凡十六聲,比十二律餘四清聲爾。抑又編懸之次與雅樂鍾、磬異,下格以左為首,其一黃鐘,其二太簇,其三姑洗,其四仲呂,其五蕤賓,其六林鐘,其七南呂,其八無射。上格以右為首,其一應鐘,其二黃鐘之清,其三太簇之清,其四姑洗之清,其五仲呂之清,其六大呂,其七夷則,其八夾鍾。此其大凡也。後世以鐵為之,教坊燕樂用焉,非古制也,非可施之宮廷用之,民間可也,今民間所用才三四寸爾。」
延伸閱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