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脈頻率

時脈頻率(英語:clock rate,又譯:時脈速度)是指同步電路中時鐘的基礎頻率[1]它以「每秒時鐘周期」(clock cycles per second)來度量,量度單位採用SI單位赫茲(Hz)。在電腦領域當中,其一般指的是由處理器中的時鐘發生器產生的脈衝訊號的頻率,該訊號用於同步電腦中各部件的工作。時脈頻率也被用來作為衡量處理器執行速度的一個指標。[2]在單個時鐘週期內(現代電腦中央處理器內的這個時間一般都短於一奈秒)邏輯零狀態與邏輯一狀態來回切換。 由於發熱和電氣規格的限制,週期里邏輯零狀態的持續時間通常要長於邏輯一狀態。

第一代電腦當中的時脈頻率通常以赫茲(Hz)或千赫茲(kHz)的級別來衡量;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間面世的個人電腦(PC)當中,時脈頻率可達到兆赫茲(MHz)級別;而在21世紀的現代CPU當中,時脈頻率通常可達吉赫茲(GHz)的級別。在比較同一系列的處理器時,這是一個較為有用的指標。

時脈頻率的限制條件

產品分級(Binning)

現代中央處理器CPU)製造商常為能夠在較高的時脈頻率下執行的CPU設定更高的定價。就某個單一的CPU來說,時脈頻率是在生產環節的最後通過實測測定的。通過了特定測試標準的CPU會被標上這個標準相應的時脈頻率,如1.5GHz(十五億赫)。晶片製造商會給出一個「最高時脈頻率」的規範,並且通過在出售晶片之前對它們進行測試,以確保它們符合「最高時脈頻率」的規範。測試將執行最複雜的指令,處理最複雜的資料模型確定使用的最長處理時間(測試在最合適的電壓和穩定保證CPU在最低效能下執行),保證最高時脈頻率時不會發生問題。而當一個CPU沒有通過較高時脈頻率的級別的測試,但通過了較低一級的測試時,它會被標上一個較低的時脈頻率。例如某個CPU未通過1.5GHz時脈頻率的測試,卻通過了1.33GHz那一級的,它就會被標為1.33GHz,並且售價會低於時脈頻率為1.5GHz的CPU。[3][4]

工程因素

CPU的時脈頻率通常是由晶體振盪器頻率決定的。通常來說晶體振盪器產生一個固定的正弦波,稱為頻率參考訊號。然後,特定的電路將其轉換為同頻率(或是數倍於輸入頻率)的正弦波,用於驅動數字電路組件。

對某些特定的CPU來說,將時脈頻率降低一半(降頻),一般來說效能也將降低一半,同時此CPU產生的熱量也將減少。

與此相對的,有些人試圖提高CPU效能,為此他們嘗試讓CPU執行在一個較高的時脈頻率上(超頻[5]。然而,超頻的程度可能會很快受到下麵條件的限制:

  • 在一個時鐘脈衝後,CPU的訊號線需要時間在新狀態下達到穩定。如果上一個脈衝的訊號還沒有處理完成,而下一個時鐘脈衝來的太快(在所有訊號線完成從0到1或者從1到0的轉換前),就會產生錯誤的結果。
  • 當訊號線從1轉換到0狀態(也可以是0轉換到1狀態)時,將會浪費部分能量使之轉換為熱能(主要是內部驅動電晶體)。當CPU執行複雜指令,由此進行大量的1狀態0狀態之間的互相轉換時,更高的時脈頻率將更容易浪費掉能量產生更多的熱量。如果產生的熱量不能被散熱系統及時帶走,電晶體將可能因此過熱損壞。

處理器同樣存在時脈頻率的下限,除非使用完全靜態邏輯結構設計的處理器核心。

面對限制的努力

工程師一直在尋找新的方法來設計CPU,使它們效能提高,耗能減少,減少限制條件的影響,使新的CPU能執行在更高的時脈頻率上。最終限制條件可能由可逆計算解決。第一個完全可逆計算的CPU,Pendulum,在 1990 年代後期在麻省理工學院使用標準 CMOS 電晶體實現。[6][7][8][9]

同時人們也在尋找另一種新方法來設計CPU,使新CPU與老CPU執行在相同甚至更低的時脈頻率,但是新CPU將擁有在每個時鐘周期執行更多指令的能力(另見摩爾定律)。

比較

時脈頻率是比較在同一家族內的晶片效能的唯一方法。例如,一台PC機配備了50MHz的Intel 486 CPU的電腦,它的效能大約是擁有同樣主記憶體、顯示裝置和CPU但CPU執行在25MHz的另一台電腦的兩倍,而如果是一台執行在相同時脈頻率的MIPS R4000電腦就不能這樣直接比較了,因為它們的處理器、功能和架構是不同的。此外,在比較電腦整體效能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很多因素,例如前端匯流排("front side bus",FSB),主記憶體的時脈頻率,CPU通用暫存器的資料寬度和機器的一級、二級快取等。

時脈頻率不應該被應用在不同電腦或者不同類處理器家族的比較中。而是應該以軟體基準測試的結果作為比較的標準。僅僅考慮時脈頻率會讓人產生誤解,因為不同的處理器在一個周期內能完成的工作是不一樣的。例如,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的指令要比複雜指令集(CISC)的簡單(但是時脈頻率要高)、超純量處理器可以在一個周期內執行多條指令,但是它一個周期沒有完成多條指令的情況也不少見。此外除去時脈頻率,低純量和並列度都影響了電腦的效能。

歷史

首台商業PCAltair 8800(由MITS製造)使用了一個時脈頻率為2MHz(200萬次/秒)的Intel 8080 CPU。第一台IBM PC的時脈頻率是4.77MHz(4,772,727次/秒)。1995年,Intel's Pentium 晶片達到了100 MHz (1億次/秒),到了2002年,最快的CPU:Intel Pentium 4 達到了3GHz(三十億次/秒,相當於每個周期3.3*10-10秒)

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大多數電腦公司宣傳他們的電腦效能主要提及CPU的時脈頻率。這導致了各種各樣的行銷手段,比如說蘋果電腦公司決定生產銷售時脈頻率110MHz的Power Macintosh 8100/110,因此蘋果公司可以宣傳這台機器是執行速度最快的--因為當時Intel最快的處理器執行在100MHz。但是這是毫無意義的,因為 PowerPC 和 Pentium 處理器的架構完全不同。

在2000年以後,Intel 的老對手,AMD公司使用型號取代頻率來推廣它的處理器,因為當時Intel的Pentium 4處理器雖然擁有較高頻率、但效能卻輸給相同時脈的其他x86處理器。這個趨勢試圖降低「兆赫神話」的影響,因CPU的時脈並不能表現出CPU的全部效能。2004年, Intel 公司宣布它也將型號代替頻率進行命名,可能是因為消費者將Pentium M移動處理器(它的頻率大致相當於 Pentium 4的一半)與 Pentium 4 相混淆了。截至2007年,CPU效能的提高主要通過管線指令集多核心技術的創新來實現,而不是時脈頻率的提高(時脈頻率的提高受到了CPU功耗下降的限制)。

世界紀錄

2022年12月23日,華碩超頻團隊使用Z790主機板,將英特爾13代酷睿i9-13900K超頻至9.008GHz,創下時脈頻率世界記錄,成為世界上首顆時脈頻率在9GHz以上的CPU。

參見

參考文獻

  1. ^ 本條目部分或全部內容出自以GFDL授權發佈的《自由線上電腦詞典》(FOLDOC)條目Clock
  2. ^ Clock rate. Wikipedia. 2024-11-21 (英語). 
  3. ^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Overclocking" early processors was as simple - and as limited - as changing the discrete clock crystal ... The advent of adjustable clock generators has allowed "overclocking" to be done without changing parts such as the clock crystal."-- Overclocking Guide Part 1: Risks, Choices and Benefits : Who Overclocks? by Thomas Soderstrom
  6. ^ Michael Frank. "RevComp - The Reversible and Quantum Computing Research Grou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Michael Swaine. "Backward to the Futu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r. Dobb's Journal. 2004.
  8. ^ Michael P. Frank. "Reversible Computing: A Requirement for Extreme Supercomput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 Matthew Arthur Morrison. "Theory,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Adiabatic and Reversible Logic Circuits For Security Applicat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14.

本條目部分或全部內容出自以GFDL授權發佈的《自由線上電腦詞典》(FOL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