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努埃爾·埃迪利亞
此條目可參照西班牙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2024年6月4日) |
曼努埃爾·埃迪利亞·拉雷(Manuel Hedilla Larrey,1902年7月18日—1970年2月4日),是西班牙的政治人物,長槍黨的重要成員,也是早期與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爭奪權力的對手。他早期的職業是機械師。[1]
曼努埃爾·埃迪利亞 | |
---|---|
出生 | Manuel Hedilla Larrey 1902年7月18日 西班牙王國坎塔布里亞安布羅塞羅 |
逝世 | 1970年2月4日 西班牙國馬德里 | (67歲)
職業 | 技師、政治家 |
知名作品 | Testamento politico de Manuel Hedilla (1972) |
政黨 | 西班牙長槍黨 |
早年生活
埃迪利亞出生在坎塔布里亞的一個村莊,他的父親是一名公務員,埃迪利亞還是個孩子時父親就去世了。他在畢爾巴鄂的羅馬天主教學校接受教育,後來成為一名船廠工人學徒,但由於西班牙航運業的衰落,其被迫面臨失業。[2] 在米格爾·普里莫·德里維拉政府期間,他重新找到了參與公路建設項目的工作,但在政權崩潰後他再次失業。他搬到馬德里開設了自己的汽車修理廠,儘管這家企業最終失敗了。[3]
參與長槍黨
在馬德里,埃迪利亞在一個天主教乳品農場合作社擔任工程師,並在此期間加入了長槍黨的傳統主義派別。[3]埃迪利亞是長槍黨的創始成員之一,也是何塞·安東尼奧·普里莫·德里維拉的密切同事,後者在西班牙內戰初期被公認為所謂「老襯衫」的領導者。[4] 實際上,在普里莫·德里維拉去世後,他曾短暫地名義上成為法蘭赫的領導人,直到佛朗哥迅速為自己確立了該運動的完全控制。[5]
與佛朗哥的衝突
儘管名義上埃迪利亞是桑坦德的長槍黨領袖,當北部起義開始時卻駐紮在拉科魯尼亞。因此,他負責維持這座城市的秩序,並對血腥鎮壓負有責任。儘管如此,埃迪利亞仍屬於長槍黨的左翼,強調該運動的無產階級和工團主義特徵,他很快就成為了國民軍不加選擇的暴力行為的批評者。[6] 何塞·安東尼奧·普里莫·德里維拉去世後,埃迪利亞被提名為他的繼任者,但他很快就陷入了自己與由阿古斯丁·阿斯納爾和桑喬·達維拉·伊·費爾南德斯·德塞利斯領導的正統主義者之間的權力鬥爭的中心。[7] 埃迪利亞支持社會改革的立場贏得了德國大使威廉·福佩爾將軍的支持,儘管埃迪利亞本人並未直接參與,但他的追隨者在1937年4月16日在薩拉曼卡採取行動,試圖從右翼領袖桑喬·達維拉手中奪取長槍黨總部的控制權。[8]
在此事件之後,埃迪利亞在兩天後獲得了對長槍黨的領導權。然而他的勝利是短暫的,佛朗哥通過頒布統一法令,立即宣布成立「西班牙國家工團主義進攻委員會方陣」來制衡他的權力。[8] 埃迪利亞的密友何塞·薩因斯·諾斯納格爾向長槍黨領導人發送電報,告訴他們忽略所有除通過「正確的層級渠道」發布的命令,這進一步加劇了形勢。雖然該電報對於何謂「正確渠道」含糊其辭,但佛朗哥及其支持者將其視為要求成員僅服從埃迪利亞個人命令的警告[9] 然而,他高估了自己的力量,於4月25日被逮捕,並在次月因叛國罪被判處死刑。然而,在拉蒙·塞拉諾·蘇涅的建議下,判決被改為終身監禁,最終埃迪利亞只服刑四年。[10] 考慮到需要保持長槍黨人的支持,佛朗哥任命另一位「老襯衫」雷蒙多·費爾南德斯-庫埃斯塔為運動的領袖。[11]
參考資料
- ^ Antony Beevor, The Battle for Spain: The Spanish Civil War 1936-39, Weidenfeld & Nicolson, 2006, p. 284
- ^ Aristotle A. Kallis, The Fascism Reader, Routledge, 2003, p. 427
- ^ 3.0 3.1 Kallis, Fascism Reader, p. 427
- ^ E. de Blaye, Franco and the Politics of Spain, Penguin Books, 1976, p. 140
- ^ C.P. Blamires, World Fascism -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ABC-CLIO, 2006, p. 220
- ^ Beevor, The Battle for Spain, p. 284
- ^ Paul Preston, Franco, London: 1995, pp. 261-6
- ^ 8.0 8.1 Beevor, The Battle for Spain, p. 285
- ^ Preston, Franco, p. 268
- ^ Beevor, The Battle for Spain, p. 286
- ^ De Blaye, Franco, p.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