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安(1892年4月24日—1978年),字瑊益,男,祖籍江西吉水,成長於湖北宜昌,中國數學家、數學教育家、數學史和歷算專家,中國數學會的創建人之一。曾先後任武昌大學數學系教授,國立武昌中山大學教務委員會主席,武漢大學教授、教務長、理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生於江西吉水縣栗頭村,病逝於武漢[1]

生平

幼年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後隨祖父遷居湖北宜昌,入讀宜昌公立小學堂。

1908年,考入武昌第二文華普通中學堂(即文華書院(今華中師範大學)(中學部)。

1913年,考入國立武昌高師武漢大學前身)第一班(第一屆畢業生),受到數學家黃際遇等的教誨。

1914年,與同窗好友陳慶兆王義周徐昌期等39人組成中國最早的由學生發起的數學研究團體——數學研究會,並任研究會幹事。其後將演講的內容出了《數學研究會講演集》一書。後改名為理學會,並推請學校數學物理學部主任曾沛霖為會長,特別會員中有竺可楨教授和渭農教授等。

1917年,學校因其成績優秀欲留他在附中執教,他未待聘書發下即東渡日本留學。先後在東京高等物理學校東京高等師範學校讀書。因段祺瑞執政府同日本密定賣國條約,而罷課回國。

1919年,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與杜威同學。同年加入美國數學學會。期間兩次獲美國數學論文獎金。1922年加入中國科學社,1925年獲理工博士學位。

1926年,應母校(已更名為國立武昌大學)的聘請,回國任武昌大學數學系教授,教授熱力學。併兼任國立武昌商科大學數學系主任。

1927年,武昌大學、武昌商科大學等校合併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舉任曾昭安為教務委員會主席,並主管數學系的工作。

1928年春,國民政府決定將武昌中大改建為國立武漢大學,任命曾昭安為籌備委員會委員。作為委員會成員之一的他在學校的選址、籌款、修路、建築方案的確定、建築工程招標乃至山中竹木布局方面全心全意地參與,為武漢大學初期建設貢獻了自己的才智和心血。他還組織編印了《國立武漢大學建築攝影集》,這對於研究武大校史是非常寶貴的歷史資料。

1930年,曾昭安被首聘為數學系主任,直至1953年。路見可王梓坤丁夏畦齊民友等數學家都是他培養的學生。在職期間,他曾先後任武漢大學教務長、理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和招生工作負責人等職。同時任武漢大學《理科季刊》的主編。

1933年,他在數學系建立了當時國內獨一無二的數學模型室,置有石膏、木質、鋼質、絲質的數學模型約200種。

1934年,在他的支持和鼓勵下,數學系師生創辦了《中等算學月刊》。成為當時最早的、有影響的科學普及刊物之一,後發展為現在的《數學通訊》。

1935年7月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舉行中國數學會成立大會,曾昭安入選11人理事會。大會並決定出版刊物《中國數學會學報》(全以英文出版),曾昭安被推舉為編委。

1938年8月,他被選為湖北省十位榮譽教師之一。1938年2月,武大準備西遷四川樂山,曾昭安等六人是遷校委員會委員,他和方壯猷兩人負責武大儀器和圖書的搬遷。抗戰結束後,曾昭安又被任命為復校委員會委員,負責組織整修被日軍破壞的校舍及找回抗戰期間沒能搬走的儀器、教具等。

1949年,曾昭安被中國科學社中華學藝社及中國數學會提名前往北京參加「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並被選為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院系調整中,由於大學課程的安排依照蘇聯模式,當時蘇聯的大學數學系課程中有數學史和天文學,而武大沒有。曾昭安主動地承擔了這兩門課的講授,自編講義。後《天文學通論》被高教部推薦為全國通用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年正式出版。《中外數學史》則是國內數學史專家推崇的數學史著作之一。

1958年,「拔白旗」中,曾昭安由於為畢達哥拉斯「吹噓」及其負責的《數學通訊》「灌輸資產階級的思想和觀點」的罪名而受到批判。

文革期間,曾昭安被作為「反動學術權威」同家人隔離住入學生宿舍,並責令「交待」問題。在文革後期,他以八十高齡在武漢鋼鐵公司修建一米七軋機期間,為該公司翻譯了大量外文資料。

1978年,曾昭安病逝於武漢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享年86歲。

紀念

數學家李國平輓聯寫道:

三八年忘齡相友半世交情沐化雨
八七歲博學多聞等身著作壯名山

學術著作

  • 1930年代至40年代,曾昭安主要研究代數理論函數論,先後寫了《代數方程式之葛洛華氏理論》、《黎曼積分法理論》、《線性積分方程式》、《超越函數各論》、《行列式理論》、《付利葉級數與調和級數》等專著。
  • 1940年代後,曾昭安的主要研究方向轉到了中外數學史,他希望通過研究中西方的數學發展,進行比較,融會貫通這兩大文化體系。於1946年出版《學術歷》,書中按照月日的順序,自元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每日記載一兩件歷史事件,逐日無遺地撰寫科學史的體例在當時是獨創。此外,他還先後寫了多篇數學史方面的論文。
  • 1950年代,他出版了專著《中外數學史》。同時開始了對天文學的研究,編寫講義《天文學通論》。其研究專著《中國天文學的成就》被高教部列為1956年完成的重要研究課題。該著作以數學為中心,收集中國歷代有關天文物理氣象力學諸顯著成果來和西方作比較,指出中國古代的科學理論和實踐在許多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並且有些碩果遠遠超過了西方。
  • 此外,他還撰寫了大量的數學和天文學的科普性文章,能背誦圓周率兩百多位數。還有《不變式論》、《高等平面曲線論》、《調和函數論》、《珈羅瓦與理想數》、《傅利級數論》、《直尺與圓規作圖不能問題》、《各國曆法之比較》、《黃金分割原理的運用》、《世界上最古的幾何學》、《人造月亮》、《武大雜記》等著作。

社會職務

家庭

曾昭安之子曾憲昌教授:武漢大學數學系教授,計算機科學系系主任,中國計算機科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第一任副會長,中國人工智慧學報主編。

參考資料

  1. ^ 張品興, 殷登祥, 陳有進等主編. 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2. ISBN 978750431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