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沙連古道

水沙連古道,為位於台灣南投縣的古道,因通過土地公鞍嶺,又稱為土地公鞍嶺古道,修建年代已不可考,[1]為漢人進入頭社盆地、水社、埔里盆地的重要路線,也是為一與邵族有直接關係的古道,在日治時期被公路所取代。該古道由於漢人開發森林資源以及公路和產業道路的開鑿,該古道大部分路段遭到破壞,目前可辨認的僅水裡至埔里5公里左右的路段。[2]

歷史

水沙連古道的開鑿主要源於一、二百年前,對於貿易與遷徙的需求,其前身可能為原住民的「眉番」與「泰雅番」在埔里盆地一帶踏出水沙連古道的北端路線,以及「水社番」與「布農番」則踏出古道的南端路線。[3]

光緒4年(1824),王增榮與陳坑兩位墾首修築沿線道路。光緒10年(1884年),台灣鎮總兵吳光亮開路入後山,由於道路崎嶇難行,曾重新修整水沙連古道南段,使其更加便於通行。[4]

日治初期,水沙連古道被視為重要隘線,因此曾設置隘寮以及隘勇駐屯。

該古道自清代以來便為水裡進入頭社、水社、埔里社的重要道路,也是進入埔里盆地的主要路線,直到被公路所取代。[5]

清代水沙連古道路徑

清道光9年(1829年)的姚瑩在其著作《東槎紀略》中,記錄了水沙連古道的南北路徑。[6]

水沙連古道南路

進入水沙連沿著觸口、濁水溪向東,越過獅仔頭山,至集集舖、廣盛莊,越過集集的大山向東進入水裡社的柴圍,又向北越過雞胸領(土地公鞍嶺)、芊蓁林、竹仔林,走十五里到水裡的頭社,繼續走八里進入水社,往北七里為貓蘭社,再往北至沈鹿,迆西復入山後有谾口,地勢狹窄,最為險要。再向北為埔里大社。[7]

影響

水沙連古道的開鑿使得大量漢人湧入水社、頭社、魚池及埔里盆地,造成了現今原漢分布的現象,也使得邵族的傳統領域大量流失;同時也使日月潭邵族的聯外交通方式由水路轉變成陸路。[8]

參考資料

  1. ^ 水沙連古道. 尋路.循路台灣原住民古道空間資訊網 (中文). 
  2. ^ 陳永龍、鄭安睎. 水沙連古道與聚落研究報告書. 2011: 4–5. 
  3. ^ 陳永龍、鄭安睎. 水沙連古道與聚落研究報告書. 2011: 12. 
  4. ^ 集集堡記略. 
  5. ^ 水沙連古道南路的路線. 濁水溪文化記憶庫 (中文). 
  6. ^ 水沙連古道南路的路線. 濁水溪文化記憶庫 (中文). 
  7. ^ 姚瑩. 東槎紀略 卷一. 
  8. ^ 陳永龍、鄭安睎. 水沙連古道與聚落研究報告書. 201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