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聖保羅座堂
波士頓聖保羅座堂(Cathedral Church of St. Paul, Boston)是聖公會麻薩諸塞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特里蒙特街138號,下城十字附近,波士頓公園和公園街站對面,毗鄰教區辦公室。該堂由亞歷山大·帕里斯和所羅門·威拉德設計,建於1819年,是新英格蘭第一個希臘復興風格的教堂,1970年因建築價值被列為國家歷史地標[3]。
聖保羅座堂 | |
地點 | 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特里蒙特街138號 |
---|---|
建於 | 1819 |
建築師 | 亞歷山大·帕里斯 所羅門·威拉德 |
建築風格 | 希臘復興 |
NRHP編號 | 70000730 |
重要日期 | |
NRHP收錄 | 1970年12月30日[1] |
指定NHL | 1970年12月30日[2] |
歷史
聖保羅座堂成立於1819年,當時在波士頓還有另外兩個聖公會教堂,基督堂(通稱為老北教堂)和夏季街三一堂。它們都建於美國革命前,曾是英國聖公會的一部分。聖保羅堂的創始人希望在波士頓建立一個完全美國的教堂。與眾不同的是,在那個時候,對於一個教堂建築,聖保羅座堂採用了希臘復興建築風格。它的設計師是亞歷山大·帕里斯(以昆西市場著稱)和所羅門·威拉德(以邦克山紀念碑著稱)。[1]它的花崗岩外牆和砂岩立面自建成以來變化不大。原計劃在門楣上放置保羅對亞基帕王講道的雕塑,但沒有實施。教徒中包括丹尼爾·韋伯斯特[4]。
1912年,它的社區已主要成為非住宅後,教區以聖保羅為其座堂。同時進行改建,建築師拉爾夫·亞當斯克拉姆以地標式的哥德式教堂著稱,如Ashmont社區的諸聖堂和紐約市聖者約翰座堂。
從19世紀80年代直到1980年,聖保羅座堂有一個男子和男孩唱詩班在主日上午禮拜時獻唱。創始人沃倫·安德魯·洛克從1882年到1910年同時任哈佛大學管風琴師和唱詩班指揮。[5]而最後一任管風琴師和唱詩班指揮是托馬斯·穆雷,以後成為耶魯大學大學管風琴師和音樂教授[6]。
設計
聖保羅座堂的中央設計是「迷宮」,它的目的是為了冥想,是以義大利拉文納的一個迷宮為藍本。構成建築外部的石頭,來自倫敦的聖保羅座堂和英國波士頓的聖博托爾夫教堂。2014年,聖保羅座堂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內部裝修,並在2015年秋季完成。在此期間,天花板上的天窗增加了自然採光,祭壇周圍的弧形坡道被改造為無障礙通道,以及教堂內部的彩色玻璃窗和其他功能皆被改造。[7]
-
塞繆爾·法勒賈維斯像
趣事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2011年出版的自傳《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書中,一張聲稱在1980年代的倫敦與姊姊蔡英玲的合照,被揭發其實是在聖保羅座堂前拍攝。[8]
參考
- ^ 1.0 1.1 National Register Information System.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07-01-23.
- ^ St. Paul's Church (Episcopal) (Boston).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summary listing.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0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0).
- ^ NHL nomination for Cathedral Church of St. Paul (PDF).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15-02-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1-09).
- ^ Bacon's dictionary of Boston. 1886
- ^ "Tablet Dedicated to Warren Andrew Locke, '69," The Cambridge Tribune, Volume XLV, Number 18, 1 July 1922.. [2016-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4).
- ^ "Thomas Murray," Yale School of Music website. [2016-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6).
- ^ 獨家:蔡英文編造的博論口試地點—波士頓聖保羅天主教堂內外畫面曝光. 《呷新聞》. 2020-12-01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中文(臺灣)).
- ^ 獨家:自稱是LSE博士的台灣總統蔡英文,到底是在倫敦、還是在波士頓完成博論口試?. 《呷新聞》. 2020-11-01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7) (中文(臺灣)).
- King's hand-book of Boston. 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