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移民史

特定历史
Coat of Arms of Australia
這篇文章是
澳大利亞歷史系列的一部分
通史
史前時期
1901年前
1901年後
時間表
按主題
探險
憲法
聯邦
移民
軍事
州和領地
首都直轄區
昆士蘭
塔斯馬尼亞
維多利亞
西澳大利亞
民族
原住民
城市史
阿德萊德
布里斯班
坎培拉
墨爾本
珀斯
雪梨

澳大利亞移民[1]的歷史大約始於五萬年前[2],第一批移民是通過馬來群島新幾內亞來到澳洲大陸的古代澳洲原住民。

歐洲人的首次進入是在16世紀到17世紀,但是正式的群體性遷徙是從1788年1月26日才開始的。

而由海外到澳大利亞的移民人口,在過去的15年間[何時?]由極大程度的增加。總遷入人口數量從1992年至1993年的30042人[3]增加到了2006年至2007年的177600人[4],達到了歷史的最高點。而這些移民中大部分是技術移民和家庭重組式的移民。同時今年[何時?]偷渡到澳大利亞的人口也達到了歷史最高點。

在2004-2005年間,總共有123424人移民到澳大利亞,他們當中有17736人來自非洲,54804人來自亞洲,21131人來自海外,18220人來自英國,1506人來自南美,還有2369人來自東歐[5]

2005年-2006年有131000人移民至澳大利亞[6],而預計2006-2007年澳洲的移民人口是143000[7]。並且這個目標在2007-2008年定在142800至152800之間,同時還有13000個人道主義項目的人口定位[8]。澳大利亞打開了國門,並且在2008-2009年間,計劃移民人口達到了30萬,達到了移民局自二戰結束建立以來的歷史最高點[9][10]

澳大利亞的移民歷史

人類首次進入澳洲大陸的時間是在冰河時期,那個時候海面的高度和現在相差甚遠。理論上來說,那個時候的人類通過馬來群島,到達當時還沒有分割的澳洲大陸。

通過一條大陸橋連接了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而這條大陸橋只有在海水表面下降100-150米的時候才會存在。如果海平面在這個程度的話,澳大利亞的海岸線將會比現在長的多,甚至達到更遠處的帝汶海,並且另外一條連接其他大陸並讓最早的一批移民進入澳大利亞的通道。考古學對於這些移民的時間爭論不休,但是被大多數都認同的並且有事實依據的理論是大約在40000至45000年以前,開始了澳大利亞的首批移民,當然這個理論並不能夠得到全面的認可。有的也認為是在更早的60000年以前。[來源請求]

1788年1月26日,現在已經將這一天定為澳大利亞的國慶節,但是卻被一些澳大利亞的原住民及其支持者們定為「災難日」,「侵略日」[11]。英國的第一支罪犯遣送船隊在雪梨的Cove登陸,目的是為了在當地建立一個監獄。並且在同年的2月7日,正是宣布那裡為新南威爾斯殖民地

而這個殖民地的最初目的是一個監獄和極少量的移民。自從建立的第一天起就開始接收來到各地的移民。由於從歐洲到澳大利亞的航行費用要遠遠高於美洲。殖民地發現很難吸引民眾遷徙到這裡。直到1840年,愛德華·吉本·維克菲爾德的想法的做法才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的做法是維持土地的高價格,但是為新移民提供津貼。而這一做法一直到新的自治政府成立以前一直被沿用。直到後來選民拒絕用罰款的稅來為有就業競爭力的人提供工作機會。

淘金時代,開始於1851年,引發了人口數量的極大增長,包括很大數量的不列顛和愛爾蘭移民,還有小數量的德國人和其他歐洲人口以及中國人。這些人群後來受到了不斷增加的限制和種族歧視,而這使得他們大部分沒有可能繼續在這個國家留下來。聯邦政府由多個澳大利亞殖民地組建起來以後,其最初的所有改革就包括1901年移民限制法案,也就是白澳政策,主要是為了限制非白人的移民。由於大英帝國的反對,這項非常顯著的種族歧視政策沒有被通過,但是一項由移民官隨即抽查的歐洲語言控制機器的測試卻開始執行。最後一個經歷此測試的移民是在1909年。也許最高興的人莫過於埃貢·歐文·基施,他是一個左翼的東歐記者,精通5門語言,但是卻在蘇格蘭的語言測試中被認為是沒有正常閱讀和寫作能力而被流放。

 
1885年,剛下船的移民群眾。

聯邦政府還發現要想能夠吸引各地的移民,必須要通過津貼新移民的方式,而且可以通過控制津貼的數量來控制移民人口,從而達到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都能夠得到合適的移民數量。

由於1938年一個有5000個猶太人家庭組成的難民群體,通過獲得官方的語言測試或者擁有官方的語言證書合法的移民到了澳大利亞,由此讓澳大利亞政府感到不愉快,從而停止了之前的那項法令。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為了有能力抵抗日本人的侵略,澳大利亞必須要人口繁榮昌盛,因此政府開始了大量的移民計劃項目。成千上萬的無家可歸的歐洲人遷徙到了澳大利亞,而且有超過100萬的英國民眾在移民輔助計劃的幫助下移民到了澳大利亞。而且被廣泛的稱作是10英鎊一個人。移民的條件非常簡單,只要你是歐洲人的血統,合理的健康條件,並且沒有犯罪記錄,那麼你就能夠成為澳大利亞的移民。

 
1954年,50,000名荷蘭移民進入澳洲

大約在1970年左右的時候,移民政策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自從1788年澳洲開始對外開放白人移民以來,首次出現了自願移民數量高於政府所需求的數量。從那以後所有的移民津貼全部取消,並且移民需要的過程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1972年,執政長達23年自由黨-鄉村黨保守派聯盟下台,澳大利亞工黨的惠特姆上台執政。惠特姆政府主張東方政策,在其任內,澳大利亞承認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同年終結白澳政策。此後,亞洲移民開始進入澳洲,澳洲也正式成為亞太區的主要移民國家。

 
自1976年以來,移民至澳洲的人口數據。

在2001年的大選中,伊斯蘭恐怖主義問題和邊境線保護問題成為了焦點,而這些都是由於諸如美國911事件坦帕事件,海外兒童事件以及SIEV-X沉沒事件引起的。而這些都成為了對於太平洋問題解決方案的大選討論內容。約翰·霍華德政府由於其支持美國小布什對於伊斯蘭恐怖主義的強硬政策而最終第三度取得大選勝利,並為他在2004年再度連任,連續11年半執政。但是,即便如此,在霍華德的保守派政府執政期間,海外移民的數量仍然顯著的在增加,特別是來自中國和印度等亞洲國家。

澳大利亞公民出生國的數據調查

 
澳大利亞公民出生國圖像,2006年
來源:澳大利亞統計局[12]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2006年年中的數據報告[13],有4956863位澳大利亞公民不是在澳大利亞本土出生,差不多是總人口的24%。

出生國 估計居民人口[14]


英國 1,153,264
紐西蘭 476,719
中國 279,447
義大利 220,469
越南 180,352
印度 153,579
菲律賓 135,619
希臘 125,849
南非 118,816
德國 114,921
馬來西亞 103,947
荷蘭 86,950
黎巴嫩 86,599
斯里蘭卡 70,908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68,879
印度尼西亞 67,952
美國 64,832
波蘭 59,221
斐濟 58,815
愛爾蘭 57,338
克羅埃西亞 56,540

移民構成

根據2006年的數據,在人口構成上面還有很大的不同[15]

新南威爾斯州是人口最多的州,同時也是外國出生人口占比例最高的,本地出生人口有1544023人,很多不同國家的人口都集中在這個州,有74.5%的黎巴嫩出生,63.1%的義大利出生,63%的韓國出生,59.4%的斐濟出生,還有59.4%的中國出生的澳大利亞公民。

維多利亞州,人口第二大的州,同時也是新移民人口比例第二位的州,黎巴嫩50.6%,土耳其50.1%,希臘49.4%,最後義大利41.6%。

西澳大利亞州,有528827的海外出生公民,在總人口的占有率最高。這個州吸引了29.6%的新加坡出生的澳洲公民,同時英國出生人口比起新南威爾斯最多的英國出生人口相差也很少。

昆士蘭州有695525個海外出生的公民,同時也有很大比例的來自新幾內亞和紐西蘭的人口。

環境,經濟和社會影響

澳大利亞的多民族移民組成的社區根據經驗或者自然發展有著各種不同的層面影響。2002年,一個名為「未來抉擇」的人口研究在DIMA的指導下開支,列出了由移民促進的人口增長未來可能出現的六個大的問題。包括,由年齡人口不斷增長被大量外來移民的沖淡的人口年齡結構分化,為了處理國內消耗而帶來的大量的貿易逆差,不斷擴大的汽車排放引起的溫室效應過度開發耕地漁業以及天然氣以及其他資源的開發,還有城郊空氣品質的下降,河流質量下降以及有毒化學物質的不斷增多[16].

環境

一些澳大利亞的環境遷徙組織,尤其是澳大利亞人口維持機構,認為由於澳大利亞內陸沙漠性氣候原因,澳大利亞的人口出生率不可能在沒有人口爆炸的情況下維持,同時還指出,由於自然生態環境會由於氣候的遷移運動而發生變化,尤其是在大陸的南部地區會出現更多的高溫以及極限天氣或者乾旱,而這些會導致某些地區不能維持現有的大量人口[17]。同時一個英國的樂觀人口確認組織也支持這種人口爆炸情況的觀點,並指出要澳洲大陸的合理標準生活標準人口數量應該是在1千萬左右,現在已經到了2千多萬,因此實際上2.1千萬人口實際上是降低了生活標準的[18]

同時還爭論著另外一個觀點,新移民因為大部分是從那些溫室效應地或者汽車排放率低的地區遷徙進來的,因此新移民還促進了氣候變遷的發生。有相當一部分的氣象觀察家認為人口數量的控制對於全球化的溫室效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9]。而有澳大利亞的機構調查數據也顯示,人口數量的激增是促進溫室效應和汽車排放的最主要因素。甚至,這些調查還分析處了新移民的原國家的平均汽車排放量是澳大利亞現在水平的42%,也就是說,實際上移民澳大利亞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促進了全球的溫室效應[20]。而且還計算出了大約每7萬名新移民就會導致在2012年多2千萬噸的溫室氣體,2020年的時候多3千萬噸[21]。而對應著這種說法,一項自然科學調查聲稱新移民並沒有對全球氣候變暖產生任何影響,因為儘管很多人口都移民到一個國家,但是全球性的人口移民並不能對全球人口總量發生影響[22]

住房

一些觀點認為,根據自然人口增長以及部分其它的經濟因素,澳大利亞的新移民因為租房住由此對大面積的便宜供應住房短缺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尤其是在那些主要大城市[23]。有很多經濟學家,包括麥格理銀行分析家羅里·羅伯特森確定的認為大量的移民已經遷徙人口聚集在首府城市加劇了便宜供應住房的問題[24]。根據他的說法,聯邦採用各種政策來處理住房的需求問題,例如首都區的高住房稅用於補貼高水平的移民水準,而這些政策都取得了比開發郊區更加顯著的效果[25]。儘管如此,生產委員會仍然不認為人口壓力是住房緊缺問題的主要原因,他們認為導致住房緊缺主要還是由於人們對於住房條件和住房位置越來越高的要求導致[26]

就業

根據研究,由於數以千計的IT從業者的大量湧入,並在新的電腦科技各個方面的行業內競爭,導致IT行業的工資水平在慢慢的下降[27]。但同時另一項由DIAC組織的研究表明由於大量的受過高等教育的新移民的湧入,使澳大利亞的那些沒有技能的行業的工資水平也有上升趨勢[28]

澳大利亞的一些貿易組織也曾爆料,由於國外雇員的薪水相對本地員工要低,因此有時候他們更傾向於選擇國家雇員從而躲避本地員工的高福利待遇[29]

經濟

聯邦財政部長,Peter Costello認為由於澳大利亞的低出生率導致本地人口稀少,並且主張低迷的人口出生率會導致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和勞工市場的競爭力衰退,從而長期地給經濟帶來不利影響[30]。為了預防這種情況的出現,政府增加新移民來填補勞動力市場,並且提供育兒補助給有多個孩子的家庭。不過,也有反對這種說法的組織,如澳大利亞的人口維持機構根據現在進行的新移民政策和其他一些計劃認為澳大利亞不可能出現人口負增長的情況[31]

但是對於新移民是否能夠減緩澳大利亞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還是並不確定,在一份名為澳洲人口財富的研究報告裡面,政治家彼得·麥克唐納指出新移民對減緩人口老齡化是徹底的無用功[32]。儘管如此,Creedy和Alvaredo認為[33],如果每年新移民數量是8萬,那麼2031年的時候澳洲65歲以上的人口會在人口比例裡面下降1.1個百分點,如果是每年17萬的話,2031年會下降3.1個百分點。因此在John Howard的領導下,2007年的澳洲新移民數量達到了每年16萬[34]

前Howards政府的移民局部長Kevin Andrews也支持這種通過新移民來減緩人口結構老齡化的方案。他說,海外移民總數和澳大利亞的總移民數同樣重要,因為移民的平均年齡比現有公民人口的平均年齡要低,有百分之70的移民在15-44歲之間,比起現有公民的百分之43的比例要大得多,而且只有百分之10的移民在45歲以上,而現有澳洲公民的這個比率是百分之38。

前Fairfax媒體的經濟專欄作家Ross Gittins支持移民部部長,並聲稱現在的社會黨把主要目標放在有技能的移民上面,很好的降低了新移民的評價年齡[35]。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移民在15-34歲之間,而我們的公民人口這個比例只有百分之28。而且只有百分之2的永久性移民年齡才在65歲以上,而我們公民人口的這個比例是百分之13[36]。所以根據這些數據,他認為移民實實在在的緩解了澳大利亞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同時他認為,強調有技術的移民政策能夠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發展。經過Gittens建議技能工人對於經濟發展的貢獻,但是沒有技能移民的重要性也同要重要。財政部長Eric Ripper聲稱在澳洲的主要城市有不少的大型工作項目因為缺乏有技術工人和低技術工人而擱淺[37]

通過對以往信息的分析,Addison和Worswick得出以下結論「沒有證據顯示新移民對於年輕人或者無技能人群的福利有任何的負面影響」,另外,Addison的研究還得出結論,新移民不但沒有降低本地工人的就業率,反而降低了總體的失業率[38]

2005年7月,生產力委員會開展了一項關於新移民和人口增長對於經濟發展的影響的調查[39],並且在2006年1月17日發布其最初調查結果[40]。報告顯示高數量的新移民數量(超過基本模型百分之50的情況)將會在2024-2025年導致每個人的平均收入達到335澳元,這個數字被形容為非常之小,同時報告還指出澳大利亞公民的平均工作時間將會增加百分之1.3。幾乎是兩倍於收入增長的比例[41]

在一項澳大利亞經濟回顧的調查中,Junankar證實了在1908年間,由Hawke政府執政的新移民政策確實降低了失業率[42]

Gittens還聲稱在澳大利亞有值考慮的對於移民的反對意見,因為人們認為這些新移民回搶走他們的飯碗。但是實際上這些移民的確增加了就業人口的數量,加劇了勞動力市場的人才供應,但是這些移民以及跟隨而來的家庭卻常常帶來更多的對於勞動力市場的需求[36]

基礎設施

類似諸如澳大利亞人口維持組織這樣的個人和業餘團體曾經開展過對於生產力工作位置的調查報告。提到在拋開其他不說,新移民會導致的平均個人財富的降低,環境質量下降,以及對於公共設施的過度使用,同時還會對於以後的新公共設施提出更高的要求[43][44]。這個報告在最終的結論中還指出,當然對於如何準確的衡量又與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對於環境帶來的影響,或者任何可靠的數據能夠證明新移民帶來貢獻和影響[45]

澳大利亞是一個高移民程度的國家,類似加拿大這種最高移民比率的國家和美國。這個其他一些經濟已開發國家諸如日本不一樣。比如日本就有歷史和微量的移民[46]。因此由於人口數量下降必須要從新思考這個政策。

華爾街日報》上一篇由來自芝加哥大學諾貝爾獎獲獎者的經濟學家加里·貝克提到,對於那些面臨人口下降以及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國家而言,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打開國門。但是,在大部分的國家裡面,大量的引入移民回導致多方面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問題。比如日本就非常反對大量移民的湧入,因為日本歷史上就非常不情願的看到很多外國人在他們國家定居,因此類似向日本,俄羅斯等等這樣的國家,將會在以後面臨一個非常嚴重的經濟問題[46]

移民和澳洲政策

兩個澳大利亞的主要政黨同時都支持高數量的移民政策。當約翰·霍華德成為首相的時候,總移民數量在不斷的增加,而且新移民的數量在自從他上任以後還一直呈上升趨勢。對於大量新移民政策的擁護者包括Amanda Vanstone, John Howard, Peter Costello, Kim Beazley, and Steve Bracks,而反對的意見主要來自前新南威爾斯的州長Bob Carr,因為它面對的環境問題導致在他提出反對意見[47]。Peter Costello相信高數量的人口增長對於澳大利亞的經濟增長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48]

Fairfax媒體的評論員Ross Gittens,曾經把首相霍華德拿來開玩笑,認為他正是由於支持高數量移民政策而得到了那些擁有很多非法移民為員工的老闆的支持而最終獲得了大選的勝利[49]

在2006年,Kim Beazley的工黨提出了對於大數量臨時移民工作(外國雇員)重要性的質疑。認為對於雇主來說這是最簡單的降低員工福利的方法[50]。而同時,他還估計了大約有一百萬的澳大利亞人在海外工作[51]

2007年的多民族黨派的官方文件裡面有一份名為「他們在未來的角色」的文檔,在這份文檔裡面Coalition的移民政策是解決一切由於種族宗教性別國籍,以及祖國的不同而導致的歧視問題[52][53]。在阻止了非洲移民以後,這份文檔就從多民族黨的主頁上面消失了。

有一個反移民黨派,是Pauline Hanson在九十年代末建立的叫做一個國家黨,而且這個黨曾經有一段時間一度取得顯著的選票成果,尤其是在黨的家鄉,昆士蘭。但是他的擁護者非常少。他的政策是零移民政策,並且斷言,從環境角度看澳大利亞已經接近他的能力極限,經濟情況也越來越不穩定,如果繼續這樣移民的話,那將會最終導致澳大利亞被宗教分裂[54]

民族黨的政策預案裡面,尤其針對兒童受的影響,攻擊了很多宗教,社區,以及政治團體,包括國家教堂,國際赦免法庭,澳大利亞民主協會澳大利亞綠色組織,以及澳大利亞難民保護組織

2008年7月聯邦勞動部門的陸克文宣布,除非那些經常違反護照規定或者由安全和健康隱患的人能夠宣稱自己對大氛圍的社區負責,強制性檢查將會停止[55]

移民中介

申請澳大利亞移民可以通過僱傭移民中介或者律師來幫助處理VISA的辦理問題。而這些移民中介必須是通過政府的官方移民中介註冊的人員。儘管,移民中介和律師在教育和培訓上面有極大的差異,但是移民中介必須擁有一個代表擁有移民法律資格和實踐經驗的證書。在1998年,有超過18%的MARA認證是擁有實踐證書的法律顧問獲得。要想了解一個中介已經被註冊了多少年,通過他們的7位數的註冊號的前兩位就可以了解到他們的註冊年份,只有1998年5月份的註冊中介才是5位編碼的註冊號[56]

澳大利亞的移民中介都有MARA認證,否是合法,但是這個只限於在澳大利亞境內執業的移民中介。中國的移民中介必須獲得公安部出入境管理處頒發的因私出入境中介經營許可證。公安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公布一批中介公司名單,詳情可以去中國公安部網上查詢。

當然,移民局也明確規定,申請人完全可以自己遞交移民申請,大家習慣稱之為:DIY(Do it yourself)移民,也叫自助移民。

移民和遷徙服務

對於新的移民,難民,政治庇護,以及得到國家共同基金的人,有多種多樣的以社區為基礎的服務。如移民資源中心。當然,政治庇護人員將不能得到這種服務,但是針對他們有一種專門的政治庇護人員服務。

相關

參考資料

  1. ^ 澳洲移民. Lighthouse移民公司. [202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2). 
  2. ^ Smith, Debra. Out of Africa - Aboriginal origins uncovered.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7-05-09 [2008-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9). Aboriginal Australians are descended from the same small group of people who left Africa about 70,000 years ago and colonise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 large genetic study shows. After arr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Guinea about 50,000 years ago, the settlers evolved in relative isolation, developing uniqu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ology. 
  3.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3101.0 Australian Demographic Statistic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6-04.
  5. ^ Inflow of foreign-born population by country of birth, by year.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1). 
  6. ^ Settler numbers on the rise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2-01.
  7.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ustralian Government - Department of Immigration and Citizenship: Key Facts in Immigr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 Australian Immigration Fact Sheet 20. Migration Program Planning Levels.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1). 
  9. ^ Immigration intake to rise to 300,00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06/2008
  10. ^ 300,000 skilled workers needed - Eva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WS.com.au
  11. ^ Australia Day and Reconciliation - accessed 12/09/07.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2). 
  12.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rchived 2012-05-31 at WebCite, accessed 9 December 2007
  13. ^ 3412.0 Migration, Australia (2005-06) (PDF).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5-31). 
  14. ^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6. Last accessed November 18, 2007.
  15. ^ 2006 Census Data : View by Location Or Topic.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4). 
  16. ^ Foran, B., and F. Poldy, (2002), Future Dilemmas: Options to 2050 for Australia's population, Technolog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SIRO Resource Futures, Canberra.
  17. ^ 存档副本 (PDF). [2015-05-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6-27). 
  18. ^ Optimum Population Trust.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2). 
  19. ^ Rich nations blamed for global warming, but not for all the right reasons.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9). 
  20. ^ Population Growth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21. ^ High Population Policy Will Double Greenhouse Gas Growth.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22. ^ Access : : Nature.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5). 
  23. ^ People & Place Volume 11, Issue 3 (2003), Migration and the Housing Affordability Cris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irrell, B. and Healy, E
  24. ^ Klan, A. (March 17, 2007) Locked ou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5. ^ Wade, M. (September 9, 2006) PM told he's wrong on house pric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6. ^ Productivity Commission, First Home Ownership Inquiry Report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7., p.63 (final par.) & p.68
  27. ^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7/7/04, 「Immigrants taking local IT jobs: report」
  28. ^ DIMA research publications (Garnaut), Migration to Australia and Comparis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Who Benefi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21
  29. ^ LaborNET Foreign Labour Used to Lower Wag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0. ^ Costello hatches census-time challenge: procreate and cherish - National.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2). 
  31. ^ Goldie, J. (23 February 2006) "Time to stop all this grow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30 October 2006)
  32. ^ McDonald, P., Kippen, R. (1999) Population Futures for Australia: the Policy Alternative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8-18.
  33. ^ Population Ageing, Migration and Social Expenditure.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34. ^ Farewell, John. We will never forget you - Federal Election 2007 News.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35. ^ 存档副本. [2007-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7). 
  36. ^ 36.0 36.1 Back-scratching at a national level - Opinion - smh.com.au.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37. ^ Still work to do on skills shortage | The Australian.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4). 
  38. ^ Addison, T. and Worswick, C. (2002). The impact of immigration on the earnings of natives: Evidence from Australian micro data. Economic Record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0-25., Vol. 78, pp. 68-78.
  39. ^ 存档副本. [2006-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40. ^ Productivity Commission, Economic Impacts of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Position Paper)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06-25., p.73
  41. ^ Productivity Commission, Economic Impacts of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Key Point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08-19.
  42. ^ Junankar, P., Pope, D. and Withers, G. (1998). Immigration and the Australian macroeconomy: Per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Vol. 31, pp. 435-444.
  43. ^ Claus, E (2005) Submission to the Productivity Commission on Population and Migration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7. (submission 12 to the Productivity Commission's position paper on Economic Impacts of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44. ^ Nilsson (2005) Negative Economic Impacts of Im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7. (submission 9 to the Productivity Commission's position paper on Economic Impacts of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45. ^ Productivity Commission, Economic Impacts of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Research Report)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7., p.119
  46. ^ 46.0 46.1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Online - Extra.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3). 
  47. ^ Banham, C. (2004, April 2). Door opens to 6000 more immigrants. Sydney Morning Herald. Retrieved October 2 from http://www.smh.com.au/articles/2004/04/01/1080544631282.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8. ^ Population or immigration: Costello issues warning - National - theage.com.au.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26). 
  49. ^ Gittens, R. (2003, August 20). Honest John's migrant twostep. The Age. Retrieved October 2 from http://www.theage.com.au/articles/2003/08/19/1061261148920.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0. ^ 「Workers of the Worl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ackground Briefing, Radio National Sunday 18 June 2006
  51. ^ http://www.abc.net.au/rn/backgroundbriefing/stories/2006/1662023.htm#transcrip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orkers of the World」], Background Briefing, Radio National Sunday 18 June 2006
  52. ^ 403 Forbidden
  53. ^ 存档副本 (PDF).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4-19). 
  54. ^ One Nation's Immigration, Population and Social Cohesion Policy 1998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6-29.
  55. ^ Sweeping changes to mandatory detention announced: ABC News 29/7/2008.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20). 
  56. ^ 2007–08 Review of Statutory Self-Regulation of the Migration Advice Profession Discussion Paper September 2007 存档副本 (PDF). [2008-08-2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6-2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