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震

内燃机机缸内不正常燃烧时,缸内火焰传播速度和缸压急剧变化,伴随着金属敲击声及发动机机体剧烈震动的现象

爆震(英語:knocking),俗稱敲缸,是引擎不正常工作方式的一種,是指點燃式引擎(一般即為汽油機)中混合氣體自燃而不遵循正常的火焰傳播過程,從而導致燃燒過程不可控,引擎發出高頻率的金屬敲擊聲。[1]簡言之,爆震就是一種引擎不正常的燃燒而造成的震動。

爆震會導致引擎工作情況變差,嚴重時會損壞引擎零件。爆震在爬坡時較容易發生,當踩油門時聽到引擎有高頻金屬敲擊聲,就很可能是爆震;但有時爆震卻不易被發現。

要注意的是:混合氣體在火星塞點火後的自燃才稱為爆震,火星塞點火前的自燃稱為表面點火(德語:Glühzündung)。另外,爆震只在點燃式引擎中產生,壓燃式引擎(多為柴油機)發出敲打聲的現象稱為工作粗暴

現象

相較於正常的工作方式,爆震發生時引擎汽缸內部的溫度壓力上升更快,並會發出金屬撞擊聲(一種高頻振動噪音),同時引擎的冷卻系統和潤滑系統溫度上升。爆震嚴重時,引擎功率下降, 燃油消耗增加,產生較大振動,其高熱高壓可能造成引擎零件損壞。

產生原理

 
圖示為引擎汽缸中混合氣體的自燃現象,在由火星塞點燃的火焰傳播到達前,左側已經開始自燃,即稱為爆震。

正常的工作方式

對於常見的四行程引擎來說,混合氣(汽油空氣)在被壓縮後,由火星塞進行點火,然後以點火的那點(火焰核心)為中心,火焰逐漸向外擴散,燃料的燃燒過程有序且可控,其壓力變化幅度雖大,但變化梯度較為平滑,是符合設計預期的理想過程。

爆震

火星塞點火後,燃料開始燃燒,火焰呈球面形狀以每秒30-70公尺的速率向周圍擴散,引擎汽缸內的溫度和壓力迅速上升,並且燃燒產生的壓力波以音速向周圍擴散,這些因素都使得尚未燃燒的混合氣體更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當引擎內局部區域的氣體達到了自燃條件時,就在火焰傳播到達之前產生了自燃,其燃燒方式和壓燃式引擎的原理相似。由於在較大面積上同時多處著火,放熱的速度迅速增加,類似於汽缸內發生的一次次小型爆炸,壓力改變不再平滑而是呈現階躍形式,衝擊波反覆撞擊汽缸,產生了高頻振動(數千赫茲),發出敲擊聲。在爆燃發生的時候,火焰的傳播速度可達100-1000公尺/秒。[2]

危害

  • 引擎過熱:爆震時的劇烈放熱,使得汽缸內溫度明顯升高,同時壓力波的反覆衝擊破壞了汽缸壁上的油膜,使得氣體溫度更容易通過汽缸壁向外傳播,一方面因為散熱損失造成引擎效率下降,更主要的會造成汽缸蓋及活塞頂部等處過熱,可能造成部件損毀。
  • 引擎機械負荷增加:爆燃時,壓力升高速度和最高壓力值都顯著增加,零件反覆受到衝擊,嚴重時會造成零件損毀。
  • 功率下降,耗油增加:由於燃燒過程未遵循設計方式,引擎效率降低,導致了汽車功率下降,同時也增加了耗油。
  • 加大磨損:由於衝擊波破壞汽缸壁上的油膜,使得活塞、汽缸、汽缸環等部位加重了磨損。
  • 汽缸內產生積碳:燃燒異常可能使得微小的顆粒出現,一部分隨著廢氣排放,另一部分則停留在汽缸內,這又可能導致引擎的另一種不正常燃燒即表面點火

影響因素與控制技術

爆震的關鍵因素是火焰傳播時間(tF)和自燃遲滯時間(tSZ)的比較,只要tF<tSZ,即在自燃產生前就已經通過正常的火焰傳播方式進行燃燒,爆震就不會產生。凡是加快火焰傳播速度,以及增加自燃遲滯時間的因素,都能夠減少爆震的產生。

引擎結構與使用因素

影響爆震的因素非常多,例如為了提高性能,引擎的壓縮比設計有逐漸加大的趨勢,會加快溫度和壓力的上升,從而減少自燃遲滯時間,爆震容易發生。而火星塞點火時刻(點火提前角)的提早也有同樣效果。引擎的燃燒室設計也會對爆震產生影響。

另外在引擎的溫度過高時(比如引擎冷卻系統工作不正常),也會使得混合氣容易自燃,引起爆震。

燃料

對於一台已經確定的引擎而言,燃料對爆震的產生與否是至關重要的因素。若燃料容易自燃,則一般更容易引起引擎的爆震。辛烷值是用來描述燃料抗爆震能力的一個指標,辛烷值高的燃料一般比較穩定,能有效避免爆震的產生。對於市場上銷售的使用汽油的汽車,廠商會根據設計與試驗結果,向消費者告知所應使用的最低辛烷值汽油標準,即加油站常見的98號、95號、92號等汽油標號。[3]

控制技術

由於現代汽車廣泛使用引擎控制器來對引擎的火星塞點火時間進行控制,從而可以對爆震進行控制。爆震時,引擎會產生不正常的高頻振動和過高的壓力與溫度,爆震傳感器可以對這些指標進行監控,ECU得知爆震的信息後,將適度調後火星塞的點火時間,從而使汽缸內的壓力和溫度上升減緩,爆震得以消失。[3]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van Basshuysen,Richard. Handbuch Verbrennungsmotor. Wiesbaden: Vieweg. 2007 (德語). 
  2. ^ 劉崢.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 
  3. ^ 3.0 3.1 Bobert Bosch GmbH. AutomotiveHandbook. Stuttgart: Bobert Bosch GmbH. 2000 (英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