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籠草科 (1873年專著)
《豬籠草科》(Nepenthaceae)是約瑟夫·道爾頓·胡克所著的關於豬籠草屬植物的專著。[1]其主要論述了在婆羅洲北部的新發現。[2][3]這篇專題論文收入在奧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發起,由其子阿爾方斯·彼拉姆斯·德堪多繼續編輯的《植物界自然系統概論》(Prodromus Systematis Naturalis Regni Vegetabilis)的第十七卷中,於1873年出版發行。[1]其與《豬籠草屬》的區別在於該書不含插圖。[1]
《豬籠草科》 | |
---|---|
作者 | 約瑟夫·道爾頓·胡克 |
語言 | 拉丁文 |
發行資訊 | |
出版時間 | 1873年 |
主要內容
僅在恩斯特·溫施曼(Ernst Wunschmann)的《論豬籠草屬》發表後的一年,胡克就出版了該專著,大大擴展了已知物種的數量。[2]胡克總共確定了33個物種,包括7個新描述的物種:[1]
除了描述新物種之外,胡克還對已知物種進行了研究,將布蘭科豬籠草(N. blancoi)和大豬籠草(N. maxima)列為「未充分了解的物種(species non satis notæ)」,而冠豬籠草(N. cristata)被認為是「具有很大疑問的物種(species admodum dubia)」。[1]
他還描述了5個變種:[1]
這些變種在現在看來大多數並不具有分類價值。[2]在胡克看來,萊佛士豬籠草既包括了萊佛士豬籠草也包括虎克豬籠草(N. × hookeriana)。[5]
約瑟夫·道爾頓·胡克專著的手稿基於馬克斯韋爾·T·馬斯特斯在1872年4月20日的《園丁紀事與農業公報》的一篇文章。[6]許多胡克所述物種的名稱首次即是出現於此,包括萊佛士豬籠草的兩個變種,白環豬籠草的一個變種;被寫為「N. khasyana」而未描述的印度豬籠草。[6]
所述物種
該書共確定了以下33個物種(包括2個鮮為人知的物種):
- 翼狀豬籠草
N. alata - 白環豬籠草
N. albomarginata- 長毛變種
var. villosa
- 長毛變種
- 蘋果豬籠草
N. ampullaria - 二齒豬籠草
N. bicalcarata - 邦蘇豬籠草
N. bongso - 包希豬籠草
N. boschiana - 西里伯斯島豬籠草
N. celebica - 滴液豬籠草
N. distillatoria - 棘口豬籠草
N. echinostoma - 愛德華豬籠草
N. edwardsiana - 真穗豬籠草
N. eustachya - 小豬籠草
N. gracilis - 剛毛豬籠草
N. hirsuta - 甘迺迪豬籠草
N. kennedyana - 印度豬籠草
N. khasiana - 勞氏豬籠草
N. lowii - 馬達加斯加豬籠草
N. madagascariensis - 黑瓮豬籠草
N. melamphora- 血瓮變種
var. haematamphora - ?亮葉變種
? var. lucida
- 血瓮變種
- 伯威爾豬籠草
N. pervillei - 葉瓮豬籠草
N. phyllamphora- 大花變種var. macrantha
- 萊佛士豬籠草
N. alata- 光葉變種
var. glaberrima - 雪白變種
var. nivea
- 光葉變種
- 馬來王豬籠草
N. rajah - 兩眼豬籠草
N. reinwardtiana - 血紅豬籠草
N. sanguinea - 毛蓋豬籠草
N. tentaculata- ?葉基延長變種
? var. "foliis basi longe decurrentibus"
- ?葉基延長變種
- N. teysmanniana
- 毛果豬籠草
N. trichocarpa- 紅腺變種
var. erythrosticta
- 紅腺變種
- 維奇豬籠草
N. veitchii - 葫蘆豬籠草
N. ventricosa - 維耶亞豬籠草
N. vieillardii - 長毛豬籠草
N. villosa
- 未充分了解的物種
- 具有很大疑問的物種
- 冠豬籠草
N. cristata
屬下分類
胡克第一次給豬籠草屬設置兩個組。他基於伯威爾豬籠草(N. pervillei)區別於其他豬籠草的渾圓種子而將其置於一個單種亞屬無翼種豬籠草組(Anourosperma)中,而把其他所有的物種歸入第二個亞屬真豬籠草組(Eunepenthes)中。[1]君特·貝克·馮·曼那哥塔-勒馳奈在1895奶奶的專著《豬籠草屬》[7]及赫爾曼·哈姆斯1936年的專著《豬籠草科》[8]中對其分類進行了細化。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1.6 (拉丁文) Hooker, J.D. 1873. Nepenthaceae. In: A. de Candolle Prodromus Systematis Naturalis Regni Vegetabilis 17: 90–105.
- ^ 2.0 2.1 2.2 2.3 2.4 2.5 McPherson, S.R. 2009. Pitcher Plants of the Old World. 2 volumes. Redfern Natural History Productions, Poole.
- ^ Clarke, C.M. 2001. Nepenthes of Sumatra and Peninsular Malaysia.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Kota Kinabalu.
- ^ Cheek, M.R. & M.H.P. Jebb 2001. Nepenthaceae. Flora Malesiana 15: 1–157.
- ^ Schlauer, J. N.d. Query results: DC., Prodr.1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arnivorous Plant Database.
- ^ 6.0 6.1 Masters, M.T. 1872. The cultivated species of Nepenth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Gardeners' Chronicle and Agricultural Gazette 1872(16): 540–542.
- ^ (德文) Beck, G. 1895. Die Gattung Nepenthes. Wiener Illustrirte Garten-Zeitung 20(3–6): 96–107, 141–150, 182–192, 217–229.
- ^ Harms, H. 1936. Nepenthaceae. In: A. Engler & K. Prantl. Die natürlichen Pflanzenfamilien, 2 aufl. band 1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