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祚(9世紀—921年),中國五代十國時期政權趙國唯一統治者王鎔的長子和儲君

王昭祚
出生9世紀
唐朝
逝世921年
趙國
職業趙國儲君

唐朝年間

王昭祚生年不詳。他出生時,他的家族控制後為趙國基礎的成德軍已數代。王鎔為成德軍節度使,任王昭祚為由繼任節度使擔任的副大使。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大軍閥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攻成德,王鎔以文繒二十萬犒軍求和,派王昭祚和其他大將主事梁公儒、牙將李弘規等的兒子和弟弟為人質以示歸順朱全忠。[1]朱全忠接受犒軍和人質,將王昭祚帶回軍部汴州,把一個女兒嫁給王昭祚。[2][3][4]

唐朝滅亡後

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迫唐哀帝禪位,代唐稱帝,建立後梁,就是後梁太祖[5]封王昭祚妻為普寧公主[6][7]封王鎔為趙王。[8]當時為避太祖父朱誠諱,成德軍已被改名武順軍[9]

開平四年(910年),太祖懷疑雖然已歸順自己但實質仍割據本鎮的王鎔和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是否能永久服從自己,決定試圖武力奪取兩鎮。他派遣供奉官杜廷隱丁延徽魏博兵三千使詐取得深州冀州,命北面行營都指揮招討使王景仁準備全面攻取兩鎮。王鎔無力自己收復深州、冀州,就和王處直求援於後梁大敵晉國李存勖。部分將佐認為王鎔有詐而反對,李存勖不顧,決定幫助王鎔,認為普寧公主與王昭祚的婚姻並不重要。當時王昭祚夫婦已回到武順軍。李存勖成功幫助王鎔擊退王景仁後,王鎔轄區實質成為獨立的趙國,武順軍也改回成德軍。[10]

天祐十一年(914年),王鎔為紀念自己就任節度使之日,與王昭祚和次子王昭誨奉觴為李存勖上壽。[11]

十七年(920年),已習慣奢侈的生活的王鎔在趙國都城鎮州西面的山裡設館且花很多時間在那裡遊玩,疏遠了軍隊。牙兵兵變殺死王鎔最寵愛的宦官石希蒙,王鎔為報復,歸咎李弘規和行軍司馬李藹誘導兵變,遣時任副大使王昭祚與養子防城使王德明率兵圍二人宅,族誅之,連坐數十家,把二人的權力交給王昭祚。王昭祚傲慢固執,養名持重,坐享富貴,得到大權後,朝夕想取代父親,繼續清算他認為的李弘規和李藹的黨羽,又族滅多人。王德明則已萌推翻養父之志,對親軍詐稱王鎔想要屠盡他們,引發恐慌。次年(921年)二月,親軍兵變殺王鎔,推王德明為帥。王德明接受推戴,改回本名張文禮[7]次日索得王昭祚,斬於軍門。[12]滅王鎔族,不出十日又殺王鎔妻趙國夫人李氏(是否王昭祚生母待考)。當時後梁皇帝為普寧公主的兄弟朱瑱,張文禮僅為了保留得到後梁支持的可能而放過了普寧公主,派人走小路對梁稱王氏一族死於亂軍而普寧公主無恙。[13]但梁不曾相救,不久張文禮去世,李存勖敗殺張文禮之子和繼承人張處瑾,將趙地併入晉國。[7]

據《王鎔墓誌》,王昭祚生前為守侍中

注釋及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