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府
中國歷史行政區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9月17日) |
五代後唐改鎮州置,曾建為北都。其後省復多變。後晉改恆州,後漢復改鎮州,又升真定府,後周又改為鎮州。北宋時轄境略有變動,慶曆八年(1048年)升為真定府,治所在真定縣(今河北省正定縣),轄境相當今河北省井陘、元氏、欒城、藁城、新樂、行唐、阜平之間地。為真定府路治。北宋、金朝時為河北西路治。
元朝時,改為真定路。明朝洪武初年,復為府。轄境東部擴至今定州、深州及南宮等市境[1]。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避雍正帝諱,改為正定府[2]。
歷任長官
- 後唐真定府尹
- 任圜(923年)
- 北宋真定府尹(知真定府)
- 韓琦(1048年)
- 李昭述(1048年—1053年)
- 宋祁(1053年)
- 李昭亮(1053年—1056年)
- 陳昇之(1056年—1057年)
- 呂溱(1057年—1059年)
- 錢明逸(1059年—1061年)
- 張掞(1061年—1063年)
- 韓贄(1063年—1064年)
- 周沆(1064年—1066年)
- 王素(1066年—1067年)
- 陸詵(1067年—1069年)
- 吳中復(1069年—1070年)
- 劉庠(1070年—1071年)
- 呂公孺(1071年—1074年)
- 孫固(1074年—1075年)
- 楚建中(1075年—1077年)
- 章衡(1079年—1081年)
- 曾布(1081年—1082年)
- 馮京(1082年—1084年)
- 劉瑾(1084年—1086年)
- 蔡京(1086年)
- 滕元發(1086年—1089年)
- 曾布(1089年—1090年)
- 曾孝寬(1090年)
- 謝景溫(1090年)
- 李清臣(1090年—1093年)
- 劉安世(1093年—1094年)
- 劉奉世(1094年—1095年)
- 楊畏(1095年—1096年)
- 韓忠彥(1096年—1097年)
- 吳安持(1096年—1098年)
- 高遵惠(1098年—1099年)
- 李清臣(1099年—1100年)
- 葉祖洽(1100年)
- 王欽臣(1100年—1101年)
- 劉安世(1101年)
- 朱紱(1101年—1102年)
- 李南公(1102年—1103年)
- 杜常(1103年—1104年)
- 呂嘉問(1104年—1105年)
- 王博聞(1106年)
- 鍾傳(1106年)
- 胡宗回(1106年—1108年)
- 邢恕(1108年—1109年)
- 曾孝廣(1109年—1111年)
- 許幾(1111年—1112年)
- 王旉(1112年—1113年)
- 洪中孚(1113年)
- 張杲(1113年—1114年)
- 洪中孚(1114年—1116年)
- 趙遹(1116年—1118年)
- 周邦彥(1118年—1119年)
- 盛章(1120年)
- 趙遹(1121年—1122年)
- 沈積中(1122年)
- 毛友(1122年)
- 劉韐(1122年—1123年)
- 陳遘(1123年—1124年)
- 劉韐(1124年—1126年)
- 陳遘(1126年)
- 李邈(1126年)
- 汪伯彥(1126年—1127年)
- 金朝真定尹
- 田灝(1127年—1129年)
- 蕭馮家奴(1148年)
- 完顏亨(1149年)
- 完顏思敬(1150年—1154年)
- 李成(1156年—1158年)
- 烏延蒲盧渾(1159年)
- 徒單拔(1162年—1163年)
- 翟永固(1163年—1165年)
- 張中孚(1165年—1166年)
- 完顏文(1167年—1169年)
- 徒單貞(1170年—1171年)
- 孟浩(1172年—1173年)
- 王蔚(1176年—1178年)
- 徒單守素(1180年—1181年)
- 烏古論元忠(1183年)
- 蒲察通(1185年—1186年)
- 烏古論元忠(1186年—1188年)
- 完顏永成(1189年—1191年)
- 唐括貢(1198年—1202年)
- 完顏昌(1203年—1204年)
- 烏古論誼(1205年—1206年)
- 徒單鎰(1208年—1209年)
- 徒單銘(1212年—1213年)
- 完顏永錫(1214年—1215年)
- 胡論(1215年)
- 武仙(1217年—1220年)[3]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編]
這是一篇關於河北行政區劃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