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島級兩棲突擊艦
硫磺島級兩棲突擊艦(英語:Iwo Jima-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是美國海軍的兩棲突擊艦[1]。該級是美國海軍首型專門設計和建造的兩棲突擊艦[2],艦船分類符號為「LPH」(Landing Platform Helicopter),意為直昇機平台登陸艦。首艦於1961年服役,最後一艘已於2002年退役。
硫磺島號 (LPH-2)
| |
概況 | |
---|---|
建造者 | |
使用者 | 美國海軍 |
前級 |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部分改型) |
次級 | 塔拉瓦級 |
服役期 | 1961–2002 年 |
完成數 | 7 |
現役數 | 0 |
退役數 | 7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兩棲突擊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592英尺(180公尺) |
型寬 | 84英尺(26公尺) |
吃水 | 27英尺(8.2公尺) |
動力來源 |
|
船速 | 22節(41公里每小時) |
兵力 | 2,157 |
乘員 | 667 |
武器裝備 | |
飛行設施 | 25 架直昇機或鷂式戰鬥機 |
設計
航空性能
硫磺島級兩棲突擊艦的飛行甲板長183.7公尺,寬31.7公尺,設置了7個直昇機起降點。甲板上可停放7架中型CH-46海騎士直昇機或大型CH-53海種馬直昇機[3]。 由於它是僅設計成直昇機登陸艦,它沒有配備彈射器和阻攔索等固定翼飛機的操作設備[4]。
它在左舷中央和右舷艦島後各安裝了一台直昇機升降機,此外還有兩台小型彈藥升降機。其機庫可以放置20架CH-46海騎士直昇機或者11架CH-53海種馬直昇機[1]。4號艦「關島」號曾試驗過鷂式戰鬥機的垂直起降[5]。
運輸性能
硫磺島級兩棲突擊艦可以裝載一個營級規模的登陸隊,包括193名軍官和1,806名士兵[1]。該艦有279平方公尺的車輛甲板和1120立方公尺的貨物裝載空間,這些區域和機庫是分隔開的[6]。
該型兩棲突擊艦沒有設計可放置登陸艇的井圍甲板,僅可以通過直昇機或者陪同的運輸船、登陸艦進行運輸任務。在1960年代中期的重新評估中,發現該艦缺乏重裝備的登陸能力,且在暴風雨天氣下的無法執行任務。後續在7號艦「仁川號」上後部甲板上放置了兩艘LCVP登陸艇。因為對該艦兩棲登陸能力的不滿,後續推出了塔拉瓦級兩棲突擊艦[1]。
該艦還提供了充足的醫療設施,可以為300名傷員提供醫療空間[7]。
同級艦
舷號 | 艦名 | 入役 | 退役 | 命名由來 | 結局 |
---|---|---|---|---|---|
LPH-2 | 硫磺島號 USS Iwo Jima |
1961年 8月26日 |
1993年 7月14日 |
硫磺島戰役 | 1996年拆解 |
LPH-3 | 沖繩號 USS Okinawa |
1962年 4月14日 |
1992年 12月17日 |
沖繩島戰役 | 2002年作為靶船擊沉 |
LPH-7 | 瓜達爾卡納爾號 USS Guadalcanal |
1963年 7月20日 |
1994年 8月31日 |
瓜達康納爾島戰役 | 2005年作為靶船擊沉 |
LPH-9 | 關島號 USS Guam |
1965年 1月16日 |
1998年 8月25日 |
關島戰役 | 2001年作為靶船擊沉 |
LPH-10 | 的黎波里號 USS Toripoli |
1966年 8月6日 |
1995年 9月8日 |
的黎波里戰爭 | 2018年拆解 |
LPH-11 | 紐奧良號 USS New Orleans |
1968年 11月16日 |
1997年 10月1日 |
紐奧良之戰 | 2010年作為靶船擊沉 |
LPH-12 | 仁川號 USS Inchon |
1970年 6月20日 |
2002年 6月20日 |
仁川登陸戰 | 2004年作為靶船擊沉 |
除此以外,還有5艘由航艦或護航航艦改裝的艦艇也使用LPH的舷號,並編入該級。分別是:
舷號 | 艦名 | 改裝自 |
---|---|---|
LPH-1 | 布洛克島號 USS Block Island |
科芒斯曼特灣級護航航空母艦 |
LPH-4 | 拳師號 USS Boxer |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
LPH-5 | 普林斯頓號 USS Princeton |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
LPH-6 | 忒提斯灣號 USS Thetis Bay |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 |
LPH-8 | 福吉谷號 USS Valley Forge |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
相關條目
參考
注釋
- ^ 1.0 1.1 1.2 1.3 Friedman 2002,ch.12 The Bomb and Vertical Envelopment.
- ^ Polmar 2008,ch.11 New Carrier Concepts.
- ^ Sharpe 1989,第743頁.
- ^ Moore 1975,第460頁.
- ^ Polmar 2008,ch.25 Amphibious Assault.
- ^ 海人社 2007.
- ^ Prezelin 1990,第819-820頁.
參考書籍
- Friedman, Norman. U.S. Amphibious Ships and Craft: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2. ISBN 978-1557502506.
- Moore, John E. Jane's Fighting Ships 1974-1975. Watts. 1975. ASIN B000NHY68W.
- Polmar, Norman. Aircraft Carriers: A History of Carrier Avi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World Events. Volume II. Potomac Books Inc. 2008. ISBN 978-1597973434.
- Prezelin, Bernard. The Naval Institute Guide to Combat Fleets of the World, 1990-1991.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2505.
- Sharpe, Richard. Jane's Fighting Ships 1989-90.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1989. ISBN 978-0710608864.
- 海人社 (編). アメリカ揚陸艦のメカニズム. 世界の艦船 (海人社). 1, (669): 14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