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一體戰

美国针对中国所提出的战争理论

空海一體戰(英語:AirSea Battle)是美軍2010年公開提出的一種作戰理論;中華民國國軍、台灣官方翻譯為「空海整體戰」。

概述

美軍受到80年代針對蘇聯的「空地一體戰」(英語:AirLand Battle, ALB)的啟發,2010年代針對中國提出「空海一體戰」。[1]這個用語最早來自一個已解密的、2009年美國海空軍備忘錄,其中提到了西太平洋和波斯灣的「不對稱威脅」(也就是中國和伊朗的威脅)。五角大樓已經組織了一個由美國海軍軍官組成的「中國協調小組」,以便在和中國的潛在衝突中實行「空海一體戰」。2010年,歐巴馬政府宣稱:維護南海航行自由是美國的國家利益。這一點評被視作對中國政府聲稱「南海地區屬於中國核心利益」的回擊。[2]

最終,空海一體戰在2010年2月成為美國官方大戰略的一部分。美國國防部在2010年《四年防務評估報告》(英語: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中指出:美軍需要開發對抗「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的手段,並探索未來的作戰概念以削弱對手A2/AD能力,確保在「反介入」作戰環境中威懾並擊敗對手,美國軍隊必須有能力懾止、防禦、擊敗潛在敵對國家的進犯,保護盟國和合作夥伴利益以及美國安全和在關鍵地區的影響力。[3][4]

全球公域介入與聯合機動概念

全球公域介入與聯合機動概念(英語:Joint Concept for Access and Maneuver in the Global Commons,JAM-GC),是美軍於2015年提出取代空海一體戰的戰略,納入海空軍之外,將陸軍、陸戰隊、太空軍、網路部隊及盟國部隊,確保美軍對抗對手「反介入」(A2/AD)的能力[5],部署分散化,重視快速恢復戰備能力及無衛星指管下的作戰能力。

引用

  1. ^ Krepinevich, Andrew F. CSBA: Why AirSea Battle? (PDF).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 (CSBA) - Scenarios. 20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5-28).  外部連結存在於|publisher= (幫助)
  2. ^ Stephen Glain, The Pentagon's new China war pl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alon, August 13, 2011.
  3. ^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PDF). February 2010 [3 Octo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23). 
  4. ^ 媒体解读空海一体战:既是战略白皮书也是战役想定. [2014-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 
  5. ^ 舒孝煌. 未來戰場特性. 2018國防科技趨勢評估報告 (PDF). 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 2018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6-29). 2015 年 1 月宣布創立「全球公域聯合介入及機動」概念(Joint Concept for Access and Maneuver in the Global Commons, JAM-GC),取代空海整體戰,將陸上武力納入更廣泛的概念中,即如何將陸軍及陸戰隊介入衝突區域,協助美國部隊重獲介入能力。雖然用詞有所變動,其意義均在於進一步打破軍種間藩籬,更進一步強化聯合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