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島伊斯蘭

群島伊斯蘭[1]印尼語Islam Nusantara),或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模式,是馬來世界的一種特有的伊斯蘭教模式。自16世紀(可能更早)以來,由於受到印度尼西亞文化英語Indonesian culture的影響,當地的信徒將伊斯蘭思想進行了語境化、本地化和通俗化等方式的改造。該術語由印度尼西亞伊斯蘭組織「伊斯蘭教士聯合會」於2015年首次正式提出,作為對目前由阿拉伯或中東視角所主導的全球伊斯蘭的解釋和表現的替代方案。[2]

正在行禮的身著宋谷帽紗籠的印尼男性穆斯林

「群島伊斯蘭」被定義為印度尼西亞人出於自身習慣而形成的伊斯蘭教法學對伊斯蘭教的一種理解。[3]2015年6月,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公開表達對群島伊斯蘭的支持,他認為這種溫和的伊斯蘭教形式與印度尼西亞的文化價值相符。[4]

歷史

 
印度尼西亞的傳統古蘭經學校

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的傳播是一個緩慢的,漸進的和相對和平的過程。有一種理論認為它是在9世紀之前直接從阿拉伯半島傳入的,另外一種理論則認為在12或13世紀,蘇非派的商人和傳教士將印度古吉拉特邦或直接來自中東的伊斯蘭教帶到了印度尼西亞群島。[5]到了16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取代印度教佛教成為群島的主要宗教信仰。傳統的伊斯蘭教教派主要為遜尼派,印度尼西亞的傳統伊斯蘭教在某些方面融入了當地的文化和習俗。

早期的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或多或少地受到蘇非派和現存的當地爪哇人喀嘉文信仰的影響。印尼傳統派穆斯林勤勉地遵守著數個傳統,例如對kyai英語kyai權威的承認和崇拜和對諸如九聖徒等傑出的伊斯蘭教傳播者的尊重,以及參與謁陵英語ziyarat塔赫里勒英語tahlil(將死者亡靈送往後世的儀式)和聖紀節等伊斯蘭教相關的儀式。然而,隨著阿拉伯瓦哈比派薩拉菲運動的到來,保守派將這些傳統譴責為什爾克比達阿英語bid'ah,將其視作有損伊斯蘭教純潔性的綜攝形式。這種狀況導致了遵循傳統的伊斯蘭教教士聯合會與現代保守派穆罕馬迪亞之間持續的宗教爭端、不穩定的共存以及某種精神上的對抗。

 
正在拜謁聖陵的教徒們

印度尼西亞人謹慎地對待著以巴衝突阿拉伯之春、伊拉克戰爭和敘利亞內戰等中東亂局;印度尼西亞人注意到其中有一些是宗教方面的因素,特別是伊斯蘭極端主義的問題。印度尼西亞還遭受了伊斯蘭聖戰組織發起的幾起恐怖主義襲擊;沙烏地阿拉伯所推動的薩拉非瓦哈比極端保守的教義已經在伊斯蘭世界中主導了數十年的話語權;以宗教名義進行醜惡戰爭的伊斯蘭國的出現進一步加劇了恐慌情緒。在內部,一些外國和當地的伊斯蘭主義組織,例如伊扎布特(HTI)、伊斯蘭捍衛者陣線(FPI) 以及諸如繁榮公正黨英語Partai Keadilan Sejahtera (PKS)在內的伊斯蘭主義政黨近年來一直積極參與印尼政治,削弱了伊斯蘭教教士聯合會等傳統派伊斯蘭組織的影響力。 印度尼西亞政治中的伊斯蘭主義者被懷疑削弱和損害了國家意識形態——建國五項原則

因此,印度尼西亞的溫和派穆斯林學者需要在本地伊斯蘭社會中將其自身同所謂的「阿拉伯化」區分開來。據部分學者、媒體的說法,有別於中東穆斯林的是,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幾十年來和平相處,沒有發生較為嚴重的衝突。據信這種狀態歸功於印度尼西亞對伊斯蘭教的理解,這種理解較為溫和和包容。此外,作為擁有世界上最多穆斯林人口的國家,國際社會呼籲印度尼西亞將其宗教模式推廣到伊斯蘭世界以取代沙烏地阿拉伯的瓦哈比教派。[6]

特徵

 
與中東相比,印尼伊斯蘭教較為寬鬆和溫和,他們不會在公共場合實行性別隔離,圖中的男孩女孩正在教室里一起學習

群島伊斯蘭的主要特徵是tawasut(溫和的),rahmah(慈悲的),反激進的以及包容且寬容的。[4]這裡的「溫和英語Wasat (Islamic term)」暗示著遜尼派穆斯林的伊斯蘭神學地位,而不是政治地位。[7]在與當地文化的關係上,群島伊斯蘭在傳播過程中運用了能夠產生共鳴的文化取徑;它並沒有破壞、瓦解或取代本土文化,反而接受、尊重、滋養和保存本土文化。群島伊斯蘭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顧及了當地文化對自身法學形成的影響。 [3]

群島伊斯蘭是由當地傳統的習經院英語pesantren發展而來的。 因此,它以傳統的東方禮儀和風格為基礎;它強調了kyai或烏里瑪(宗教教師)的地位和權威。學生們需要老師不斷的指導,以免誤入歧途或萌發錯誤或激進的想法。另一個與眾不同的方面是強調伊斯蘭教的普世價值觀(Rahmatan lil Alamin),這種價值觀促進伊斯蘭教內部(穆斯林社區內)和平、容忍、相互尊重以及以多元主義觀點對待各種宗教之間的關係。[8]

批判

群島伊斯蘭一直受到其他派別,尤其是瓦哈比派薩拉非派或是其他尋求從「非伊斯蘭教的」本地元素(這些元素經常被譴責為什爾克比達阿英語Bid‘ah)中「淨化」伊斯蘭教的學說的強烈反對和批評。伊斯蘭解放黨印尼支部、公正福利黨和伊斯蘭捍衛者陣線均公開反對群島伊斯蘭。[4]群島伊斯蘭被批評為伊斯蘭教的一種綜攝形式,破壞了伊斯蘭教的「完美」和單一性,破壞了烏瑪的統一。[9]

印度尼西亞另一個有影響力的伊斯蘭組織——穆罕馬迪亞,雖然沒有直接反對「群島伊斯蘭」,但強調應當謹慎適當地對待這一概念,而不是破壞和打壓其他伊斯蘭教的分支、不同的理解或教義。如果「群島伊斯蘭」受到國家的接納和重視,他們擔心其他伊斯蘭教支系會受到迫害和歧視。[10]

參見

參考資料

  1. ^ JOE COCHRANE. 印尼穆斯林对ISIS教义宣战. 由李詠欣,賴淦梆翻譯.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5-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12月14日) (中文). 這裡是「群島伊斯蘭」(Islam Nusantara)的發源地,而它被廣泛視為世界上最具進步理念的伊斯蘭運動。該運動的印尼語名稱代表「東印度群島伊斯蘭」,開始時間可追溯到500多年前,推廣了一種強調非暴力、包容和接納其他宗教的伊斯蘭教精神。 
  2. ^ Apa yang Dimaksud dengan Islam Nusantara?. Nahdlatul Ulama. 2015-04-22 [201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6) (印度尼西亞語). 
  3. ^ 3.0 3.1 Azis Anwar Fachrudin. The face of Islam Nusantara. The Jakarta Post. 2015-07-24 [201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5). 
  4. ^ 4.0 4.1 4.2 Heyder Affan. Polemik di balik istiIah 'Islam Nusantara'. BBC Indonesia. 2015-06-15 [201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8) (印度尼西亞語). 
  5. ^ Nina Nurmila. Jajat Burhanudin, Kees van Dijk , 編. Islam in Indonesia: Contrasting Images and Interpretations.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13-01-31: 109 [2017-12-10]. ISBN 97890896442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8). 
  6. ^ Indonesia. un altro Islam?. Cultura & Culture. [201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1) (義大利語). 
  7. ^ Burhani, Najib. Al-Tawassuṭ wa-l I『tidāl: The NU and Moderatism in Indonesian Islam.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2012, p.564.
  8. ^ Ini Sejumlah Ciri Islam Nusantara. Nahdlatul Ulama. 2016-07-16 [201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8) (印度尼西亞語). 
  9. ^ Islam Itu Sudah Sempurna, Tidak Butuh Embel-Embel "Nusantara". Era Muslim. 2015-06-15 [201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5) (印度尼西亞語). 
  10. ^ Marniati. Muhammadiyah: Istilah Islam Nusantara Harus Digunakan Proporsional. Republika. 2015-07-08 [201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5) (印度尼西亞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