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國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ㄐㄩˇ中國歷史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己姓,源自軒轅黃帝[1],為少昊之後,屬東夷之國。[2]建國於前1046年,建國君主是茲輿期。公元前431年為楚所滅,但是莒國的全境後來為齊國佔領。《漢書·地理志》記載則說莒傳「三十世為楚所滅」。前284年燕將樂毅聯合五國攻齊,佔領齊國大部,其後齊國憑藉堅守莒、即墨二城反攻而復國。

地位周朝諸侯國
國都1.介根
山東省膠州市西南)
2.莒
山東省莒縣
政府封地
• 始封此國者
周武王
• 爵位
子爵
• 
己姓
• 始祖
莒子茲輿期
分封
• 創始
周武王元年
• 滅亡
前431年
• 滅亡原因
春秋後五十年即楚簡王元年,為楚國所滅
史書記載春秋
(始見於魯隱公二年)
莒國故城模型,展出於日照都市計畫展覽館

歷史

周朝史料空缺時期

莒國自初始封,至春秋魯隱公元年的莒國歴史史文空缺。而且司馬遷著《史記》時,沒有為莒國寫一卷專屬的國史。

現在,僅知自茲輿期始封,至魯僖公年間的莒茲丕公,中歷十一世。茲丕公之後,開始出現國君世系的記載。

可是,莒國承襲了東夷風俗,國君無諡號,只在名字上冠以地名,用作在世時的稱號。從這裡可以看出,至少自周初至春秋初期近300年間,周人希望以魯國為代表的周文化去同化東夷孑遺,並沒有顯著效果。

有史可查時期

魯隱公二年後,《春秋》經傳始見莒之事跡。戰國時期楚簡王滅莒(時間在公元前431年),290年間,莒國發生了很多大事。與齊國魯國兩大鄰國關係很不穩定。以說明夷夏之間的戰爭與民族融合,在東方仍在繼續進行中。

早期

自前720年至前673年為莒國歷史的早期。

起初,莒的疆域似已較初封國時有所擴張,也有可能是逐漸恢復了周公東征前之的舊疆域。它南入向(在今莒縣南70里處),北伐杞國,滅亡邾國。杞為舊國,商朝卜辭中有「杞侯」字樣出現。周武王重封夏之後樓公於杞,初都於今河南杞縣,春秋前,不知何故東遷。先遷於今新泰縣境,繼又遷淳于(今安丘東北)。杞之國土,東起今諸城境,西至安丘境,正好橫亙於莒之北部。莒欲擴地,向南已滅向,向北不能滅杞國,所以使用蠶食手段,先占領一邑。杞本夏族,但因處東夷故地,用夷禮,所以齊國魯國等國很鄙視杞國,不與杞國建交。

莒國的西疆與魯國接壤,西北與州國紀國二國接壤。州國是小國,姜姓,不久被齊所滅。紀國曾因調停魯國與莒國的關係,與莒在「密」地會盟。前715年,魯國和莒國因此在「浮來」結盟。可以看出莒對西方及西北方的鄰國,維持了友好關係。但齊桓公即位後,齊國稱霸,局面發生改變。

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到莒國避難;返回齊國當了君主之後,卻不念舊德。不久,齊國卻向東方擴張,紀國和杞國首遭侵略,亦見「伐莒」之文。莒國似乎明白這個情勢,以後不再向北發展,轉向西、南兩方,開始與魯國、鄫國發生糾葛。

當時,莒是齊國和魯國之外的東方大國,附近的貴族與國君,在本國住不下去時,都喜歡投奔莒國。這時,在莒國的外國貴族,除了齊公子小白之外,還有譚君魯慶父。因為魯國人賂莒交出魯慶父,又食言不送賄款,魯國和莒國之間曾數次發生戰爭,莒國被打敗。結果,魯國也有了戒心。在魯莊公二十九年(前665年),在諸和防(在今費縣東北40餘里處)兩地布防(城諸及防),就是為了防備莒國。

齊桓公由於標榜尊王攘夷,所領導的幾次會盟,莒都不得參加。後宋襄公欲霸諸侯,也領導了幾次會盟,莒亦未獲准參加。

中期

魯僖公二十四年(前626年)至魯成公十四年(前577年)是莒國歷史的中期。這時,是晉文公齊桓公後當霸主,以及邲之戰楚莊王繼為霸主時代。莒國在這一階段,歷經茲平公、紀公庶其、厲公季陀、渠邱公朱這四代君主。他們先後參加了中原各國的幾次會盟,外交上初步活躍。

晉文公雖然也提出了尊王攘夷,卻未在會盟中強烈的表現出來,所以莒國得以參加了有名的踐土之盟。此時,齊國繼續向東方討伐。記載明確的是前600年伐萊國,占領根牟。萊國為東夷根牟又在莒國的邊境,所以齊國於前598年及前596年有兩次侵略莒的戰爭。《左傳》對於後一次伐莒記載道:「莒恃晉而不事齊故也。」部分說出了齊國、莒國雙方的打算:與莒國同時,被晉文公邀請參加會盟的小國邾國,本是魯國的禁臠。此後,齊國想要吞併莒國,魯國想要吞併邾國,二大國的首領經常派使者或親自會晤。

前599年,魯國出兵伐邾國,第二年,兩國聯兵攻打莒國。第三年,楚國在「邲」打敗晉國,齊國見莒國失去了盟友和援助,於是,便無所顧忌的在第四年再次侵略莒國。此後十年間,齊國自恃強大,開始欺負魯國,又侮辱晉國派來的使臣,形勢發生變化。晉國、魯國、衞國曹國在前589年合兵伐齊國,敗齊於鞍。於是,莒國得到恢復,前584年以後,莒國又參加了以晉國為盟主的馬陵之會蒲之會

後來,可能由於齊國和魯國相繼侵略,也可能由於莒渠邱公無能,莒國的三座城池經常為楚國所攻破,但楚國不能據而有之,不久退出。前574年,渠邱公死,其子密州即位,史稱黎比公。

後期

魯成公十五年(前576年)至魯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為莒國歷史的中後期。在這段時間的前期,晉悼公領導的晉國重新稱霸。後期,宋國向戌建議晉國、楚國弭兵,爭霸局面稍得緩和。

晉國勢力重新強大之後,三十年之內,舉行了大會盟二十四次,莒全部參加。由於多次參加盟會,莒似乎逐漸以大國自居,莒的君主自以為自己很了不起,開始對外用兵。一開始,就合邾國聯合,共同侵略鄫國

鄫國在莒國的西南,離魯國比較近,便向魯國求援。但是,魯國被打敗,鄫國終於為莒所滅。魯國的君主認為國家到受到了威脅,加強位於東疆的城的防護。前565年、前563年、前561年,莒三次進攻魯國

看上去,僅僅是爭奪邊境上的田地,然而魯國卻以為:「莒人間諸侯之有事也,故伐我東鄙。」。當時,晉國、楚國繼續爭霸,齊國、魯國也都在中原爭霸,莒就鑽了空子。

由此看來,莒漸漸強大之後,也會像別的國家一樣拚命侵略鄰國。史書裡評價,「春秋無義戰」,莒也不可能例外。莒國的兵力,這時看上去很強。前555年,以晉為首的12個國家聯合討伐齊國,莒曾要求以「車千乘」從東南方向襲擊齊國。這一次,齊兵嚇得不敢出戰,晉軍焚燒了臨淄。12個諸侯國的屬下之兵後來到達了齊國的南方邊境。齊軍堅守城池,未導致很嚴重的慘敗。然而,齊國對莒極為不滿,開始有了報復之心。

莒黎比公治理國家時,被《左傳》稱之為「虐」,又說「國人患之」,指的就是他不顧國力,不想百姓安危,經常與齊國、魯國爭戰,民不堪命的情況。黎比公處於齊國、魯國兩國大規模開闢疆土的時候,利用晉國為援,以攻為守。因而,這一階段是春秋時期,莒最活躍的時期。黎比公死後,莒逐漸走向衰亡。

末期

魯昭公元年(前541年)至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為莒國歷史的末期。這一時期,晉國卿大夫逐漸強大,公室闇弱,國力內耗不復外顧,莒失去了援助。莒君在歷史上有記載者,有公子展輿著邱公共公郊公等四人。嗣後入戰國,莒事無記載。到了公元前431年,楚國滅莒。

在這段時間內,莒國的國土經常被齊國魯國占領,國勢漸漸變得虛弱,只好採取守勢。而且,莒國常有內亂,展輿當國君後,奪走了「群公子」秩的權利,群公子懷恨在心,把公子去疾從齊國召回,立為莒國君主。展輿在吳國避難,他的黨羽務婁等三人奔赴齊國,帶走了「大龐」、「常儀靡」二邑。後來,牟夷又去魯國,把「牟婁」及「防」二邑送給魯國。

前532年,魯國伐莒,攻占了「郠」。「郠」位於今沂水縣邊界,也是莒國的門戶,因此,莒國從西疆撤走了所有防守部隊。在這時,莒仍然內亂不止。國君去疾死後,蒲余侯公子意恢,從齊國迎回了公子去疾之弟公子庚輿成為國君,此後莒國成為齊國的附庸

前523年,莒想擺脫齊國的控制,兩次導致齊國的攻擊,但此時,莒的國力大大縮退,比不上周圍的國家。在戰國時期,楚國的勢力擴張到淮河上游,滅亡了蔡國,進而滅莒。但是,莒離楚國還是比較遠,楚不能長期占有莒地,莒國的全境最終成為了齊國的疆土。

國君列表

漢書·地理志》謂莒國傳「三十世為所滅」,杜預春秋釋例雲「莒國嬴姓少昊之後,周武王封茲輿期於莒。十一世(疑當作「十七世」)茲平公方見春秋,共公以下微弱,不復見,四世楚滅之。」然而據《春秋左氏傳》及《說苑》、《呂氏春秋》等古籍,莒國國君年代可考者僅有10位,其餘不明。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莒國君主的名號如莒紀公,「紀」並不是諡法,而是莒國的地名。杜預就指出,莒不屬於諸夏,不行諸夏的諡號。

諡號 國君姓名 在位時間 在位年數 身份
1 莒子茲輿期 茲輿期 周武王元年-?
中有十四世失考
16 莒子 魯莊公魯閔公魯僖公年間 見《左傳·僖公元年》
17 莒茲丕公(一作莒平公 魯僖公年間 杜預雲「〔茲輿期後〕十一世(當作十七世)茲平公方見《春秋》」
18 莒紀公 庶其 ?─前609年 莒茲丕公子,見《左傳·文公十八年》
19 莒厲公 季佗 前609年─? 莒紀公子
20 莒渠丘公 ?─前577年 疑莒厲公之子
21 莒犂比公 密州(一名買朱鉏) 前576年─前542年 35年 疑莒渠丘公之子
22  莒子輿 輿 前541年 1年 莒犂比公子
23 莒著丘公 去疾 前540年─前528年 13年 莒犂比公子
24 莒郊公(一作莒穆公莒敖公 前527年 莒著丘公子
25 莒共公 庚輿 前527年─前519年 9年 莒犂比公子
26 莒郊公 前519年─前481年 39年 莒著丘公子
以後四世失考(《資治通鑑外紀》卷九)

世系圖

其他人物

公子
  • 太子僕,莒紀公太子
  • 展輿,莒犂比公子
  • 莒挐
  • 務婁,莒國公子
  • 瞀胡,莒國公子
  • 滅明,莒國公子
  • 意恢,莒國公子
  • 公子鐸,莒國公子
  • 筥大叔,即筥叔,莒國公族(《筥大叔壺》、《仲子平鐘》)
  • 仲子平,筥大叔子(《筥大叔壺》)
雜臣
女性

參考文獻

  1. ^ 《世本·諸侯世本·莒》周興,封黃帝之後於祁,而置莒後輿期於始都計斤。十一世茲丕歸莒,至紀公復己姓。
  2. ^ 《漢書·地理志》:「莒故國,盈(嬴)姓,三十世為楚所滅。少昊後。」

參見

泗上十二諸侯
宋國 | 魯國 | 衛國 | 邾國 | 薛國 | 郳國 | 滕國 | 莒國 | 任國 | 郯國 | 費國 | 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