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瓶實驗
藍瓶實驗(英語:Blue bottle),一種常見的化學示範實驗。
描述
在容器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和葡萄糖,加水溶解。再加入少量亞甲基藍並振盪,此時溶液呈藍色。靜置一段時間後,藍色消失,溶液變為無色。再次振盪,溶液又恢復藍色。再次靜置,溶液再變為無色,如此反覆。
原理
該體系中的還原劑是葡萄糖,氧化劑則是空氣中的氧氣。亞甲藍為氧化還原指示劑,氧化態亞甲藍呈藍色,還原態亞甲藍呈無色。振盪溶液時亞甲藍被氧氣氧化,溶液呈藍色。靜置時氧化態亞甲藍逐漸被葡萄糖還原,轉為無色,葡萄糖則被氧化為阿拉伯糖酸、甲酸、草酸、赤蘚糖酸等產物。葡萄糖的濃度愈高,藍色褪去所需的時間愈短,由此可說反應物是亞甲藍與葡萄糖。
實驗目的
- 了解控制化學反應條件的作用
- 通過觀察亞甲基藍和還原亞甲基藍在不同條件下的相互轉化,學習觀察方法,了解對比實驗法
實驗用品
實驗步驟
- 往錐形瓶中加50mL水,1.5克葡萄糖,逐滴滴入8~10滴0.1%亞甲基藍,振盪至溶液呈藍色。
- 加入2mL30%的NaOH溶液,振盪並靜置錐形瓶,觀察並記錄現象。再振盪錐形瓶至溶液變藍,再次靜置錐形瓶,連續記錄兩次振盪周期(NaOH的用量不能太多)。
- 將溶液分裝在兩個小試管中,一號試管裝滿,二號試管裝半管,均用塞子塞好,振盪,靜置。
- 把一號試管溶液分一半到三號試管中,再在三號試管中加5滴0.1%亞甲基藍,塞好兩支試管,振盪、靜置。
- 將一、三號試管置於40℃水浴中,約10分鐘後振盪、靜置(水浴加熱至40℃,水溫不能太高,否則,溶液變黃失效)。
- 實驗結束時,集中回收反應溶液,留作以後使用。[1]
實驗現象
- 一號試管始終呈無色,二號試管振盪後變藍,然後自下而上褪色,約45秒。
- 一號試管振盪後變藍,然後自下而上褪色約20秒,三號試管振盪後變為藍色且較一號試管顏色深,然後自下而上褪色,約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