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修義[1](477年—554年9月5日),字修義[2],一字公讓河東郡龍門縣(今山西省河津市)人[2],祖籍河東郡汾陰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北魏、東魏北齊官員。

生平

薛修義的曾祖薛紹是北魏七兵尚書、太子太保,祖父薛壽仁是河東郡河北郡二郡太守、秦州刺史、汾陰公,父親薛寶集是定陽郡太守[3][4]

薛修義年少時結交行為不法的人,輕財重義,非法召集強橫狡詐不守法紀的人,當時有遇到危難之人來投奔的,薛修義大多都能將他們都能收容藏匿。薛修義虛齡十七歲時,被北魏司州、咸陽王元禧徵召出任法曹從事[2]。北海王元顥鎮守徐州,徵召薛修義出任墨曹參軍。正光末年,北魏天下兵起,元顥出任征西將軍,都督華豳東秦諸軍事,兼任左僕射、西道行台,以薛修義為統軍。當時有詔令,能招募三千兵員的任用為別將。於是薛修義回到河東郡,又走遍平陽郡弘農郡等地,共招募七千人,於是薛修義獲任命出任平北將軍[2]、西道別將。之後東夏州西夏州南華州北華州豳州等地都出現叛亂,元顥進軍討伐,薛修義率領部眾跟隨,很有戰功。孝昌二年(526年)六月,南絳縣蜀族陳雙熾等人聚集在汾水河畔,朝廷詔令薛修義出任大都督,與行台長孫稚共同討伐陳雙熾。薛修義因為陳雙熾是自己的同鄉,就輕裝簡從直至其軍壘下,對陳雙熾曉以利害,陳雙熾等人就投降了。於是薛修義出任龍門鎮將[5][6][7]

孝昌三年(527年)十月,薛修義的族人薛鳳賢等人作亂,包圍龍門鎮城。薛修義也認為天下在混亂動盪之中,就自行其是放肆作為,和薛鳳賢一起聚眾叛亂,自號黃鉞大將軍,分別占據鹽池,圍攻蒲坂,東西互相呼應響應蕭寶寅,北魏行台長孫稚占據河東[8][9]。魏孝明帝詔令都督宗正珍孫前往討伐薛修義[10]。宗正珍孫的軍隊還沒到,薛修義就羞愧後悔了,於是派部下孫懷彥帶表章自我陳述,請求朝廷派一名大將前來招撫。魏孝明帝派遣西北道大行台胡元吉奉詔招撫,薛修義投降。薛鳳賢等人仍然聚眾據守在險要之處,孝昌四年(528年)正月,長孫稚的討伐軍駐紮在弘農郡,宗正珍孫的討伐軍駐紮在靈橋,都未能前進。薛修義和堂叔薛善樂、堂弟薛嘉族等人各自率領州郡鄉兵作出進攻薛鳳賢的態勢。行台左丞楊侃對長孫稚說:「昔日曹操韓遂馬超潼關對壘,勝負的道理,很長時間不能判斷。哪裡是主將才能雄武相類似,算計謀略相抗衡,應當是因黃河、華山險要阻隔,難用謀略。現在賊寇守潼關,將險要處全部占領,即便曹操再生,也沒有辦法施展奇計。必須北上取蒲坂,飛舟渡至西岸,置將士於死地,人人有鬥志,華州的包圍可不戰而解,潼關的賊兵一定望風潰散。各處平定後,長安自然攻克。如我愚笨的考慮可取,請讓我做明公的前驅。」長孫稚說:「薛修義已包圍河東,薛鳳賢又據守安邑,都督宗正珍孫將部隊停在虞坂,很久不能前進,雖有此計策,還因此有疑慮。」楊侃說:「宗正珍孫只不過是軍陣中一介武夫,因偶然的機緣得以成為將領,他只能被人驅使,哪能指揮得了其他人。一旦接受元帥的重任,處理三軍事務,精神就亂了,怎能勝任圍擊敵人的任務。河東治所在蒲坂,西連黃河岸,所屬的百姓,多居東部。薛修義驅趕率領丁壯勇士,西圍郡城,家人弱小,還居在原村,如果領軍隊進逼,人心各自混亂,戰士人人想歸家,則郡城的包圍自然解除。不戰而勝,明顯地在眼前。」長孫稚聽從了楊侃的話,命令兒子長孫子彥等人率騎兵與楊侃在弘農北渡河。長孫子彥所率都是騎兵,習慣野戰,不善攻城,就進駐石錐壁。楊侃就頒布告示說:「現在暫且駐軍在這裡,以等待步兵,同時觀察民心向背,然後繼續進軍。如果有送投降者名姓的,各自回村,等候中央軍舉燃烽火,各村也響應點火,以表明降順。那沒有響應燃烽火的村,就是不投降的村,按理就應殺戮,財產賞給士兵。」百姓就互相轉告,實際上未投降的,也假裝歸順點燃烽火,一夜之間,火光遍及數百里內。圍困蒲坂的敵人,不明原因,各自潰散歸家,薛修義也隨即逃走[11][12][13]。薛修義寫信給薛鳳賢以示禍福,薛鳳賢於是和薛修義一起投降。北魏朝廷任命薛鳳賢為龍驤將軍、假節、稷山鎮將,封夏陽縣子,食邑三百戶,又任命薛修義為龍驤將軍[2],封汾陰縣侯,食邑八百戶[14][15]永安二年(529年),元顥攻入洛陽,薛修義和陳雙熾等人都受到元顥的指揮,率兵攻打晉州州城,晉州刺史樊子鵠出城與薛修義、陳雙熾交戰,將他們打的大敗,樊子鵠又在土門縣擊敗薛修義[16]

爾朱榮認為薛修義是豪猾奸狡反覆之徒,將薛修義扣押起來送到晉陽,和高昂李徽伯李無為等人一起關押禁閉[17][18]。爾朱榮前往洛陽時,讓薛修義跟隨自己,安置在駝牛署[15]。爾朱榮死後,魏孝莊帝任命薛修義為弘農郡、河北郡、河東郡、正平郡四郡大都督,與薛善樂、裴元雋薛崇禮薛憘族等人隸屬於西北道行台元顯恭,率領禁軍,西援平陽,抵禦爾朱世隆[19]高歡當時是晉州刺史,見到了薛修義,對他很優厚。爾朱兆擁立元曄為皇帝,任命薛修義為右將軍陝州刺史,署理安南將軍魏節閔帝元恭初年,薛修義出任使持節、後將軍、南汾州刺史[20][21][2]

高歡在信都起兵,於韓陵之戰擊敗爾朱氏聯軍後,高歡派人徵召薛修義到晉陽,任命薛修義代理并州刺史。薛修義又跟隨高歡平定爾朱兆永熙三年(534年),魏孝武帝西入關中,高歡率軍前往潼關,任命薛修義為關右行台,率領都督貴等數千人從龍門渡過黃河。西魏北華州刺史薛崇禮駐軍於楊氏壁[22],薛修義寫信招降薛崇禮,薛崇禮率領一萬多人向東魏投降[21],薛修義因此占據楊氏壁。當時司空參軍薛端與族人以及家僮等人原先在等先在楊氏壁中,薛修義於是命令部下逼迫薛端等人東渡黃河。正要渡河時天色已晚,薛端秘密的與族人以及家僮叛逃。薛修義派遣騎兵追趕,薛端邊戰邊退,於是進入石城柵,得以倖免。石城柵中原先有數百家人口,薛端與他們合力堅守。乙干貴等人數次來寬慰勸喻,知道薛端無意投降,於是將軍隊撤回到河東[23][24]永熙三年(534年)十一月,樊子鵠占據兗州不服從高歡,薛修義跟隨大司馬婁昭將他平定。天平年間,薛修義出任散騎常侍衛將軍,又出任中軍大將軍、南中郎將[2]、兼任汲郡太守、汲郡頓丘郡淮陽郡東郡濮陽五郡都督[25],又升任使持節、東徐州刺史,沒能上任,很快薛修義兼任尚書僕射,為西南道大行台[26][2]

天平四年(537年)十月,東魏在沙苑之戰中戰敗,薛修義跟隨各路軍隊撤退。返回後,代理晉州刺史封延之棄城逃走,薛修義追到洪洞,勸說封延之回城防守,封延之不聽。薛修義回到晉州,安集軍民固守。西魏儀同長孫子彥圍困晉州城,薛修義打開城門,埋伏好兵甲等待他,長孫子彥不知道城中虛實,於是退走。高歡很讚賞薛修義,加薛修義儀同三司,很快任命薛修義為使持節、都督晉州諸軍事、晉州刺史、中軍大將軍、儀同三司如故,給鼓吹一部[27][2],賞賜給薛修義一千匹布帛。元象元年(538年),宇文泰大舉出兵攻向河陽縣,高歡率兵討伐,派遣汾州刺史斛律金前往太州,成為掎角之勢,斛律金到了晉州後因為東魏大軍已經撤退就無法前進,就和行台薛修義匯合[28][29],共同圍困喬山的西魏軍。很快高歡的軍隊來到,一起平定了喬山的西魏軍[30]。薛修義在晉州活捉了西魏的正平郡太守段榮顯,又招降胡酋胡垂黎等人的部落數千人,上表將他們安置在五城郡。武定元年(543年)二月,高仲密叛變東魏,朝廷任命薛修義出任西南道行台,成為掎角之勢,薛修義未能上任。不久,薛修義轉任使持節、都督齊州諸軍事、中軍大將軍、齊州刺史,因為收受賄賂被除去名籍,追念薛修義防守晉州的功勞,朝廷恢復他的官爵,仍然任命薛修義為衛尉卿、中軍大將軍、儀同三司如故[2]。這時山胡侵擾晉州,朝廷派遣薛修義追擊討伐,將山胡擊敗,薛修義因功進爵正平郡開國公,食邑一千戶,加開府。高澄繼承霸府,遵守高歡遺言,將薛修義封減三百戶[2],另外封平鄉縣男。北齊建立後,薛修義出任護軍將軍,又封藍田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戶,升任太子太保。天保五年七月廿三日(554年9月5日),薛修義在并州西湯亭去世,虛歲七十八,朝廷贈予三州諸軍事、晉州刺史、司空公、其餘官職如故,太常定諡號為,同年十二月九日(555年1月17日)葬於鄴城西南[2]。兒子薛文殊繼承爵位[31][32]

皇建元年十一月庚申(560年12月15日),齊孝昭帝高演詔令將薛修義等三人合祭於齊文宣帝高洋的宗廟[33][34]

其他

救援表兄

薛修義表兄元壽興被判死刑後,因為擔心最終無法免於死刑,就讓薛修義帶領十輛車運輸小麥經過囚牢旁邊。元壽興趁機翻牆出來,薛修義用大木盒裝上元壽興,上面蓋著小麥,裝載著他逃了出來。元壽興於是前往河東郡,躲藏在薛修義家中[35][36]

民族屬性

《北史》記載,高歡曾經想要在晉州大規模築城,中外府司馬房毓說:「如果賊寇到了此地,即便築城了又有什麼用?」高歡於是作罷。等到沙苑之戰戰敗,高歡遷移秦州、南汾州、東雍州三州的人到并州,又想要放棄晉州,然後遣送家屬到英雄城。薛修義勸諫說:「如果晉州失守,定州也無法保全。」高歡憤怒的說:「你們都辜負了我,之前不聽同意我在并州築城,讓我現在無處可去。」薛修義說:「如果我在晉州戰敗,那麼請誅殺我。」斛律金說:「還是要仰仗這漢族小子鎮守晉州,把他的家屬作為質子,不要給他增加兵馬。」高歡聽從了斛律金的建議,任命薛修義代理晉州刺史。等到西魏儀同長孫子彥圍困逼近晉州城下,薛修義打開門埋伏士兵等待他來,長孫子彥不知道晉州城中虛實,於是逃走。高歡讚賞薛修義,立即任命薛修義為晉州刺史[37]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李文濤副教授指出,這一部分《北史》的內容《北齊書·薛修義傳》中並沒有,而且薛修義墓誌幾乎沒有記載。《北史·薛修義傳》是薛修義直接向高歡建議防守晉州,而結合《北齊書·薛修義傳》、《北齊書·高市貴傳》和《北史·封延之傳》,是薛修義勸說封祖業未果,薛修義占據晉州,打敗西魏的進攻。《北史·薛修義傳》增加部分主要部分是斛律金一句話:「還仰漢小兒守,收家口為質,勿與兵馬。」很明顯「漢小兒」是指薛修義,此處借斛律金之口,表明薛氏為漢族身份。漢兒、漢子等詞彙在南北朝時期大量出現,有時是口語,但更多時候與民族相關。李文濤認為,從《北史》有關河東薛氏增補情況來看,其所增加列傳的史料主要表明河東薛氏是漢人後裔,但史料價值不高,基本不可信;研究北朝河東薛氏,史料還是以《晉書》、《魏書》為主[38]

延伸閱讀

[]

 北齊書/卷20》,出自李百藥北齊書
 北史·卷053》,出自李延壽北史

參考資料

  1. ^ 《北齊書校勘記·卷二十·列傳第十二·一四》:薛脩義 諸本「脩義」都作「循義」。北史卷五三本傳作「脩義」,他處多同本傳。本書以北史補的部分同作「脩義」,本傳是原文,則作「循義」。錢氏考異卷三一云:「魏齊碑刻『人』旁多從『彳』旁,故『脩』『循』二字多相混。」按魏書卷一0孝莊紀永安三年(五三0)十月作「修義」。今一律作「脩義」,今後不再出校記。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趙君平,趙文成編. 《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续编》. 北京: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5.07: 122–123. ISBN 978-7-5013-5598-3 (中文(繁體)). 
  3. ^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薛脩義,字公讓,河東汾陰人也。曾祖紹,魏七兵尚書、太子太保。祖壽仁,河東河北二郡守、秦州刺史、汾陰公。父寶集,定陽太守。
  4. ^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薛脩義字公讓,河東汾陰人也。曾祖紹,魏七兵尚書。祖壽仁,秦州刺史、汾陰公。父寶集,定陽太守。
  5. ^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脩義少而奸俠,輕財重氣,招召豪猾,時有急難相奔投者,多能容匿之。魏咸陽王為司州牧,用為法曹從事。魏北海王顥鎮徐州,引為墨曹參軍。正光末,天下兵起,顥為征西將軍,都督華、豳、東秦諸軍事,兼左僕射、西道行台,以脩義為統軍。時有詔,能募得三千人者用為別將。於是脩義還河東,仍歷平陽、弘農諸郡,合得七千餘人,即假安北將軍、西道別將。俄而東西二夏、南北兩華及豳州等反叛,顥進討之。脩義率所部,頗有功。絳蜀賊陳雙熾等聚汾曲,詔脩義為大都督,與行台長孫稚共討之。脩義以雙熾是其鄉人,遂輕詣壘下,曉以利害,熾等遂降。拜脩義龍門鎮將。
  6. ^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脩義少而奸俠,輕財重氣。魏正光末,天下兵起,特詔募能得三千人者,用為別將,脩義得七千餘人,假安北將軍、西道別將。以軍功,拜龍門鎮將。
  7.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一》:六月,魏降蜀陳雙熾聚眾反,自號始建王。魏以假鎮西將軍長孫稚為討蜀都督。別將河東薛修義輕騎詣雙熾壘下,曉以利害,雙熾即降。詔以修義為龍門鎮將。
  8. ^ 《魏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三》:時薛鳳賢反於正平,薛脩義屯聚河東,分據鹽池,攻圍蒲坂,東西連結,以應寶夤。稚乃據河東。
  9. ^ 《北史·卷二十二·列傳第十》:時薛鳳賢反於正平,薛修義屯聚河東,分據鹽池,攻圍蒲坂,東西連結,以應寶夤。承業乃據河東.
  10.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一》:正平民薛鳳賢反,宗人薛修義亦聚眾河東,分據鹽池,攻圍蒲坂,東西連結以應寶寅。詔都督宗正珍孫討之。
  11. ^ 《魏書·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六》:軍次弘農,侃白稚曰:「昔魏武與韓遂、馬超挾關為壘,勝負之理,久而無決。豈才雄相類,算略抗行,當以河山險阻,難用智力。今賊守潼關,全據形勝,縱曹操更出,亦無所騁奇。必須北取蒲阪,飛棹西岸,置兵死地,人有斗心,華州之圍可不戰而解,潼關之賊必望風潰散。諸處既平,長安自克。愚計可錄,請為明公前驅。」稚曰:「薛脩義已圍河東,薛鳳賢又保安邑,都督宗正珍孫停師虞阪,久不能進,雖有此計,猶用為疑。」侃曰:「珍孫本行陳一夫,因緣進達,可為人使,未可使人。一旦受元帥之任,處分三軍,精神亂矣,寧堪圍賊。河東治在蒲阪,西帶河湄,所部之民,多在東境。脩義驅率壯勇,西圍郡邑,父老妻弱,尚保舊村,若率眾一臨,方寸各亂,人人思歸,則郡圍自解。不戰而勝,昭然在目。」稚從之,令其子彥等領騎與侃於弘農北渡。所領悉是騎士,習於野戰,未可攻城,便據石錐壁。侃乃班告曰:「今且停軍於此,以待步卒,兼觀民情向背,然後可行。若送降名者,各自還村,候台軍舉烽火,各亦應之,以明降款。其無應烽者,即是不降之村,理須殄戮,賞賚軍士。」民遂轉相告報,未實降者,亦詐舉烽,一宿之間,火光遍數百里內。圍城之寇,不測所以,各自散歸,脩義亦即逃遁。
  12. ^ 《北史·卷四十一·列傳第二十九》:軍次恆農,侃白承業曰:「今賊守潼關,全據形勝。須北取蒲阪,飛棹西岸,置兵死地,人有斗心,華州之圍,可不戰而解,潼關之賊,必望風潰散。諸處既平,長安自克。愚計可錄,請為明公前驅。」承業從之,令其子子彥等領騎與侃於恆農北度,便據石錐壁。乃班告曰:「今且停軍於此,以待步卒,兼觀人情向背。若送降名者,各自還村,候台軍舉三烽火,各亦應之,以明降款。其無應烽,即是不降之村,理須殄戮。」人遂傳相告報。實未降者,亦詐舉烽,一宿之間,火光遍數百里內。圍城之寇,不測所以,各自散歸。
  13.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二》:蕭寶寅圍馮翊,未下;長孫稚軍至恆農,行台左丞楊侃謂稚曰:「昔魏武與韓遂、馬超據潼關相拒,遂、超之才,非魏武敵也,然而勝負久不決者,扼其險要故也。今賊守御已固,雖魏武復生,無以施其智勇。不如北取蒲阪,渡河而西,入其腹心,置兵死地,則華州之圍不戰自解,潼關之守必內顧而走。支節既解,長安可坐取也。若愚計可取,願為明公前驅。」稚曰:「子之計則善矣;然今薛修義圍河東,薛鳳賢據安邑,宗正珍孫守虞坂不得進,如何可往?」侃曰:「珍孫行陳一夫,因緣為將,可為人使,安能使人!河東治在蒲反,西逼河漘,封疆多在郡東。修義驅帥士民西圍郡城,其父母妻子皆留舊村,一旦聞官軍來至,皆有內顧之心,必望風自潰矣。」稚乃使其子子彥與侃帥騎兵自恆農北渡,據石錐壁,侃聲言:「今且停此以待步兵,且觀民情向背。命送降名者各自還村,俟台軍舉三烽,當亦舉烽相應;其無應烽者,乃賊黨也,當進擊屠之,以所獲賞軍。」於是村民轉相告語,雖實未降者亦詐舉烽,一宿之間,火光遍數百里。賊圍城者不測其故,各自散歸;修義亦逃還,與鳳賢俱請降。
  14. ^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後修義宗人鳳賢等作亂,圍鎮城。修義亦以天下紛擾,規自縱擅,遂與鳳賢聚眾為逆,自號黃鉞大將軍。詔都督宗正珍孫討之。軍未至,修義慚悔,乃遣其帳下孫懷彥奉表自陳,乞一大將招慰。魏孝明遣西北道大行台胡元吉奉詔曉喻,修義降。鳳賢等猶據險屯結,長孫稚軍於弘農,珍孫軍靈橋,未能進。修義與其從叔善樂、從弟嘉族等各率義勇為攻取之勢,與鳳賢書示其禍福。鳳賢降,拜鳳賢龍驤將軍、假節、稷山鎮將,夏陽縣子、邑三百戶。封修義汾陰縣侯,邑八百戶。
  15. ^ 15.0 15.1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後宗人鳳賢等作亂,圍鎮城,脩義以天下紛擾,遂為逆,自號黃鉞大將軍。詔都督宗正珍孫討之,軍未至,脩義慚悔,遣表乞一大將招慰,乃降。鳳賢等猶據險不降,脩義與書,降之。乃授鳳賢龍驤將軍,陽夏子,改封汾陰縣侯。爾朱榮以脩義反覆,錄送晉陽,與高昂等並見拘防。榮赴洛,並以自隨,置於駝牛署。
  16. ^ 《魏書·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元顥入洛,薛修義及降蜀陳雙熾等受顥處分,率眾攻州城。子鵠出與戰,大破之,又破修義等於土門。
  17. ^ 《北史·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一》:爾朱榮禽葛榮,遂縶裔及高昂、薛修義、李無為等於晉陽。
  18.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二》:敖曹復行抄掠,榮誘執之,與薛修義同拘於晉陽。
  19. ^ 《魏書·卷十·帝紀第十》:以中軍將軍、前東荊州刺史元顯恭為使持節、都督晉建南汾三州諸軍事、鎮西將軍、晉州刺史、兼尚書左僕射,為征西道行台,節度都督薛善樂、薛修義、裴元雋、薛崇禮、薛憘族等。
  20. ^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爾朱榮以脩義豪猾反覆,錄送晉陽,與高昂等並見拘防。榮赴洛,以脩義等自隨,置於駝牛署。榮死,魏孝莊以脩義為弘農、河北、河東、正平四郡大都督。時高祖為晉州刺史,見脩義,待之甚厚。及爾朱兆立魏長廣王為主,除脩義右將軍、陝州刺史,假安南將軍。魏前廢帝初,以脩義為持節、後將軍、南汾州刺史。
  21. ^ 21.0 21.1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榮死,魏孝莊以脩義為弘農、河北、河東、正平四郡大都督。時神武為晉州刺史,見之,相待甚厚。及韓陵之捷,以脩義行并州事。孝武帝入關,神武以脩義為關右行台,自龍門濟河,招下西魏北華州剌史薛崇禮。
  22. ^ 《北齊書校勘記·卷二十·列傳第十二·一五》:西魏北華州刺史薛崇禮屯楊氏壁 諸本「楊」作「陽」。按周書卷三五薛端傳記薛崇禮降東魏後,東魏曾派兵據楊氏壁。楊氏壁是黃河西岸的險要,屢見魏書卷四一源子雍傳、周書卷二文帝紀大統三年、卷一五于謹傳等。這裡「陽」字誤,今據改。
  23. ^ 《周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七》:東魏遣行台薛循義、都督乙干貴率眾數千西度,據楊氏壁。端與宗親及家僮等先在壁中,循義乃令其兵逼端等東度。方欲濟河,會日暮,端密與宗室及家僮等叛之。循義遣騎追,端且戰且馳,遂入石城柵,得免。柵中先有百家,端與併力固守。貴等數來慰喻,知端無降意,遂拔還河東。
  24. ^ 《北史·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魏孝武西遷,周文令大都督薛崇禮據龍門,引端同行。崇禮尋失守,降東魏。東魏遣行台薛脩義督乙干貴西度,據楊氏壁。端與宗親及家僮等先在壁中,脩義乃令其兵逼端等東度。方欲濟河,會日暮,端密與宗室及家僮等叛之。脩義亦遣騎追,端且戰且馳,遂入石城柵,得免。柵中先有百家,端與併力固守。貴等數來慰喻,知端無降意,遂拔還河東。
  25. ^ 《北齊書校勘記·卷二十·列傳第十二·一六》:頓丘淮陽東郡黎陽五郡都督 錢氏考異卷三一云:「淮陽與汲郡回遠,恐是『濮陽』之訛。」按錢說是,薛脩義以南中郎將帶職,五郡應該都屬司州。
  26. ^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高祖起義信都,破四胡於韓陵,遣征循義,從至晉陽,以循義行并州事。又從高祖平爾朱兆。武帝之入關也,高祖奉迎臨潼關,以循義為關右行台,自龍門濟河。西魏北華州刺史薛崇禮屯楊氏壁,循義以書招之,崇禮率萬餘人降。樊子鵠之據兗州,循義從大司馬婁昭破平之。天平中,除衛將軍、南中郎將,帶汲郡太守、頓丘、淮陽、東郡、黎陽五郡都督。遷東徐州。
  27.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七》:東魏行晉州事封祖業棄城走,儀同三司薛修義追至洪洞,說祖業還守,祖業不從。修義還據晉州,安集固守。魏儀同三司長孫子彥引兵至城下,修義開門伏甲以待之。子彥不測虛實,遂退走。丞相歡以修義為晉州刺史。
  28. ^ 《周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東魏遣太保尉景攻陷正平,復遣行台薛循義率兵與斛律俱相會,於是敵眾漸盛。
  29. ^ 《北史·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七》:東魏遣太保尉景攻陷正平,復遣行台薛修義與斛律俱相會,於是敵眾漸盛。
  30. ^ 《北齊書·卷十七·列傳第九》:元象中,周文帝復大舉向河陽。高祖率眾討之,使金逕往太州,為掎角之勢。金到晉州,以軍退不行,仍與行台薛修義共圍喬山之寇。
  31. ^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元象初,拜儀同。沙苑之役,從諸軍退。還,行晉州事封祖業棄城走,脩義追至洪洞,說祖業還守,而祖業不從。脩義還據晉州,安集固守。西魏儀同長孫子彥圍逼城下,脩義開門伏甲以待之,子彥不測虛實,於是遁去。高祖甚嘉之,就拜晉州刺史、南汾、東雍、陝四州行台,賞帛千疋。脩義在州,擒西魏所署正平太守段榮顯。招降胡酋胡垂黎等部落數千口,表置五城郡以安處之。高仲密之叛,以脩義為西南道行台,為掎角聲勢,不行。尋除齊州刺史,以黷貨除名。追其前守晉州功,復其官爵,仍拜衛尉卿。時山胡侵亂晉州,遣脩義追討,破之。進爵正平郡公,加開府。世宗以高祖遺旨,減封二百戶,別封脩義為平鄉男。天保初,除護軍,別封藍田縣公,又拜太子太保。五年七月卒,時年七十七。贈晉太華三州諸軍事、司空、晉州刺史,贈物三百段。子文殊嗣。
  32. ^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後除齊州刺史,以黷貨除名。追其守晉州功,復其官爵。俄以軍功,進正平郡公,加開府。天保中,卒於太子太保,贈司空。子文殊嗣。
  33. ^ 《北齊書·卷六·帝紀第六》:庚申,詔以故太師尉景、故太師竇泰、故太師太原王婁昭、故太宰章武王厙狄干、故太尉段榮、故太師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師高乾、故司徒莫多婁貸文、故太保劉貴、故太保封祖裔、故廣州刺史王懷十二人配饗太祖廟庭,故太師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韓軌、故太宰扶風王可朱渾道元、故太師高昂、故大司馬劉豐、故太師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紹宗七人配饗世宗廟庭,故太尉河東王潘相樂、故司空薛脩義、故太傅破六韓常三人配饗顯祖廟庭。
  34. ^ 《北史·卷七·齊本紀中第七》:庚申,詔以故太師尉景、故太師竇泰、故太師太原王婁昭、故太宰章武王厙狄干、故太尉段榮、故太師万俟普、故司徒蔡雋、故太師高幹、故司徒莫多婁貸文、故太保劉貴、故太保封祖裔、故廣州刺史王懷十三人配饗太祖廟庭,故太師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韓軌、故太宰扶風王可朱渾道元、故太師高昂、故大司馬劉豐、故太師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紹宗十一人配饗世宗廟庭,故太尉河東王潘相樂、故司空薛脩義、故太傅破六韓常三人配饗高祖廟庭。
  35. ^ 《魏書·卷十五·列傳第三》:盛弟壽興,少聰慧好學。世宗初,為徐州刺史,在官貪虐,失於人心。其從兄侍中暉,深害其能,因譖之於帝,詔尚書崔亮馳驛檢覆。亮發日,受暉旨,遂鞭撻三寡婦,令其自誣,稱壽興壓己為婢。壽興終恐不免,乃令其外弟中兵參軍薛脩義將車十乘,運小麥經其禁之旁。壽興因逾牆出。脩義以大木函盛壽興,其上加麥,載之而出。遂至河東,匿脩義家。
  36. ^ 《北史·卷十五·列傳第三》:盛弟壽興,少聰慧好學。宣武初,為徐州刺史,在官貪虐,失於人心。其從兄侍中暉深害其能,因譖之於帝,詔尚書崔亮馳驛檢核。亮發日,受暉旨,遂鞭撻三寡婦,令其自誣,稱壽興壓己為婢。壽興終恐不免,乃令其外弟中兵參軍薛修義將車十乘,運小麥,經其禁之旁。壽興因逾牆出,修義以大木函盛壽興,其上加麥,載之而出,遂至河東,匿修義家。
  37. ^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初,神武欲大城晉,中外府司馬房毓曰:「若使賊到此處,雖城何益?」乃止。及沙苑之敗,徙秦、南汾、東雍三州人於并州,又欲棄晉,以遣家屬向英雄城。脩義諫曰:「若晉州敗,定州亦不可保。」神武怒曰:「爾輩皆負我,前不聽我城并州城,使我無所趣。」脩義曰:「若失守,則請誅。」斛律金曰:「還仰漢小兒守,收家口為質,勿與兵馬。」神武從之,以脩義行晉州事。及西魏儀同長孫子彥圍逼城下,脩義開門伏甲待之,子彥不測虛實,於是遁去。神武嘉之,就拜晉州刺史。
  38. ^ 李文濤, 《<北史列传中河东薛氏增加史料问题探析》, 《史志學刊 》 (06期), 2017年, (06期):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