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韌鐵
貝氏体(英語:Bainite),也譯作變韌鐵,是合金鋼在熱處理時形成的一種顯微組織組成物,是由沃斯田鐵在波來鐵溫度範圍以下和麻田散鐵點(麻田散鐵轉變開始的溫度)以上的溫度範圍內分解而成的肥粒鐵和雪明碳鐵的混合體[1]。最早由埃德加·貝恩等人描述,故名。
貝氏體分為兩種,在較高溫度(350~550℃[2])形成的稱「上貝氏體」,其組織在光學顯微鏡下呈羽毛狀;在較低溫度形成的稱「下貝氏體」,其組織在光學顯微鏡下呈針狀或竹葉狀。貝氏體由於碳化物顆粒周圍受腐蝕而變得比較粗糙,故在顯微鏡下呈黑色[3]。
目前貝氏體的轉變機制尚存爭議,目前主要有「切變學說」和「擴散學說」兩個學派[4]。
參考資料
- ^ 辭海編纂委員會. 《辞海》(1999年版) (M) 1.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 ISBN 7-5326-0630-9.
- ^ 上贝氏体. 中國顯微圖像網. 2010-09-08 [201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 ^ G·克勞斯. 钢的热处理原理 (M) 1. 北京: 冶金工業出版社. 1987: 77.
- ^ www.nsfc.gov.cn. [201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3).
外部連結
- Online textbook devoted to baini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Institute of Materials, Minerals and Mining
- The Alloying Elements in Steel, by Edgar C. Bain
- Overview of Bainite in multiple languag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avenport and Bain's original artic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World's first bulk nanostructured meta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