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天主教堂

赤峰耶穌聖心堂,通稱赤峰天主教堂,位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二道街10號,建於1930年代,是天主教赤峰教區主教座堂。現為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赤峰天主教堂

赤峰天主教堂,2021年7月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赤峰市紅山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
編號4-191
認定時間2006年9月

歷史

19世紀後半葉,天主教會在赤峰地區傳教初期,以農村傳教為重心,赤峰城內僅在二東街(今紅山區二道街東端)北側設有幾間公所,供來往傳教士住宿。義和團運動期間,公所被毀,傳教士被驅逐[1]。1901年辛丑條約後,教會利用庚款征占土地,在二東街北側擴建成教會大院,包含一座教堂和11間神父住宅。教堂屬東蒙古代牧區,由比利時聖母聖心會管理。此後,教會先後在附近修建開辦華峰學校、修女院、小修道院、育嬰院、診所等設施。[2][3]

1932年,赤峰代牧區設立,中國籍主教趙慶化任代牧,同年(一說1934年[4])主持建設新教堂,1939年建成[1](一說1937年建成[5])。1949年,赤峰代牧區升格為赤峰教區[6],赤峰天主教堂為赤峰教區主教座堂[4]。1947年,解放軍第二次接管赤峰後,天主教會神職人員撤離赤峰,教產充公[2][3]。教堂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初曾為昭烏達盟醫院住院處[7]。1964年四清運動及1966年「文革」爆發導致宗教活動完全停止[2],「文革」期間教堂曾遭破壞[5]。1981年,天主教赤峰教區恢復活動,並教堂將收回、修復[4]。2006年9月4日,赤峰天主教堂列入第四批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8]

建築特色

赤峰天主教堂為一座哥德式建築,面積462平方公尺[5],磚木結構,南北長38.5公尺,東西寬12公尺,可容納800人活動。鐘樓高30餘米[5],裝有比利時製造的大鐘[9]。教堂建成後曾是赤峰城內的最高建築,也是附近的地標式建築[3]

圖集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 1.0 1.1 《赤峰市紅山區志》編纂委員會 (編). 卷二十 宗教 民俗 方言,第一篇 宗教,第五章 伊斯兰教,第一节 传播沿革. 《赤峰市红山区志》. 呼和浩特: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6. ISBN 7-204-02869-4. [失效連結]
  2. ^ 2.0 2.1 2.2 《內蒙古自治區志·宗教志》編纂委員會 (編). 第五篇 天主教,第三章 活动场所,第二节 教区和教堂. 《内蒙古自治区志·宗教志》. 呼和浩特: 內蒙古教育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31190394. [失效連結]
  3. ^ 3.0 3.1 3.2 張松柏 楊淑敏. 《老赤峰宗教建筑》. 呼和浩特: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521-0844-6. 
  4. ^ 4.0 4.1 4.2 赤峰教区简介. 天主教赤峰教區. [2021-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8). 
  5. ^ 5.0 5.1 5.2 5.3 《赤峰耶穌聖心堂記》,赤峰市天主教堂2015年基督普世君王節
  6. ^ Diocese of Chifeng [Chihfeng]. catholic-hierarchy.org. [2021-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7. ^ 【赤峰记忆】赤峰老二道街不愧是最繁华的街路!这些老照片你绝对没看过!. 搜狐. 2018-10-26 [2021-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4). 
  8. ^ 自治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內蒙古新聞網. [201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1). 
  9. ^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 (編). 第五章 古建筑,第四节 天主教 东正教堂. 《内蒙古自治区志·文物志》. 呼和浩特. 2014.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