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卡蒂希臘語κάτη拉丁語Hecate)是希臘神話中前奧林匹亞的一個重要的泰坦女神,也是象徵著暗月之夜的「月陰女神」或「黑月女神」。

黑卡蒂
邊界、岔路、巫術和亡靈女神
梵蒂岡博物館所藏的黑卡蒂雕像。雕像典型的表現出了黑卡蒂作為三相女神所應有的特徵。
神系克托尼俄斯
住處冥界
符號與象徵火炬鑰匙匕首、黑卡蒂之輪
性別
個人資訊
父母

黑卡蒂總是和下弦月夜晚鬼魂陰間精靈魔法巫術招魂術聯繫在一起。她是著名的不可抗拒的死神,無法戰勝或無人能及的女皇,同樣也是妖術、魔咒女巫的守護女神。黑卡蒂是一位具有強大法力的女神,她曾經幫助宙斯打敗過獨眼巨人,所以她有著巨人一般的強大力量,即使是眾神之王宙斯也都敬畏黑卡蒂女神。黑卡蒂可能起源於古埃及的青蛙女神海奎特或是來自於亞細亞的西南地區,並且掌控著所有三岔路的交叉口,她總會在子夜時分出現在鬼魂前往陰間必經的三岔路口,高舉著火炬指引鬼魂通往陰間。

黑卡蒂在很多方面都與女獵神阿提米絲非常相像,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將二者混為一談,則把黑卡蒂視為阿提米絲在陰間的黑暗分身,並且黑卡蒂還創造了地獄,是掌管地獄通道的女神[1]。黑卡蒂在天空和大地都有著極大的權力,出行時總是有一群來自地獄的獵犬為其護駕。火炬則是黑卡蒂象徵性的重要標誌,藉助它,黑卡蒂才能得以在陰曹地府與得墨忒耳一同救出被冥王哈帝斯所虜走的珀耳塞福涅。黑卡蒂為人熟知的身份有「鬼魂女王」、「黑魔法女主人」和「地獄鑰匙掌管者」。她是一位偉大的魔法女神,地位甚至比喀耳刻還要重要。

譜系和崇拜

按照赫西俄德在《神譜》中編排的奧林匹斯教眾神譜系,黑卡蒂是提坦神珀耳塞斯阿斯忒里亞的女兒[2],也就是阿提米絲的表姐妹。其它一些說法則認為,黑卡蒂是宙斯得墨忒耳(或赫拉)之女。

某些因素表示黑卡蒂可能不是一個起源於希臘的神祇,也許而是一個從東方引入的外來神。早期的古希臘神話,如荷馬史詩中並未提及到黑卡蒂。《得墨忒耳頌歌》中寫到過黑卡蒂的事跡[3],但只是到了赫西俄德創作的《神譜》時,他大力推崇黑卡蒂女神的地位,《神譜》中黑卡蒂被特別記載為一位極為重要的女神。

現代研究者認為,黑卡蒂最有可能發源於小亞細亞卡里亞地區。寫有其名字的現存最古老銘文發現於亞洲米利都(一個位於卡里亞附近的希臘殖民城邦[4]。有跡象顯示,黑卡蒂在傳入希臘後仍然是亞洲的重要神祇,在弗里吉亞和卡里亞發現了大量與黑卡蒂崇拜有關的文物。在亞洲,黑卡蒂似乎被奉為大母神。可能是在亞洲的希臘殖民者將黑卡蒂信仰帶回了希臘。

古代希臘世界的黑卡蒂神廟主要分布於拉癸那阿耳戈斯厄琉息斯西西里。在神廟舉行的崇拜活動並不涉及得墨忒耳式的秘密祭典厄琉息斯秘儀),但有學者認為民間崇拜中很可能會舉行秘密宗教儀式。黑卡蒂教派的信徒主要分布於色雷斯[5],在那裡她的職能與赫耳墨斯相近,並且被表現為一個半夜行走的老太婆形象。黑卡蒂的最重要的聖所位於小亞細亞的拉癸那。該城邦以黑卡蒂作為自己的守護神,並有宦官專門侍奉[5]在古典時代,拉癸那的黑卡蒂神廟每年都舉行大規模集會[6]。前1世紀的古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波提到,在以弗所也有黑卡蒂的神廟[6]

黑卡蒂的聖獸是。她有時被稱為「黑狗」。對她的崇拜方式之一就是每月獻上一個名為「黑卡蒂晚餐」的祭品,其中必須包括狗肉。在色雷斯的科羅豐,女神本人也被表現成狗的形象。

黑卡蒂的神聖植物紫杉柏樹柳樹大蒜烏頭曼德拉草等。火炬是黑卡蒂最具代表性的象徵物之一。無論是在天界、人間還是冥界,她都擁有著極為強大的法力和權能。

職能

 
前3世紀阿提卡地區的一尊三面式黑卡蒂柱像,注意同一像上還雕刻著美惠三女神

黑卡蒂最初可能是掌管荒野與生育的女神。有一個故事提到,黑卡蒂本來是一個凡人,因在死後被阿提米絲賦予了新的靈魂而成為一個職能與涅墨西斯相近的復仇神[7]。這個故事可能是黑卡蒂剛被引入希臘時出現的,以後的神話(如赫西俄德記載的那些)就將黑卡蒂直接置入了提坦神系中。

赫西俄德把黑卡蒂列為最有權力的偉大神祇之一,是諸神之王—宙斯十分敬重的女神,並說她的力量是由宙斯所賜:宙斯在鎮壓了提坦和獨眼巨人之後仍然讓黑卡蒂保有原來的職能,甚至還賦予了她更多的榮耀。《神譜》中描述黑卡蒂管轄的範圍十分廣泛,囊括了大地、不產穀物的海洋和繁星點綴的天空,極受永生眾神的敬重。黑卡蒂賜福給向她祈禱的人;她給人們帶來了財富,使牲畜繁殖生長;她幫助人類打獵和捕魚;她保佑航海者,阻止暴風,賜予他們順風;她在競賽和戰場上賜予一方勝利;她幫助人類生育和撫養子女(關於黑卡蒂作為撫養子女的女神,在神話中有她哺育阿波羅阿提米絲的例子);她還幫助被遺棄的情人。黑卡蒂在眾神中也享有很高的地位[2],赫西俄德對黑卡蒂的大肆宣揚引起了一些學者的困惑,因為黑卡蒂來自異鄉且在神系中的地位並非重要。有人解釋說這是因為赫西俄德的出生地就盛行黑卡蒂崇拜[7]。另一些學者則認為這些誇大黑卡蒂威力的說法是後來俄耳甫斯教教徒竄入《神譜》中的。

大約從前5世紀起,黑卡蒂的職能逐漸向靈魂巫術方面轉化。她居住在冥界,開始掌管鬼魂、巫術和魔法,許多咒語中都帶有她的名字。在冥界,她率領著鬼魂在墓地或十字路口遊蕩,把死人喚醒[8],有時自己也會變化為妖魔恐嚇行人。人們相信,若冒犯黑卡蒂就會遭到邪惡精靈的報復。黑卡蒂是把守人間與靈魂世界之間的邊界的女神。因此,在城門、門口附近經常放置有黑卡蒂的神像,每個人家中則以黑卡蒂為門閾之神,以界定保護家庭遠離邪惡。黑卡蒂也是女巫的守護神,她曾幫助自己的女祭司美狄亞獲取伊阿宋的愛情,並指導她配製使科爾喀斯凶龍昏睡的魔藥[9]。另外一說,黑卡蒂就是美狄亞(或喀耳刻,二者皆為女巫)的母親,她們的高強魔法都是來自於她的傳授[10]。自從歐里庇得斯寫了悲劇《美狄亞》之後,黑卡蒂便經常與黑魔法聯繫在一起。在中世紀和近代的歐洲,人們視黑卡蒂為女巫和妖魔鬼怪的庇護者(莎士比亞在《麥克白》中引用了這一點),並將她稱為「女巫皇后(Queen of Witches)」。黑卡蒂在冥府的侍從是復仇三女神—厄里倪厄斯(Erinnyes)、恩浦薩(Empusas)、摩耳摩(Mormo)以及冥府的諸位幽冥仙女拉姆帕德斯(Lampades)。黑卡蒂的另一個重要職能是作為執掌交叉路口的神,她的神像經常被安置在十字路口或三岔路口處,人們相信這些路口是鬼魂出沒的地方。

在晚期希臘神話中,黑卡蒂與塞勒涅阿提米絲珀耳塞福涅等女神混同起來,並被認為黑卡蒂具有她們的職能(月神獵神地神)。有些神話將黑卡蒂說成是冥後珀耳塞福涅的侍從,負責掌管死人的亡魂,在冥界的地位僅次於冥王哈得斯與冥後珀耳塞福涅。荷馬頌歌中寫到,黑卡蒂目睹了冥王哈得斯搶走珀耳塞福涅的過程,還在得墨忒耳(珀耳塞福涅之母)尋找其女兒的過程中幫了忙[11]。黑卡蒂也被認為與阿提米絲一樣是野獸和叢林的主宰,這可能反映了她早先曾是荒野女神。另外,黑卡蒂還具有月神的屬性,她的名字有時被用來指代月亮。如拜倫曾寫道:「他們在慘澹的月光中入睡」(Alike beheld beneath pale Hecate's blaze)[12]古希臘人認為天界的三位月亮女神:福柏(Phoebe)、塞勒涅(Selene)和阿提米絲(Artemis)象徵著月亮的三個月相(新月、滿月和彎月或月盈、月圓和月缺),古希臘人因此不能解釋月亮不同的周期變化,所以很容易產生這樣迷信的說法,月亮看不見了是因為它去了冥府,所以古希臘人認為月亮的黑暗面則是冥月或陰月,代表著居住在冥界的女巫皇后黑卡蒂。崇拜巫術的威卡教和一些傳說也把黑卡蒂立為月亮女神的三面形象中的一柱,月亮女神在天界的形象是代表月亮光明與神聖的塞勒涅;在人間的形象則是代表著亦正亦邪的阿提米絲;在陰間的形象則是象徵著邪惡與死亡的黑卡蒂[1](有時候黑卡蒂也會被冥後珀耳塞福涅替代)。美國的神學作家芭芭拉·沃克(Barbara G. Walker英語Barbara G. Walker)表示黑卡蒂在天界是身為月神的塞勒涅,在大地是身為女獵神的阿提米絲,在冥界則是身為破壞神的珀耳塞福涅;黑卡蒂同時也是天國女王的三相一體中的一個面相,代表了少女、母親和老嫗,分別象徵赫柏赫拉和黑卡蒂。

三面形象

 
19世紀畫家筆下的黑卡蒂形象。

在古希臘藝術作品中,黑卡蒂具有突出的三面式形象,即擁有朝著不同方向的三頭、三身和六臂,所以黑卡蒂能夠看到任何方向或任何極為遙遠的地方。之所以黑卡蒂能夠親眼目睹珀耳塞福涅被哈得斯強行擄走的情景,正是因為她能夠洞悉天下一切事物,無所不知。這時候具有月神屬性的黑卡蒂是智慧的先知和生命的啟迪者。

她的大多數雕像都是三位一體的,在雅典,黑卡蒂是家庭的保護神。據說黑卡蒂只在沒有月亮之光或月光暗淡的深夜出現,只有向黑卡蒂獻祭鮮血、蜂蜜、牛奶、黑色母羊或是黑卡蒂晚餐才可以召喚她,是一位極為恐怖的女神。一般召喚者都不會見到黑卡蒂的真身,只會聽見身後傳出腳步聲或狗吠聲,並且召喚者還不能回頭去看,否則獻祭不會有效。

有證據顯示,黑卡蒂原來的形象並非三面的,而是只有一個人體。保薩尼阿斯說最早把黑卡蒂表現成三面式的人是雕塑家阿爾卡墨涅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繼續製作只有一面的黑卡蒂。但是在古典時代流行的就是三面式的黑卡蒂了。在這些雕塑中女神被表現為一個高大強壯的女人,頭髮中纏繞著毒蛇,一手舉著火炬(有時是手裡拿著鑰匙匕首)。

一些受古埃及信仰影響的神秘主義教派把黑卡蒂表現成擁有三個動物頭的女神,三個動物分別是:狗,蛇和馬(有時候其中一個被獅子頭替代)。但更傳統的古希臘藝術避免了這種形象。

帕加馬大祭壇的浮雕上所雕刻的內容是與癸干忒斯戰鬥的眾神中還包括了黑卡蒂,她被描繪成一個三頭六臂、各手分別持有和火炬的鬥士。在偽阿波羅多洛斯的《書庫》第一卷中就講述了黑卡蒂在此戰鬥中用火炬的熊熊烈焰燒死了巨人刻呂提俄斯(Klytios)。

其它

黑卡蒂在羅馬神話中的對應者是特里維亞(Trivia),這是從黑卡蒂的一個希臘語別名「特里俄狄提斯」轉化而來。特里維亞是掌管三岔路口的女神(「Trivia」的拉丁語含義是「三條路」),由於她繼承了對大地、海洋、和天空的力量,所以羅馬人認為特里維亞的三個頭是代表天空的盧娜、大地的黛安娜,以及冥府的普洛塞庇娜。她協助穀物女神刻瑞斯在冥界搜尋她的女兒普洛塞庇娜的下落,並在她們團聚後成為了普洛塞庇娜在冥界的守護者。

黑卡蒂的其它名稱包括:克拉塔厄斯(「有權力的」),厄諾狄亞(「道路女神」),安塔尼亞(「人類之敵」),普羅皮萊亞(「門閾女神」),索特厄拉(「救星」),等等。

小行星100號權神星的名字就是取自於黑卡蒂。日本輕小說刀劍神域》幽靈子彈篇中的女主角詩乃拿著的反物資狙擊槍黑卡蒂II便取名於黑卡蒂,同是日本輕小說的《灼眼的夏娜》中的「化裝舞會」「三柱臣」其中之一——「頂座」黑卡蒂(ヘカテー)也是如此。而2015年發售的電子遊戲《東方紺珠傳》中,幕後黑手之一赫卡提亞·拉碧斯拉祖利(ヘカーティア・ラピスラズリ,Hecatia Lapislazuli)也是以希臘神祇黑卡蒂為原型的。

新異教信仰

在現代異教信仰中,對黑卡蒂女神的崇拜主要由威卡教、古希臘民族宗教(Ἑλληνικὴ εθνική θρησκεία)、希臘異教徒(Ἑλλήνιον)和YSEE來一同復興。威卡教中的黑卡蒂女神被視為三相女神中老嫗的形象,掌管著咒符、巫術和冥界的鬼魂,代表了月相在虧蝕階段的下弦月,是智慧、安息、死亡和終結的象徵。

相關條目

注釋

  1. ^ 1.0 1.1 嚴秀萍,《童話中的反動思維──以狼和女巫形象之遞嬗為討論核心》,第221頁記載
  2. ^ 2.0 2.1 赫西俄德,《神譜
  3. ^ 《得墨忒耳頌歌》是所謂荷馬頌歌的一部分。荷馬頌歌各篇章的完成時間都不能統一,且並非是由荷馬所寫。
  4. ^ 泰奧多爾·克勞斯,《Hekate: Studien zu Wesen u. Bilde der Göttin in Kleinasien u. Griechenland》,1960年
  5. ^ 5.0 5.1 沃爾特·布爾克特,《Greek Religion: Archaic and Classical》,ISBN 0-631-15624-0
  6. ^ 6.0 6.1 斯特拉波,《地理學》,XIV
  7. ^ 7.0 7.1 薩拉·約翰斯頓,《Restless Dead: Encounters Between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in Ancient Greece》,ISBN 0-520-21707-1
  8. ^ 俄耳甫斯頌歌》,I
  9. ^ 阿波羅尼俄斯·羅狄俄斯,III
  10. ^ 狄俄多羅斯,IV
  11. ^ 得墨忒耳頌歌》,V
  12. ^ 拜倫,《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2-22

資料來源

  1. 《神話辭典》,(蘇聯)M·H·鮑特文尼克等,統一書號:2017·304
  2. 《世界神話辭典》,遼寧人民出版社,ISBN 7-205-00960-X
  3. 《古希臘羅馬神話鑑賞辭典》,吉林出版社,ISBN 7-206-04846-3
  4. 《童話中的反動思維──以狼和女巫形象之遞嬗為討論核心》,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SBN 978-986-221-392-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