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橡皮筋

跳橡皮筋(港澳地區常稱跳橡筋繩)是經典的兒童遊戲之一。1960年代至1990年代間極為流行,尤其深得女孩子喜愛,但進入21世紀後,隨著經濟發展和娛樂方式的增多,跳橡皮筋這種遊戲逐漸淡出了孩子們的視線。

三個德國兒童在跳橡皮筋

遊戲方法

跳橡皮筋要求雙腳跳跑動作中完成全身各種規定動作。跳躍為主,期間穿插挑、跨、碰、踢、絆、繞、盤、踩、頂、轉等十幾種基本動作,以及由基本動作衍生的花式動作,並配以朗朗上口的流行兒童歌謠,如「馬蘭花」的「馬蘭花啊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們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二五六,二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三五六……」和「我去上學校」等。也有以英雄事蹟為內容的歌謠,例如「董存瑞,十八歲,爲國犧牲炸堡壘,炸到堡壘咯咯脆,全國人民流眼淚。」和「向秀麗,頂呱呱,雄雄烈火也不怕,英勇犧牲為國家。」[1]。在香港,童謠的內容則有「小皮球、花生油、奶兒開花七十一。 一五六、一五七、一八一九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2]

在臺灣為「小皮球,香蕉油,滿地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

遊戲規則

由兩人或多人拉著約三四米長的橡皮筋固定,選取動作,跳錯步伐者則出局。遊戲升級則是將皮筋的高度隨著玩家的完成度逐漸向上提升。首先是腳底,然後繼為腳踝小腿中央、膝蓋、胯下、腰間、胳肢窩、肩膀、耳頂和頭頂的位置。過了頭頂的高度後,還有最後兩個階段,分別為頭頂的高度再加上單掌手指散開時,拇指尾指間的距離及將手向上伸至最高時的位置。[3]

參考資料

  1. ^ 饒原生著。《港粵口頭禪趣解》,洪波出版公司,2007年。第272頁。ISBN 9789626713983
  2. ^ 小皮球. 玩物壯志網站. [2011-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3). 
  3. ^ 吳鑑雄(2004)《野孩子的獅子山下》。香港,利文出版社。第28至31頁。
4. 小皮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