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翼龍屬
輻射翼龍屬(學名:Radiodactylus,意為「輻射的手指」)是非神龍翼龍科神龍翼龍超科翼龍已滅絕的一個屬,來自早白堊世今美國南部的德克薩斯州。屬下包括單一物種藍氏輻射翼龍(Radiodactylus langstoni)。[1]
輻射翼龍屬 化石時期:早白堊世,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目: | †翼龍目 Pterosauria |
演化支: | †長爪翼龍類 Macronychoptera |
演化支: | †新翼龍類 Novialoidea |
演化支: | †短四跖骨類 Breviquartossa |
演化支: | †翼手龍形態類 Pterodactylomorpha |
演化支: | †單窗孔類 Monofenestrata |
演化支: | †翼手龍型類 Pterodactyliformes |
演化支: | †天龍類 Caelidracones |
亞目: | †翼手龍亞目 Pterodactyloidea |
下目: | †真翼手龍下目 Eupterodactyloidea |
演化支: | †鳥掌翼龍超科 Ornithocheiroidea |
演化支: | †神龍翼龍類 Azhdarchoidea |
演化支: | †新神龍翼龍類 Neoazhdarchia |
總科: | †新翼手龍總科 Neopterodactyloidea |
演化支: | †神龍翼龍形類 Azhdarchiformes |
屬: | †輻射翼龍屬 Radiodactylus Andres & Myers, 2013 in |
模式種 | |
†藍氏輻射翼龍 Radiodactylus langstoni Andres & Myers, 2013
|
發現
輻射翼龍僅所知於正模標本SMU 72547,為菲利普·穆瑞(Phillip Murry)等人(1991年)首次描述的一塊近乎完整的左肱骨。[2]該標本呈三維狀態完好保存,無明顯損壞。肱骨僅缺少三角嵴近端及遠端部分,骨軸輕微扭曲變形的中部區域存在斷裂。輻射翼龍由布里安·安德烈斯(Brian Andres)和提摩西·邁爾斯(Timothy S. Myers)於2013年首次命名,模式種是藍氏輻射翼龍(Radiodactylus langstoni)。屬名取自「放射性」一詞的前綴radio(指在緊急溢洪道施工期間發現SMU 72547的科曼奇峰核電站)及在古希臘語中有著「手指」之意的dactylos(翼龍屬名常見後綴,指其修長的翼指)。種名langstoni致敬被安德烈斯和邁爾斯(2013年)譽為「德克薩斯翼龍學之父」的已故的小萬恩·藍斯頓(Wann Langston Jr.)博士。正模標本收集於索莫威爾縣斯闊溪北側的格倫羅斯組,時間可追溯至距今約1.19至1.12億年的早白堊世晚期下阿爾布階。[1]
描述
安德烈斯和邁爾斯(2013年)根據近端的高大矩形三角嵴及肱骨遠端氣腔孔的獨特組合鑑別輻射翼龍。這種大型翼龍亦有肱骨遠端的方形橫截面及無尺骨結節的肱骨遠端的垂直凹槽等自衍征。輻射翼龍正模標本最初由穆瑞等人(1991年)根據被認為可能代表祖征的共同特徵歸入神龍翼龍超科。據安德烈斯和邁爾斯(2013年)稱,輻射翼龍與神龍翼龍超科均有高大的矩形三角嵴及朝向腹側的大型尺骨嵴,與神龍翼龍科均有遠端氣腔孔(亦見於大多數無齒翼龍超科)。肱骨顯然缺乏很多無齒翼龍類和古神翼龍科等其它翼龍演化支所具有的特徵。遠端氣腔孔的存在及肱骨遠端缺乏三角嵴等特徵支持該屬與神龍翼龍科的姐妹群關係。肱骨頭無深馬蹄形橫截面及肱骨軸上明顯的髁上突將輻射翼龍與神龍翼龍科成員區分開來。[1]
種系發生學
儘管被穆瑞等人(1991年)描述為一種神龍翼龍科,並由安德烈斯與邁爾斯(2013年)進行的系統發育分析恢復成包含所有其它神龍翼龍科的演化支的姐妹群,但輻射翼龍仍被分類為非神龍翼龍科的新神龍翼龍類。雖與神龍翼龍科近緣,但輻射翼龍體型較小,生存年代也遠早於真正的神龍翼龍科。此外2003年亞歷山大·克爾納(Alexander Kellner)及大衛·安文(David Unwin)先後給出的神龍翼龍科系統發育定義均將該物種排除在神龍翼龍科之外。二者的姐妹群關係得到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泛圍最廣的翼龍系統發育分析的支持,確保為該材料建立新屬新種的合理性。[1]下列分支圖展示了尼古拉斯·朗里奇(Nicholas Longrich)等人2018年系統發育分析的結果。其中將本屬恢復為新翼手龍總科演化支的基幹成員。[3]
新神龍翼龍類 Neoazhdarchia |
| ||||||||||||||||||||||||||||||||||||||||||||||||||||||||||||||||||||||||||||||||||||||||||
參見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Andres, B.; Myers, T. S. Lone Star Pterosaur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2013, 103 (3–4): 383–398. S2CID 84617119. doi:10.1017/S1755691013000303.
- ^ Murry, P. A.; Winkler, D. A.; Jacobs, L. L. An azhdarchid pterosaur humerus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Glen Rose Formation of Texas.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91, 65 (1): 167–170.
- ^ Longrich, Nicholas R.; Martill, David M.; Andres, Brian; Penny, David. Late Maastrichtian pterosaurs from North Africa and mass extinction of Pterosauria at the 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 PLOS Biology. 2018, 16 (3): e2001663. PMC 5849296 . PMID 29534059. doi:10.1371/journal.pbio.2001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