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應乾(1531年—1592年),字伯符,號慎菴,山東青州府安丘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辛應乾

大明兵部左侍郎
籍貫 山東青州府安丘縣
出生 九月三十日
逝世 萬歷二十年九月十四日
配偶 娶趙氏
出身
  •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同進士出身

生平

山東鄉試第二十五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會試第二百八十九名,三甲第四十一名進士[1][2]。歷山西壺關縣長治縣知縣,升主事、郎中,出為直隸永平府知府,萬曆二年(1574年)二月升山西井陘兵備副使,進參政、按察使,八年三月升右布政使,十月遷左布政,十二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提督雁門等關,十一年閏二月升南京兵部右侍郎,十月升兵部左侍郎協理京營戎政.後被萬曆皇帝授予兵部尚書一職[3],十五年自陳致仕。萬歷二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卒,次年賜祭葬。

著作

輯《山西丈地簡明文冊》。

家族

曾祖辛增,壽官;祖父辛睿,訓導;父辛禮,義官。母朱氏。永感下。兄辛子中[4]

參考文獻

  1. ^ 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1947:辛應乾,字伯符,一字效致,安丘人。嘉靖四十一年進士,選長治令,以才名。歷郎署郡臬,皆有善政,累陞至都御史,巡撫山西,方黃酋亂,飭兵修備,日行遠塞,與士卒同甘苦,三關倚為長城。 明萬曆十一年七月,擢升南京兵部侍郎,同年七月調任北京兵部右侍郎,同年拔擢為兵部左侍郎並協理京營戎政。後被萬曆皇帝授予兵部尚書一職。 性孝友,居鄕樂易,宗閭皆推服之。 
  4.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