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滬路是位於中國江蘇省無錫市的一條道路,呈東西走向,全長約13公里余。該路興建於民國21年(1932年)10月,民國24年(1935年)7月建成,為無錫上海之公路,現因交通變化已不具長途功能,而無錫城中段仍保留錫滬路舊稱至今。

锡沪路
西 XIHU LU
原名錫滬公路
地點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錫市北塘區-無錫市錫山區
附近主要建築物無錫站中央車站、無錫宜家
起點興昌北路
終點東安路
建造
動工1934年3月
通車日期1935年7月

簡介

 
錫滬路安鎮路段衛星圖(1969年)
 
錫滬路往東方向終點(與團結大道、東安路交匯)

錫滬路興建之肇起,始於1933年9月3日,時蔣中正牯嶺急電上海市長吳鐵城,授意組織錫滬長途汽車公司,併集資籌築錫滬公路。同年10月,吳鐵城邀集王曉籟等人發起組織錫滬長途汽車公司籌備委員會,著手招商認股,籌資築路。籌備委員會由張公權榮宗敬虞洽卿史量才杜月笙俞鴻鈞陳果夫孔祥熙張靜江宋子文王堯臣錢孫卿等錫滬政商名錄共65人組成。[1]

次年3月,江蘇省建設廳正式奉命修築錫滬路。4月,建設廳與錫滬長途汽車公司簽訂借款58.4萬元的築路專營合同,旋即開工。為指導和督促錫滬路的興建,江蘇省建設廳在無錫設立錫滬路工程處,並在無錫、常熟、嘉定設立分段事務所,全部工程均用招標方法包工修築,其路線由無錫城北周山浜起,經東亭、羊尖、常熟,與虞蘇公路相交後,出常熟東門,經古里、白茆、支塘、直塘抵太倉,再環城而東,經新豐、葛隆、外崗、嘉定南翔、真如入上海。公路路寬5米,共設橋梁171座,其中新建橋梁149座,全長138.86公里,工程經費130餘萬元。[1]

1935年7月,錫滬公路全線竣工。8月15日,於嘉定古猗園舉辦通車典禮。[2]1949年後,因道路延長至宜興,錫滬路成為滬宜公路的一部分。[3]

隨著道路建設的日新月異,如今錫滬路已蛻變為一條無錫市的市內道路,其西起自興昌北路、終至無錫東郊的東安路,分錫滬西路、錫滬中路、錫滬東路三段。沿路而行,可至無錫中央車站火車站、汽車客運總站等無錫市重要交通樞紐,亦可到達無錫錫東高鐵新城的宜家家居、宜家薈聚商場、麥德龍等地。

軼事

  • 錫滬公路建成後,設有錫滬長途汽車公司,經營錫滬兩地的公路運輸。該公司雖然設立在上海,但其車牌則會註明「跨越」字樣,表示所繳車捐稅後,可通行於無錫與上海兩地。此樣式的車牌也是中國目前唯一一種有實物可考的「跨越類」民國車牌。[4]

主要交匯道路

錫滬路自西向東主要交匯道路如次:

路名 可到達
興昌北路 梨花家園、新橋花園
通江大道 無錫中央車站火車站、汽車客運總站
廣瑞路 無錫市廣播電視大學、益明苑、廣瑞一村
江海東路
快速內環
紅豆人民路九號、簡新新村
廣南路 月星家居、哥倫布廣場
友誼中路 寶城花園、源泉新村、東亭醫院
  312國道立交
團結大道
東安路
特力屋宜家家居麥德龍、紅星美凱龍、迪卡儂

參考資料

  1. ^ 1.0 1.1 《無錫市交通志》編纂委員會編,《無錫市交通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頁154-155。
  2. ^ 上海嘉定區政協《嘉定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嘉定文史資料》第23輯(2005年),頁141。
  3. ^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上海公路運輸志》第一章第一節·道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滬61-995” 民国车牌亮相无锡〉,《现代快报》(2014年7月17日)。. [2017年5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