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都拉胡坤站
阿都拉胡坤站位於吉隆坡班底谷選區的吉隆坡生態城西側和孟沙路東側,為馬來亞鐵道通勤鐵路巴生港線和吉隆坡快捷通格拉那再也線上的一個轉乘站。
阿都拉胡坤站 Stesen Abdullah Hukum Abdullah Hukum Station | |||||||||||||||||||||
---|---|---|---|---|---|---|---|---|---|---|---|---|---|---|---|---|---|---|---|---|---|
位置 | 馬來西亞 吉隆坡班底谷 吉隆坡生態城(甘榜哈芝阿都拉胡坤)孟沙路 | ||||||||||||||||||||
地理座標 | 3°7′7″N 101°40′22″E / 3.11861°N 101.67278°E | ||||||||||||||||||||
車站類別 | 通勤鐵路/輕快鐵站 | ||||||||||||||||||||
擁有者 | 馬來亞鐵道公司(通勤鐵路) 馬來西亞國家基建(輕快鐵) | ||||||||||||||||||||
營運者 | 馬來亞鐵道公司(通勤鐵路) 快捷通軌道(輕快鐵) | ||||||||||||||||||||
途經路線 | 2 巴生港線 5 格拉那再也線 | ||||||||||||||||||||
轉乘交通 | 聯外天橋經吉隆坡生態城和花園廣場抵達谷中城站 | ||||||||||||||||||||
車站構造 | |||||||||||||||||||||
站體類型 | 地面車站(通勤鐵路) 高架車站(輕快鐵) | ||||||||||||||||||||
站廳類型 | 高架站廳 | ||||||||||||||||||||
出口數目 | 3個 | ||||||||||||||||||||
停車設施 | 無 | ||||||||||||||||||||
月台 | 1組完全混合式月台(通勤鐵路) 2個側式月台(輕快鐵) | ||||||||||||||||||||
股道 | 3條(通勤鐵路) 2條(輕快鐵) | ||||||||||||||||||||
其他資訊 | |||||||||||||||||||||
車站編號 | KD01 KJ17 | ||||||||||||||||||||
歷史 | |||||||||||||||||||||
啟用日期 | 1998年9月1日 2018年10月28日 (通勤鐵路) | (輕快鐵)||||||||||||||||||||
舊稱 | 生態城(Eco City,通勤鐵路工程名) | ||||||||||||||||||||
鄰近車站 | |||||||||||||||||||||
| |||||||||||||||||||||
|
歷史
阿都拉胡坤站於1998年6月1日作為布特拉輕快鐵(PUTRA,現格拉那再也線)第一階段路線營運,營運站點由中央藝術坊站至格拉那再也共計10個[1]。實達集團旗下的吉隆坡生態城發展商於2014年開始建設巴生港線部分,占地0.6公頃,直至2018年10月28日投入使用[2]。
車站命名
1980年代期間,阿都拉胡坤站站址為一座乘降所,名為加沙里花園站(Taman Ghazali halt),主要用於貨運服務[3]。90年興建的新輕快鐵車站名稱便名為"阿都拉胡坤"。其名字由來是一位名為哈芝阿都拉胡坤的領袖,他於1850年在孟沙路和巴生河之間,建立了一個名為甘榜哈芝阿都拉胡坤(Kampung Haji Abdullah Hukim)的馬來村莊[4]。和格靈芝站相同,車站建設於未開發區旁,在發展前該村為木屋區,後因讓路發展而於2007年開始推平重建而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今日位於市區南部,嶄新的吉隆坡生態城(KL Eco City)商務大樓和高尚住宅區。[5][6]。吉隆坡生態城是一個占地98,662平方米,總建築計劃面積達696,750平方米的綜合發展項目,以「環境友好」的國際綠色建築標準為目標進行建設,建造成本約為9.96億美元[7]。也因如此初期通勤鐵路部分計劃命名為"生態城站",也是位於吉隆坡中央車站和廣播大廈站之間的新設站。最終啟用時名稱和輕快鐵部分相同。[8]
另外,也有部分傳媒將該站字譯為"阿都拉胡貢"[9],因馬來語中"kum"與"kom"相似,然而報站系統則使用"kum"的發音。
至谷中城的行人天橋
雖然阿都拉胡坤站距離谷中城商圈僅250米左右,不過在開放初期並未與其相連。在建設吉隆坡生態城和通勤鐵路部分前,若要前往谷中城,乘客必須沿著孟沙路向北步行至行人天橋,並越過鐵軌到達布特拉麗雅(Putra Ria)公寓大樓,然後沿著公寓通道到另一條前往谷中城的行人天橋;或是直接搭乘KTM通勤鐵路萬撓至芙蓉路線前往谷中城站。2016年11月30日,正在建設中的跨河行步行橋坍塌,導致一名越南籍工人當場喪命,4名受傷,2名孟加拉工人受困[10],這也導致了該跨河天橋的延遲竣工。2018年末通勤鐵路部分啟用後,乘客可通過2層的高架天橋前往吉隆坡生態城,而跨越巴生河的行人天橋則於2019年11月14日啟用,使乘客可通過該行人天橋步行轉乘至芙蓉線的谷中城站。[11]
車站結構
阿都拉胡坤站位於吉隆坡生態城的西面,沿孟沙路(Jalan Bangsar)臨新班底大道的高速公路交界處和西海岸鐵路軌道設置,為高架三層車站;共設三個出入口。
阿都拉胡坤站站房結構由地上一層的轉乘大廳和高架與地面月台組成;地面一層的進站口分別設在孟沙路的匝道和上層的生態城環路旁,生態城環路的出入口也設有停靠處。進站後即是設有車站商店的輕快鐵站廳,並與通勤鐵路站廳相連。輕快鐵的售票櫃檯兼服務中心位於驗票匣門的左邊,通勤鐵路的則位於通勤鐵路車站入口處的右邊牆壁旁邊則是自動售票機。
兩條路線在地上二層互不相連,其中輕快鐵站為月台(備有樓梯和升降梯),通勤鐵路站則為前往吉隆坡生態城商場、谷中城等地的高架天橋(備有手扶梯、升降梯和樓梯)。此站不能實現付費區轉乘,輕快鐵的付費區和通勤鐵路的付費區由牆壁隔開。通勤鐵路的付費區則有樓梯和升降梯至地面月台層。輕快鐵站的地面層為公車、計程車和私家車通道;通勤鐵路站則為月台層,共設三個月台,右側則為通過線和吉隆坡生態城地下道路。輕快鐵部分的設計和其他沿線車站相同,其中月台的頂棚便以馬來甘榜高腳屋作為建築設計[12]。而通勤鐵路部分則由高拱形頂棚和鋼質支撐架組成,並以紅色和灰色為主題色。
樓層分布
地上二層 | 側式月台,左側開門 | |||
1號月台 | 5 格拉那再也線 往鵝嘜(孟沙) | |||
2號月台 | 5 格拉那再也線 往布特拉高原(格靈芝) | |||
側式月台,左側開門 | ||||
行人天橋 | 可通往吉隆坡生態城商場1層以及步行轉乘至谷中城站 | |||
地上一層 | 轉乘站廳 | 出入口、車站商店(輕快鐵)、票務服務、自動售票機 | ||
地面 | 地面 | (站外)有蓋行人道、私家車停靠處、樓梯往一層出入口 (站內)公車站、計程車停靠處 |
||
側式月台,左側車門將會打開 | ||||
1號月台 | 2 巴生港線 往丹絨馬林(下一站:吉隆坡中央) | |||
2號月台 | 2 巴生港線 往丹絨馬林(廣播大廈) | |||
島式月台,左側開門 | ||||
3號月台 | 通過線 |
出入口
阿都拉胡坤站設有3個出入口,以及1個將輕快鐵跟通勤鐵路站廳互聯的大門,其中B口可通過行人天橋至生態城和谷中城。D口也設有行人天橋跨越新班底大道和孟沙路至對面。
巴生港線車站 | |||
出口編號 | 建議前往的目的地 | 圖片 | |
---|---|---|---|
A | 生態城環路西側 吉隆坡生態城 |
||
B | 通勤鐵路二層行人天橋 吉隆坡生態城商場、吉隆坡生態城辦公樓、谷中城花園廣場、谷中城美佳廣場、 KB1 谷中城站 |
||
C | 站廳通道大門 通勤鐵路 輕快鐵 |
||
格拉那再也線車站 | |||
C | 站廳通道大門 輕快鐵 通勤鐵路 |
||
D | 孟沙路東側 孟沙路(新班底大道)、行人天橋至國家能源總部 |
圖片集
-
通勤鐵路出入口外觀
-
輕快鐵部分的轉乘站廳
-
通勤鐵路部分的轉乘站廳
-
由二層俯視通勤鐵路的站廳層
-
通勤鐵路的付費區,月台則位於付費區下方
-
阿都拉胡坤站的站牌(輕快鐵)
-
阿都拉胡坤站的站牌(通勤鐵路)
接駁交通
接駁交通列表 |
---|
|
鄰近地點
從阿都拉胡坤站出入口可前往吉隆坡生態城商場(KL Eco City Mall)和辦公樓、通過行人天橋(B口)則可前往巴生河右岸的谷中城商圈。國家能源總部則可通過D口外的行人天橋抵達;每年都會有不少足球、射擊和競跑比賽的孟沙路體育場也可通過步行抵達。[13]
參考文獻
- ^ Schwarcz _2002_ Public Transport in KL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DF).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9. [28 July 20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年4月21日) (英語).
- ^ Abdullah Hukum train station in KL Eco City opened. Edge Prop. 2018-11-06 [2019-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英語).
- ^ KTM Klang Valley Network 1985. [2 Jul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 ^ https://www.sinchew.com.my/pad/con/2015-04/28/content_1032272.html
- ^ 存档副本. [2022-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3).
- ^ Christina Low. Goodbye to another urban kampung. The Star (Metro/Central section). 31 July 2007 [24 August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May 2011).
- ^ 存档副本. [2020-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 ^ An Iconic Station - Abdullah Hukum Welcomes You (PDF). [26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0).
- ^ 存档副本. [2020-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 ^ 存档副本. [2020-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 ^ 行人天桥开放使用了·搭LRT到谷中城 省时省力. 星洲網. [2020-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30).
- ^ 面積外觀易辨識 「三鐵」車站各具特色. 東方網. [2020-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8).
- ^ 存档副本. [2020-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外部連結
- MRT網上的車站資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